第509章 造舟人王井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龙舟长20.5米,腹宽1.2米。头部由龙脖和龙头组成,龙头可装拆。一般来说,潮汕地区的龙头都是可以拆卸的。这关乎到祭拜等原因,潮汕人划龙舟,这里面的讲究可大了。
庵埠龙舟中间压有至关舟身的木杆,每年要划龙舟之前都要装上绞紧。舟身油饰龙鳞,颜色有红龙、黄龙、青龙、白粉龙、乌粉龙、粉红龙。
最常见的是红龙和青龙,几乎每个村都有。其中,黄龙最先建制是外文村,白粉只有官路村才有,粉红龙也只有少数几个村才有。龙头雕刻与装饰非常讲究,并饰以鹿角、黄花布、青花布、红花布、粉红布。
根据每个龙头的颜色而装饰。五色龙旗,分别是?黑、红、黄、青、白五种颜色。
铜镜、胡须的颜色有黑、红、青、黄、白、粉红等颜色。每舟一共是37个人,17对,头一人坐在龙头后司鼓,中间一人站着打锣,划时四面转身敲打呼喝,指挥划的人,尾站一人掌舵,其他34人分作在舟身左右划桨。
根据历史记载潮安区庵埠镇自明朝与清朝时期赛龙舟就相当活跃。较先建制龙舟者为宝陇村,有青龙红龙各一条。继起镇内的有、大干村、文里村、溪头李?、外文里、仙溪村、茂龙村、薛陇、古松轩、寨内、美乡村等村造了龙舟。
近年来,由于镇内许多溪流的环境整治,很多村落就开始建制较短的龙舟,才能在现在的溪流中转弯,现在短的龙舟大约长15米,从原来的每舟17对37人,缩减成11对25人,虽然人数减少了,但精彩程度不减。到了如今,几乎每个村都有2条或6条以上的11对龙舟。现在划17对传统龙舟只剩、大干村、美乡村、文里村、庄陇村、宝陇村、梅龙村、砚前村、郭陇乡、薛陇乡等少数村。
龙舟的建造工艺,时至而今,已经没有多少人靠吃这样的饭碗了。
潭王村造龙世家王家王井,已经是第五代会这门传统手艺的传承人了,已有六十岁的高龄,他们王家如今也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毕竟建造一艘龙舟所能赚到的钱并不多,并且这其中的建造工序太多,太过辛苦,导致现如今造舟技术尴尬的地步,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龙舟长20.5米,腹宽1.2米。头部由龙脖和龙头组成,龙头可装拆。一般来说,潮汕地区的龙头都是可以拆卸的。这关乎到祭拜等原因,潮汕人划龙舟,这里面的讲究可大了。
庵埠龙舟中间压有至关舟身的木杆,每年要划龙舟之前都要装上绞紧。舟身油饰龙鳞,颜色有红龙、黄龙、青龙、白粉龙、乌粉龙、粉红龙。
最常见的是红龙和青龙,几乎每个村都有。其中,黄龙最先建制是外文村,白粉只有官路村才有,粉红龙也只有少数几个村才有。龙头雕刻与装饰非常讲究,并饰以鹿角、黄花布、青花布、红花布、粉红布。
根据每个龙头的颜色而装饰。五色龙旗,分别是?黑、红、黄、青、白五种颜色。
铜镜、胡须的颜色有黑、红、青、黄、白、粉红等颜色。每舟一共是37个人,17对,头一人坐在龙头后司鼓,中间一人站着打锣,划时四面转身敲打呼喝,指挥划的人,尾站一人掌舵,其他34人分作在舟身左右划桨。
根据历史记载潮安区庵埠镇自明朝与清朝时期赛龙舟就相当活跃。较先建制龙舟者为宝陇村,有青龙红龙各一条。继起镇内的有、大干村、文里村、溪头李?、外文里、仙溪村、茂龙村、薛陇、古松轩、寨内、美乡村等村造了龙舟。
近年来,由于镇内许多溪流的环境整治,很多村落就开始建制较短的龙舟,才能在现在的溪流中转弯,现在短的龙舟大约长15米,从原来的每舟17对37人,缩减成11对25人,虽然人数减少了,但精彩程度不减。到了如今,几乎每个村都有2条或6条以上的11对龙舟。现在划17对传统龙舟只剩、大干村、美乡村、文里村、庄陇村、宝陇村、梅龙村、砚前村、郭陇乡、薛陇乡等少数村。
龙舟的建造工艺,时至而今,已经没有多少人靠吃这样的饭碗了。
潭王村造龙世家王家王井,已经是第五代会这门传统手艺的传承人了,已有六十岁的高龄,他们王家如今也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毕竟建造一艘龙舟所能赚到的钱并不多,并且这其中的建造工序太多,太过辛苦,导致现如今造舟技术尴尬的地步,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