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图案的确定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以通过齿轮中心的大红丝结象征全国人民空前巩固团结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周围。
……用纯金色浮雕的手法处理天安门,省略了繁琐的细节与色彩,为使天安门象征化而更适合于国徽的体裁。红色描金,是中国民族形式的表现手法,兼有华丽与庄严的效果。采用作为国徽的色彩是为中国劳动人民所爱好,并能代表中国艺术精神。
6月20日,国徽审查小组召开会议,最后一次评审清华大学营建系与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提出的方案,最终确定清华大学营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八位教师设计的国徽方案中选,并送政协大会表决。
在这次会议上,郑振铎、张奚若、沈雁冰认为清华大学方案“在艺术上非常成熟,结构完整”。周恩来对清华大学方案评论道:“图下面带子联结一起,象征着工农团结。”周恩来与马叙伦提出,清华大学方案“金色和红色表现了中国特点”,中央美术学院方案“红红绿绿,虽然明朗,但不够庄严。”
这次会议还讨论了国旗、国歌、国徽中选方案的褒奖问题。马叙伦认为清华大学中选方案(二图)是由中央美术学院最初绘有天安门的方案(六图)改造而来的,提出褒奖时要重视这一因素:“二图与六图尽管体系性质不同,但二图的图样是由六图改造而成的,所以最初造意与描仿画下来的都不能不奖。给奖章纪念册都不成问题,奖金多少,望大家考虑。”
郑振铎、张奚若提出不同意见。郑振铎认为不能只考虑天安门这一因素:“最初的图不但有天安门,而且国旗也包括在内,这点在给奖时应提起注意。”郑振铎显然注意到了,清华大学虽不是最早采用天安门形象的,但却是最早、并始终把国旗上的五星设计入方案的,而正是把天安门置于五星红旗之下,才充分体现了政权特征。
张奚若更是坦率地说:“这不是大家分钱的问题,而是对当选者一个隆重奖励,并表示对国徽的尊重。第六图虽有天安门,并非个人创造,而是抄政协徽章的内容。我主张当选者奖给一千万(旧币)元,其他则是另一个问题,可酌情给二等奖。”
马叙伦、沈雁冰最后提出:“当选国旗、国徽、国歌都一律奖给一千万(旧币)元,此外采用有天安门作内容的奖给五百万(旧币)元,照着画下来的也奖五百万(旧币)元。”大家一致同意。
清华大学营建系获得了国徽设计一等奖,并领到了一千万元(旧币)的奖金,又根据周恩来的意见,改进了国徽的稻穗细部形象。
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经过代表们的充分讨论和审查,同意了国徽审查委员会的报告,通过了国徽审查委员会所拟定的国徽图案,并提请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核准公布。
会上,在审查国徽图案时,仍然有代表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幅图案设计还不理想。张治中说:“国徽的背景和大前门香烟的背景相类似,使人看了有不够庄重的感觉,而且天安门是封建遗物,又是非永久性的建筑物,而国徽则是永久性的,是否考虑用别的东西代替?”但是最终的讨论,上述建议未被采纳。
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八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政协一届二次会议所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设计图案的说明》。
《说明》认为,通过的国徽图案是集体创作的,兼具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形式和色彩庄严而富丽。第二,以国旗和天安门为主要内容:国旗既可表示革命和工人阶级领导政权的意义,亦可省写国名;天安门则象征五四运动以来人民的政治斗争和在此宣告诞生的新中国,颇具“中国特征”。第三,以齿轮和麦稻象征工农,麦稻并用,也蕴涵着地广物博之意;以绶带紧结齿轮和麦稻象征工农联盟。
国徽图案通过之后,梁思成向中央推荐清华大学营建系雕塑教授高庄来完成国徽立体浮雕模型的设计塑造任务。此后的一个多月,高庄反复探索、试作、比较和修改,在进行艺术造型过程中,他坚持政治性、艺术性、自然性和历史性四个标准的统一,遵照周恩来提出的国徽形象要“向上”(表现新中国蓬勃向上)和“响亮”(色调要明快)的要求,并注意以实物比较和借鉴古代雕塑的表现手法,终于将国徽的立体模型塑造成功。
高庄塑造的国徽石膏模型,去掉了原图案麦稻穗参差不齐,绶带来龙去脉不清、缺少章法的弱点,解决了麦稻穗凹处留有缺口的问题,使整个图案显得更加刚劲、统一、庄重、稳定,成为一件政治上、艺术上都很成功的浮雕作品。这尊石膏国徽模型后来一直被高庄珍藏着。
8月18日,国徽审查组召开了有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一致通过了高庄制作的国徽石膏模型。
9月2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终于诞生了。
第(3/3)页
;以通过齿轮中心的大红丝结象征全国人民空前巩固团结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周围。
……用纯金色浮雕的手法处理天安门,省略了繁琐的细节与色彩,为使天安门象征化而更适合于国徽的体裁。红色描金,是中国民族形式的表现手法,兼有华丽与庄严的效果。采用作为国徽的色彩是为中国劳动人民所爱好,并能代表中国艺术精神。
6月20日,国徽审查小组召开会议,最后一次评审清华大学营建系与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提出的方案,最终确定清华大学营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八位教师设计的国徽方案中选,并送政协大会表决。
在这次会议上,郑振铎、张奚若、沈雁冰认为清华大学方案“在艺术上非常成熟,结构完整”。周恩来对清华大学方案评论道:“图下面带子联结一起,象征着工农团结。”周恩来与马叙伦提出,清华大学方案“金色和红色表现了中国特点”,中央美术学院方案“红红绿绿,虽然明朗,但不够庄严。”
这次会议还讨论了国旗、国歌、国徽中选方案的褒奖问题。马叙伦认为清华大学中选方案(二图)是由中央美术学院最初绘有天安门的方案(六图)改造而来的,提出褒奖时要重视这一因素:“二图与六图尽管体系性质不同,但二图的图样是由六图改造而成的,所以最初造意与描仿画下来的都不能不奖。给奖章纪念册都不成问题,奖金多少,望大家考虑。”
郑振铎、张奚若提出不同意见。郑振铎认为不能只考虑天安门这一因素:“最初的图不但有天安门,而且国旗也包括在内,这点在给奖时应提起注意。”郑振铎显然注意到了,清华大学虽不是最早采用天安门形象的,但却是最早、并始终把国旗上的五星设计入方案的,而正是把天安门置于五星红旗之下,才充分体现了政权特征。
张奚若更是坦率地说:“这不是大家分钱的问题,而是对当选者一个隆重奖励,并表示对国徽的尊重。第六图虽有天安门,并非个人创造,而是抄政协徽章的内容。我主张当选者奖给一千万(旧币)元,其他则是另一个问题,可酌情给二等奖。”
马叙伦、沈雁冰最后提出:“当选国旗、国徽、国歌都一律奖给一千万(旧币)元,此外采用有天安门作内容的奖给五百万(旧币)元,照着画下来的也奖五百万(旧币)元。”大家一致同意。
清华大学营建系获得了国徽设计一等奖,并领到了一千万元(旧币)的奖金,又根据周恩来的意见,改进了国徽的稻穗细部形象。
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经过代表们的充分讨论和审查,同意了国徽审查委员会的报告,通过了国徽审查委员会所拟定的国徽图案,并提请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核准公布。
会上,在审查国徽图案时,仍然有代表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幅图案设计还不理想。张治中说:“国徽的背景和大前门香烟的背景相类似,使人看了有不够庄重的感觉,而且天安门是封建遗物,又是非永久性的建筑物,而国徽则是永久性的,是否考虑用别的东西代替?”但是最终的讨论,上述建议未被采纳。
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八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政协一届二次会议所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设计图案的说明》。
《说明》认为,通过的国徽图案是集体创作的,兼具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形式和色彩庄严而富丽。第二,以国旗和天安门为主要内容:国旗既可表示革命和工人阶级领导政权的意义,亦可省写国名;天安门则象征五四运动以来人民的政治斗争和在此宣告诞生的新中国,颇具“中国特征”。第三,以齿轮和麦稻象征工农,麦稻并用,也蕴涵着地广物博之意;以绶带紧结齿轮和麦稻象征工农联盟。
国徽图案通过之后,梁思成向中央推荐清华大学营建系雕塑教授高庄来完成国徽立体浮雕模型的设计塑造任务。此后的一个多月,高庄反复探索、试作、比较和修改,在进行艺术造型过程中,他坚持政治性、艺术性、自然性和历史性四个标准的统一,遵照周恩来提出的国徽形象要“向上”(表现新中国蓬勃向上)和“响亮”(色调要明快)的要求,并注意以实物比较和借鉴古代雕塑的表现手法,终于将国徽的立体模型塑造成功。
高庄塑造的国徽石膏模型,去掉了原图案麦稻穗参差不齐,绶带来龙去脉不清、缺少章法的弱点,解决了麦稻穗凹处留有缺口的问题,使整个图案显得更加刚劲、统一、庄重、稳定,成为一件政治上、艺术上都很成功的浮雕作品。这尊石膏国徽模型后来一直被高庄珍藏着。
8月18日,国徽审查组召开了有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一致通过了高庄制作的国徽石膏模型。
9月2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终于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