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1949开国大典实录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国事茫茫人彷徨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银色世界,由空中俯瞰故宫,层层迭迭的黄色屋顶覆盖着积雪,许多人看了都红着眼圈啜泣着。这次一别我要到20年之后才能回来,而他们大部分人这辈子再也看不到故都风华了。当天下午飞机顺利降落南京明故宫机场,我听见梅校长对记者说因为北平市内新机场跑道太软只能载重3000磅,所以无法带更多的教授出来;我在一旁听后很诧异,其实我们还可以装一倍以上的人,但在北平的机场明明就那么几个人在候机,何来跑道太软之说?我感觉是许多教授学人不愿离开北平,梅校长觉得对蒋介石不好交待,只好用这个理由搪塞。”

其实当此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下,咨询消息不再畅通,国民党的所谓抢救学者的行动也变了调子。原来信心百倍地以为还会有许多名教授忠于党国,大义凛然地飞回南京,结果竟让人大失所望,飞机上下来了许多不相干的人。原来飞机上有不少空位,连袁同礼的老妈子也跟来了。而“抢救”名单上有的人却转向进步而不愿同国民党同流合污,甚至有天派了5架飞机到机场,却应者寥寥。反而有些家在南方的讲师助教们赶上了这次难得的机会。蒋介石懊恼不已,不得不停止了飞机“抢救”。

当然也有很多不在“抢救”之列,却执意要走的,钱穆就是其中代表。

1949年春,国共双方酣战的炮声已是隔江可闻的时候,身处无锡的钱穆便下定了南渡的决心。在离开江南大学前,周围亲友力劝钱穆不要离去,可惜他早已独断于心,去意已定。在钱穆的眼里,这场政权的更迭不仅有“亡国”的问题,更有“亡天下”的意味,因为马列主义是西方理论,与他信仰的民族文化冲突颇多,他不可能转变立场改造思想。钱穆坦言,若留下来虽无刀镬之刑,但须革新洗面重新做人,这与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管窥和主张有所不同,所以他是万万做不到的。不过,看到各方挽留之情殷殷,恐拂众人好意,钱穆只得藉“春假旅行”名义脱身。其实,钱氏此行真是很为仓促,他自称为“仓皇南行”,“学校寝室中床铺书籍安放如故。即《庄子纂笺》、《湖上闲思录》诸稿,亦待余抵香港后,嘱随余同住之学生检寄”。过沪时,同乡兼江南大学同事许思远前来送行,认定“秋间时局即定”,建议钱穆到广州暂避一时,并盼9月间二人能有重晤之机。后来钱穆回忆,许氏当时的心态颇代表了一些人的想法,“意谓此乃国内政权相争,更无逃避必要,故言之安详如是”。然而,钱穆此时的心情显然与时人不同。颇耐人寻味的是,南下广州后,身在华侨大学任职的钱穆一本学者性情依旧向国民党残余政权进言,“仅盼政府多方注意国内知识分子,至少在当时负群望为众情所归者,须及时多联络,设一妥善之安排”,可惜的是“会场中,无人提及此层。余亦仅发一场空言而止”。关于此一小节,美国学者邓尔麟指出,“当时分崩离析的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阎锡山力邀知识分子反共,然而钱穆则劝他们热心办教育”,“钱穆的主张仍是要国家统一独立,而不要分裂或是倒向苏联或美国”。然而事与愿违,那时根本没有人会考虑钱穆的建议。不过,从以上种种现象观察,钱穆的南下行为还是反映出他的政治倾向,至少在“南渡”时,他对国民党政权仍然抱有幻想。

客观地说,这些离开的知识分子,大多原本就不理解人民革命,或曾坚持过“反共”立场,他们或是直接担任过国民党军政要职,或是思想文化立场不认同新政权。在紧张的政治气氛中,已隐隐预感到将是新时代中被改造抛弃的对象,反复权衡种种利弊之后,带着生命个体的彷徨与恐惧,无奈地背井离乡。

走的知识分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选择留下。他们之所以留下来,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由失望到彻底绝望,或是对共产党人印象颇好,或是他们心中对自己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有种期望。但归根结底,他们都满怀着对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的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的殷切关怀。这段短暂而漫长的选择,他们有茫然无助,有不安焦虑,但更多的还是希望。

1948年5月,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吴有训先生,也一连接到几封蒋介石从国内发来的加急电报,而且措辞一封比一封严厉,要求他尽快回国。迫于无奈,吴有训只好于10月打点行装,匆忙登船返国。甫一到京,蒋介石就迫不及待让他再度出任中央大学校长,而两个月前,他已经在美辞去了中大校长之职,故以健康为由,坚辞不就。

一天,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杭立武来到吴先生家中,取出一大堆银元和金圆券放在桌上,着急地说,这些钱先解燃眉之急,如还不够,还可再说;并特意补充道,蒋委员长非常挂念你的安危,找你找得好苦,让你一定随他飞抵台湾。走时留下了家中电话和住址,且反复叮嘱吴,什么时候想走就给他打个电话,他会立即办理接运手续。中共地下党侦悉这一情况后,急忙和吴接头,并秘密转移至上海,住址保密,且时常更换,并嘱咐他深居简出,不要接待任何可疑的来人。就这样,在国共两党的炮火声中,吴有训度过了胆战心惊的几个月。一直到1949年5月25日,他听到消息说,上海被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占领。他像当时大多数的老百姓一样,亲率妻孥,走出家门,汇入到欢迎解放的人流中。

可就在当晚,他收听国民党中央电台时,听到女播音员字正腔圆地播送着一则寻人启事:“吴有训先生,你在哪里?听到广播后请你马上启程赴厦门,那里有人接你……”这则寻人启事一连播送了好几遍,而且之后的每一天都能听到这段播音,一直持续到厦门被人民解放军攻破为止。厦门被攻破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7日,也就是说,这则寻人启事从夏到秋,一直播送了将近5个月,共146天。

然而146天的电波召唤,并没有挽回吴有训对在其治下生活了53载的政府的信心。他决定留了下来。新中国政府成立即任命他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职位仅在郭沫若之下。

清华教授冯友兰没有走,他毅然地肩负起“护校”的重任,把一个完整的清华交给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这个曾两度加入国民党的著名哲学家不走。他自言:“我之所以在解放时没有走,主要是由于对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失望”。

北大文学院长汤用彤没有走,胡适离开后曾写信劝其南下,并派人送来两张机票,汤用彤不为所动。此时北大各院系群龙无首,尽管汤用彤不善管理,然而众望所归之下,他义无反顾地挑起重任,担当北大校务委员会主席,领导北大迎接新中国。

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决心留下,胡适邀他同机飞走时被他断然拒绝。陈垣在致胡适的公开信中说:“在北平解放的前夕,南京政府三番两次地用飞机来接,我想虽然你和陈寅恪先生已经走了,但青年的学生们却用行动告诉了我,他们在等待光明,他们在迎接新的社会,我知道新力量已经成长。”

而此时在广州的熊十力也没有走,他不想在老迈之年做一个流亡之士。熊十力是无党无派的读书人,所以并不在乎是谁的天下。当年王夫之钻进山洞都能为往圣继绝学,难道他就不能?熊十力不愿意效法朱舜水,他要做王夫之。熊十力自然也希望得意弟子能留下来,陪他一起继往开来。但他的三大弟子徐复观、牟宗三、唐君毅终究因和老师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熊十力在中共高层盛邀下颇为风光地北上,三大弟子则仓惶出走。

吴宓没有走,他站在重庆北碚民众队伍中欢迎解放,他再三地说:“我不愿逃到台湾去,依附美国。‘父母之邦,不可弃也!’”

当时为“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士”而留在大陆的知识分子太多了。比如张伯苓、张元济、竺可桢、储安平、罗隆基等,都是大名鼎鼎的社会贤达。文学艺术界留下的人更多,沈从文、老舍、巴金等。新闻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比如王芸生、徐铸成、赵超构、陈铭德和邓季惺夫妇等几乎都是从香港北上,迎接新政权。大多数知识分子像胡风一样,站在广场上放歌《时间开始了》,新时代的来临激荡着他们每个人的心灵。

据后来统计,中央研究院81位院士有60余位留下了,各个研究所除了傅斯年领导的史语所比较完整地迁台,其他几个只有小部分人与仪器迁台,如数学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