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情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老太太和姌姀商量让余乘枫一家四口住进前院的东厢房,毕竟余妈两口子都住在前院,出出进进方便。
今天早上,黄忠把东厢房的家把什重新擦洗了一遍,门窗也敞开了,姌姀让余妈把屋里的被褥拿到院井里晒了一上午,她抓着藤拍敲打了一通。
趁大家都在忙活的时候,余福不声不响把孩子们送去了袁家,开始大家以为他带着孩子们去河边走走,直到吃午饭的时候他一个人回来了,老太太看出了端倪,把他喊进了她的屋里。
“余福,俺问你,你要好好回答,你把俺孟家当什么啦?孟家是不是你的家?”老人盘坐在炕头上,眼睛盯着站在屋门口的余福,厉声呵责:“你这不是打俺孟家的脸吗?”
“老太太,您老别生气,两个孙儿还小,吵吵闹闹让人烦,再说他们住在孟家也不是长远之策。”
“你这是说的哪里话?”老太太把手掌拍在窗台上,拔高了嘶哑的嗓门,“家里人多才有人气,俺喜欢人多,你去把孩子们接回来,孟家是他们的家。”
其实余福怕孩子们的哭闹声令陶秀梅不悦,怕引起街上人猜忌,更怕引起李老槐的狐疑,因小失大不值得。
“老太太,二太太昨天也问了,问家里怎么平白无故多了……多了人,俺那口子说是老家亲戚过来找营生做,暂时住在院里,老太太,街上人多眼杂,还有巡逻的伪军,咱们不得不小心。”余福的声音很小,他怕隔墙有耳。
老人把双手抱在一起搁在膝盖上,蹙着眉头沉思良久,她觉得余福的话有道理。
“好吧,既然这样了俺也不多说什么了,给巧姑家送两块大洋,让她袁家替咱们孟家招待客人。”老人说着从怀里掏出两块大洋递给余福,“在袁家小心那个贾氏。”
余福点点头,又摆摆手,“老太太,俺们怎么能让您老出钱呢?这么多年,您老给的工钱俺们都攒着呢。”
老人咳咳嗓子打断了余福的话,正颜厉色,“知道你们有钱,你们的是你们的,俺出钱是俺的心意,这事就这么说定了,你去忙吧。”
吃过中午饭余妈两口子去了袁家,姌姀本想睡会午觉,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提着裙摆走出了前堂屋,沿着长廊往火房走,穿过月洞门来到了中院,她习惯性地往陶秀梅住的院子瞅了几眼,不大不小的风拽着苹果树的枝条敲打着廊檐上的瓦片,震落多年的尘埃,落在窗户上,玻璃窗户上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被风吹得一道一道的,看不清屋里的情况,前堂屋的木门关着一扇,敞着一扇,门口的布帘上下忽闪,这个时间点陶秀梅主仆二人不在,倒显得院里清净。
姌姀一般不往中院来,她怕与她们走碰头,说话也不是,不说话也不是,陶秀梅说话不仅阴阳怪气,总喜欢挑个理,更喜欢没事找事。
黄忠在火房里刷锅洗碗,他的脸上像抹了一层严霜,没有一丝笑模样,听到门外的脚步声他也没有抬头,他的胸膛里燃烧着怒火,“哧哧”烘燎着他的喉咙,刚刚怡澜为饭菜不可她的口味而斥骂了他一顿,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委屈而生气,这种事情习以为常,只是,看到怡澜那张嚣张跋扈的脸让他想起了敏丫头,可怜的丫头无缘无故挨了一巴掌,今天早上带着那一巴掌离开了孟家。
姌姀走近了火房,站在门口外面向屋里探探头,问了一声:“黄师傅,您在忙呀。”
“大太太,您好。”黄忠停下手里的动作,向姌姀弓弓腰。
“黄师傅,您忙您的,俺只是随便走走,俺撂下几句话就走,这几天俺总感觉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您上街见了老爷和少爷叮嘱他们多注意安全,也嘱咐翟子一声,拉着小姐上学的路上躲着鬼子和伪军,尽量走小路。”
“好,俺知道了,俺一定把您的话转告给老爷和少爷。”
“黄师傅,老太太休息了吗?”
“俺去收拾碗筷的时候,她老人家睡了。”黄忠把手里的一摞碗放进橱柜里,走到北窗前,从窗台上拿起一个玻璃瓶,里面装着敏丫头捣碎的鸡蛋皮,他用抹布擦擦瓶体,又放回了原地。
“喔,俺本想与她老人家唠唠嗑,她既然睡了,俺就不去打扰她了。”姌姀还想多说几句,见黄忠悒悒不乐,她转身沿着长廊往南走,走出月洞门来到了前院,站在院井的石基路上,往院门口眺望着,两扇厚重的大木门在风里“咣当咣当”响,敲在她的心上,让她惴惴不安,
她急忙往回走,走近前堂屋撩起门帘跨进屋子,她的脚步不由自主走到了西间屋的门口,这间屋是儿子的卧室,也是儿子的婚房,收拾出来好长时间了,只等着儿媳妇从河北回来,给他们重新办一场像样的婚礼。
推开两扇虚掩的门,蹑手蹑脚走进去,看着整整洁洁的桌子、炕柜子、还有炕柜下叠得整整齐齐的新被褥,她无语凝噎,儿子从青岛回到赵庄半年多了,在家住的时间寥寥可数,不知他在忙活什么?平日里她闲着没事就过来走走,坐到炕沿上摸摸儿子盖过的被子,把桌上的镜子和茶具重新摆放一下,寥慰心里对孩子们的牵挂。
几缕光穿过玻璃窗户洒在屋子里,屋里的一切铮明瓦亮,黄花梨木制作的洗脸架光泽耀人,脸盆里映着水的影子,像一面镜子,没有一丝波纹。姌姀喜欢干净,即是儿子不回家,她也要把脸盆里盛满清水,把屋里屋外收拾的窗明几净,没有半点尘垢,她主要怕儿媳妇回来笑话她,其实她还没有见过儿媳妇长得什么样子,年前她做了一个梦,天上下了好大的雪,下得地上跟瓦房上一片彻白,一个清纯娇小的女孩手里举着一把油布伞,翩翩而来,她身上穿着一件蓝色斜襟新棉袍,下身穿着盖过膝盖的青色裙子,朴素淡雅;脚上蹬着一双黑色篓子鞋,圆口处露着到脚踝的白色线袜;两条乌黑的辫子垂在胸前,辫梢上用绸带结成两个粉色的蝴蝶结,俊秀的脸蛋,红润的嘴唇,洁白整齐的牙齿,笑靥如花,大约十八九岁的年龄;女孩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真真的恰到好处,怎么看都像敏丫头……想到这儿,姌姀笑了,她走出了西间屋,越过冷冷清清的穿堂屋,走到了东间屋卧室门口,轻轻推开门,一阵细风随着她推开门的瞬间钻进了屋里,撩拨着窗帘左右摇曳,牵动着拉环发出清脆的铃声,那么单调,又那么孤零。
姌姀走到炕边上,双手摁着炕沿,踢蹬掉脚上的鞋子爬上了炕,她从针线笸箩里拿起缝制好的钱荷包,铺在膝盖上,认真翻看,虽算不上精美,也是她一针一线尽心刺绣,两朵粉色的荷花开在一片淡绿色的叶片上,一支孤茎托着一枚深绿的莲蓬,莲蓬上的一个个小孔像婴儿半闭半开的眼睛,看着喜庆。
午后的阳光扫过廊檐,照在玻璃窗户上,跑进了屋里,映在姌姀的身上,她的脸比前些日子瘦削了一圈,下巴颏不再那么圆润,两道细细的眉毛微微锁着,一双秀丽的眼睛在浓密的睫毛下闪着惆怅的光;一阵风拂过院井,一根枯树枝从屋檐上飘落下来,撞在玻璃窗上,挂在外面的窗台上。
姌姀把钱荷包放进笸箩里,往窗前挪挪身子,一抹红掠过了西山墙,照在东厢房的屋顶上、窗户上,又大又冷清的院井安静得有点可怕。
最近一段时间婆婆很少到前院里来,她的话也少了好多,脸上多了忧郁,无论是她独自在屋里,还是谁去后院陪她说话,她不再主动打听院外面的事情,额头紧蹙,唇角紧闭,满脸带着心事,连眼皮都不愿意抬一抬,整天无精打采,脚底下不那么轻快,一阵风就能刮倒似的,让姌姀又担心又害怕,生怕老太太有什么差池。
姌姀的眼神越过影壁墙,黄忠的身影出现在门洞子里,他佝偻着肩膀来回踱着步,一副郁郁不乐的样子。
黄忠性格内向,少言寡语,来孟家四五年了,安分守己、任劳任怨,他做的事比说的话还要多,怡澜常常无缘无故朝他发脾气,他也不恼不怒,没有一句怨言,老太太最信任他,有什么事都与他商量,也不告诉其他人。
姌姀跪着退到炕沿上出溜下炕踢趿上鞋子,从笸箩里抓起钱荷包,从怀里掏出几块钱塞进去,急冲冲蹿到房门口,用抓着钱荷包的手撩起门帘,另一只手提着裙摆,向院门口方向喊了一嗓子:“黄师傅,敏丫头在后院吗?你去把她喊过来,俺要送给她一件小礼物。”
听到大太太的招呼,黄忠慌里慌张窜出了门洞子,绕过影壁墙,站到石基路上,深深垂下头,“禀报大太太,敏丫头不在院里,前天,她被,她被怡澜小姐扇了一耳光……今天她离开了孟家。”
“黄师傅你说什么?敏丫头不在院子里,她去哪儿了?”姌姀腾然怒火中烧,语气哆嗦,“怡澜专横跋扈,都是俺们把她惯坏了。”
黄忠心里很清楚,敏丫头离开孟家不是因为怡澜那一巴掌,他是为丫头打抱不平。
“怡澜,她真的太任性了。”姌姀满脸沮丧,孟家老老少少宠着怡澜,她也不例外,这件事谁对,谁错,稍微有点脑子的也能分辨清楚,她不是护犊子的女人,不会把怡澜犯的错强加在别人的头上,自从敏丫头进了孟家的门,不怕脏,不怕累,一边伺候孟粟吃喝拉撒,还要照顾老太太,每每说起丫头的好,老太太都要翘大拇指……如果丫头心里没有委屈绝不会平白无故离开孟家,这件事必须要弄个水落石出。
“黄师傅,怡澜小姐回来了吗?”
“怡澜小姐上午早早回来了,她说今天下午日本人在学校开会,要占用学校的操场,她们下午没有课。”
“黄师傅,麻烦您帮俺把怡澜喊到前院里来,俺要问问她为什么要与敏丫头过不去?为什么要恃强凌弱?”
黄忠手心冒汗,他没想到姌姀会因为敏丫头的事情如此激动,语气愤怒,他不想让事态扩大,敏丫头为了顾全大局含垢忍辱,他却煽风点火,让他嗟悔无及。
“黄师傅,您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姌姀声音严厉,“把怡澜给俺喊过来,她以为俺不管她,她就可以肆无忌惮吗?!在孟家她把谁放在眼里?今天不说个清楚,让她以后不要走出这院门,天天像个人似的上学、放学,她学到了什么?”
在孟家院子里大家都知道大太太温良贤淑,从不会生气,更看不到她无缘无故发脾气,今天她为了敏丫头大发雷霆,让黄忠心生感激,“是,大太太,俺这就去把大小姐喊过来见您。”
黄忠的大脚碾着地上的鹅卵石,身体往后退着,他心里责怪自己不该把敏丫头的事情告诉大太太,话已出口,覆水难收,他一时不知如何才好。
看着黄忠慢腾腾离去的背影,姌姀把两扇木门往两边一推,她一边把门帘挑起来挂到门框上面的挂钩上,一边提着裙子迈过了门槛,走到了院井的石榴树下,仰起头看着不阴不阳的天,一簇簇云彩在院井的上空漂浮,午后的阳光透过薄雾照在屋脊上,反射在院井里,风在涌动,摇曳着石榴树枝,掉落几片去年的枯叶,吹倒了杵在窗下的扫帚,落在她脚下;云在颤抖,筛落一丝丝水珠,那是风带起来的弥河的水,变成了雾,变成了烟雨;墙外面传来断断续续的狗吠,撞击着姌姀紧张又空洞洞的心跳。
公公活着时,孟家院子是热闹的,尤其是春夏交接季节,语笑喧阗,而如今春季都过去多半了,满院萧瑟,让姌姀忧心忡忡,她弯下腰把地上的扫帚捡起来杵到墙角,默默走到窗前,玻璃窗上映照着她的影子,那么单薄,又那么泠落,清癯的面颊,凌乱的头发,以前何曾有过?头发每天梳得乌缎子一样光滑,衣衫无论是丝绸的还是粗布的,都会一尘不染,如今,有好多事情围绕着她,让她忘记了精致。
姌姀不想这样面对怡澜,她急匆匆窜进屋子,走到洗脸架旁,抓起桌上的梳子伸进脸盆里,沾着水一下一下梳理着长发,放下梳子背过手盘起一个整齐的髽髻,最后把银钗子插在髽髻上,又从衣柜里找出一套斜襟绸缎长褂,一条织锦绣花长裙,换下身上的麻纱夹袄。
她刚拾掇好了一切,院门口传来了余福两口子的声音,她用手背扫扫前襟圆角,又背过手拽了拽后衣襟,急冲冲踏出了屋子。
“大太太,俺们回来了。”余妈看着姌姀一身考究的行头,小心翼翼地问:“大太太,您要出门吗?这是准备要去哪儿呀?”
“余妈,俺,俺哪儿也不去。”姌姀避开余妈诧异的眼神,往东厢房走了几步,一边吁了口长气,一边面带惭愧之色,“余妈,请您原谅俺没用,孟家这么大的院子,闲置着这么多房子,俺却不敢擅自做主让您家孩子到孟家院里栖居,还要让孩子们住到袁家,俺心里无地自厝。”
“太太,您话重了,这样更好,再说孟家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俺们两口子理解,俺余福说,反正也住不几天,大少爷托人捎话来了,他说……”余妈向中院方向瞭了两眼,压低声音:“过几天孩子们去青岛。”
“青岛?!”姌姀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凝固了,这是她日思夜想的两个字,她的前半生都是在青岛度过,那里有她快乐的童年,也有她浪漫的爱情,她与丈夫相逢、相识、出嫁都在那儿,她的闺房也是她和丈夫的新房。父亲来信问过她,什么时候回去,他把她的房子重新粉刷了一遍,至今她也没有回信,父亲一定天天站在院门口外面的小路上等着邮差,等着她回信,她似乎看到父亲失落的背影,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向小路上张望。
余妈没有在意姌姀脸上的变化,她把挽着的袄袖子扑拉下来,垂下眼角,不疾不徐地说:“老话说岁数大了,儿孙在哪儿,俺们就应该跟到哪儿,俺又不忍心留下大太太和老太太,俺两口子跟儿子商量过了,俺们哪儿也不去,俺们要帮大太太您照应这个家。”
姌姀潸然泪下,她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流泪?为茕茕孑立的父亲流泪,还是为余妈的话流泪?
“说心里话,俺主要舍不得大太太和老太太,自从俺们两口子来到孟家,您没有把俺们当外人,吃饭没有分过桌子。”余妈抓着袄袖擦擦滚到嘴边的泪水,抽抽噎噎,“都说主仆之间没有实心实意的,您对俺们的好,俺终身难忘。”
“余妈,您言重了,婆婆说走进一家门就是一家人,上辈子是亲人,这辈子才能在一口锅里搅勺子。”姌姀走近余妈,替她揩揩脸上的泪水,抱怨道:“余妈,他余伯已是大衍之年,您应该陪着他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不能因为俺孟家舍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否则,俺会愧疚不安。”
余福两口子来到孟家好多年了,除了说话带着口音之外,脾气秉性没有改变,不仅能吃苦耐劳,还襟怀坦白,也不会希旨承颜。余妈四十几岁的年纪,体形偏胖,身材比姌姀略矮几寸,头发梳向脑后,盘成小圆髽髻,不出门的时候脸上不施粉黛,永远穿一身款式不合季节的灰布衣裙,整个装束与她的年龄不太相称,姌姀常常想把她打扮的年轻一些,她都会说:“岁数大了,不爱美,只要不露着皮就好。”
余妈说话直来直去,做事全心全意,每天天一亮就起床,收拾了后院,收拾前院,每天洗洗缝缝,晚上还要和姌姀伴着油灯唠嗑解闷,一边十指不停地缝补着衣衫,一边等着孟正望回家,直到半夜三更姌姀睡下,她才挑着灯笼走出屋子,在院井里转一圈,去耳房与余福交代几句,最后才回到她的西厢房躺下,结束一天的劳碌。
这一切一切姌姀和老太太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太太,您青岛也有老父亲,也有房子,您却为了老爷和少爷留了下来,俺心里明镜似的,您为老爷不走,俺们也不走。”
余妈的话让姌姀汗颜,丈夫和儿子为抗日周旋在鬼子和汉奸左右,她却帮不上一点忙,每当丈夫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她只能送上一碗热水,丈夫把碗放到身后的桌子上,轻柔地把她揽进怀里,亲吻着她的额头,“姌姀,俺对不住你,让你每天跟着俺担惊受怕,等抗日胜利了,俺好好补偿你,带你去海边散步,带你去北平戏园子听京戏。”
丈夫深明大义,更温柔体贴,是她欣赏的男人,她要陪伴在丈夫的身边,等着那一天的到来;她要守候着孟家,丈夫和儿子踏进家门有一碗热水,有一间暖煦煦的屋子,屋子里有盏灯为他们亮着。
通着前院的月洞门方向传来了脚步声,还有拐杖敲在石基路上的声音,姌姀顺着声音看过去,黄忠搀扶着孟粟出现在视线里,婆婆手里拄着拐杖颤巍巍跟在他们的身后,老人银白色的髽髻有点散乱,脸色有点苍白,耷拉着的眼皮使劲往上瞪着,瞳孔里闪着浑浊的光。
姌姀急忙迎着老太太走过去,行了个万福礼,“婆婆,这天气不冷不热,您应该多眯会儿。”
“姌姀呀,你真是无话找话,未时已过,俺再睡就起不来了。”
老太太嘻嘻哈哈逗着趣,“有一天俺真怕醒不来,俺死了没什么,这孟家交给你俺还真不放心,一点小事急得你上蹿下跳,你是想让赵庄的人都知道咱们孟家出了这档子事吗,这事打谁的脸?那个女人脸皮厚没羞没臊,而你是孟家的大太太,治家无方,让孟家鸡犬不宁,难逃其咎。”
“婆婆,您一席话点醒了愚昧无知的儿媳妇,俺力薄才疏,全凭婆婆扶携。”姌姀的脸微微发红,深深低垂着头,显得楚楚可怜。
老太太把拐杖在地上戳了两下,爱怜地看了姌姀一眼,“不,不是你力不胜任,而是你太善良,古话说得不假,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余妈不知婆媳二人在说什么,她的眼睛往老太太身后寻找,不见敏丫头的影子。“老太太,那个,那个敏丫头不在院子里吗?”
“她余妈,你去煮壶菊花茶,天气热了,咱们人也一样唇焦口燥,多喝点茶水,消消火气。”孟祖母岔开余妈的话题,双手摁着拐杖勾首,佝偻着脖子向耳房喊:“他余伯,借用一下你的小饭桌,咱们一起喝茶解闷子。”
“是,老太太,俺给您盛一碗清水,是刚从后院水井里打上来的,甘甜,您正好灌水烟袋用。”余福一手提着小饭桌,一手端着一碗清水走出了他的耳房,“老太太,俺给您放东厢房的屋檐下,这儿凉快。”
“好,好。”孟祖母嘴里一边应答着,一边碾着脚走进长廊,摇摇晃晃走近东厢房门口,“余福呀,你有心了,自从你们两口子来到俺孟家,俺孟家多了人气,真好。”
黄忠推开东厢房的门,从屋里拿出两把小竹椅子和几个小圆凳子放在小桌子旁边,“老太太,俺想去街上买点菜,今晚上您想吃什么呀?”
“去吧,去吧,不要问俺想吃什么,随你,你做什么俺们吃什么。”孟祖母从怀里掏出水烟袋放在小桌子上,把身子慢慢坐到椅子里,她的眼睛环顾了一圈院井,最后落在孟粟的身上,“粟儿,快点坐到俺这边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老太太和姌姀商量让余乘枫一家四口住进前院的东厢房,毕竟余妈两口子都住在前院,出出进进方便。
今天早上,黄忠把东厢房的家把什重新擦洗了一遍,门窗也敞开了,姌姀让余妈把屋里的被褥拿到院井里晒了一上午,她抓着藤拍敲打了一通。
趁大家都在忙活的时候,余福不声不响把孩子们送去了袁家,开始大家以为他带着孩子们去河边走走,直到吃午饭的时候他一个人回来了,老太太看出了端倪,把他喊进了她的屋里。
“余福,俺问你,你要好好回答,你把俺孟家当什么啦?孟家是不是你的家?”老人盘坐在炕头上,眼睛盯着站在屋门口的余福,厉声呵责:“你这不是打俺孟家的脸吗?”
“老太太,您老别生气,两个孙儿还小,吵吵闹闹让人烦,再说他们住在孟家也不是长远之策。”
“你这是说的哪里话?”老太太把手掌拍在窗台上,拔高了嘶哑的嗓门,“家里人多才有人气,俺喜欢人多,你去把孩子们接回来,孟家是他们的家。”
其实余福怕孩子们的哭闹声令陶秀梅不悦,怕引起街上人猜忌,更怕引起李老槐的狐疑,因小失大不值得。
“老太太,二太太昨天也问了,问家里怎么平白无故多了……多了人,俺那口子说是老家亲戚过来找营生做,暂时住在院里,老太太,街上人多眼杂,还有巡逻的伪军,咱们不得不小心。”余福的声音很小,他怕隔墙有耳。
老人把双手抱在一起搁在膝盖上,蹙着眉头沉思良久,她觉得余福的话有道理。
“好吧,既然这样了俺也不多说什么了,给巧姑家送两块大洋,让她袁家替咱们孟家招待客人。”老人说着从怀里掏出两块大洋递给余福,“在袁家小心那个贾氏。”
余福点点头,又摆摆手,“老太太,俺们怎么能让您老出钱呢?这么多年,您老给的工钱俺们都攒着呢。”
老人咳咳嗓子打断了余福的话,正颜厉色,“知道你们有钱,你们的是你们的,俺出钱是俺的心意,这事就这么说定了,你去忙吧。”
吃过中午饭余妈两口子去了袁家,姌姀本想睡会午觉,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提着裙摆走出了前堂屋,沿着长廊往火房走,穿过月洞门来到了中院,她习惯性地往陶秀梅住的院子瞅了几眼,不大不小的风拽着苹果树的枝条敲打着廊檐上的瓦片,震落多年的尘埃,落在窗户上,玻璃窗户上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被风吹得一道一道的,看不清屋里的情况,前堂屋的木门关着一扇,敞着一扇,门口的布帘上下忽闪,这个时间点陶秀梅主仆二人不在,倒显得院里清净。
姌姀一般不往中院来,她怕与她们走碰头,说话也不是,不说话也不是,陶秀梅说话不仅阴阳怪气,总喜欢挑个理,更喜欢没事找事。
黄忠在火房里刷锅洗碗,他的脸上像抹了一层严霜,没有一丝笑模样,听到门外的脚步声他也没有抬头,他的胸膛里燃烧着怒火,“哧哧”烘燎着他的喉咙,刚刚怡澜为饭菜不可她的口味而斥骂了他一顿,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委屈而生气,这种事情习以为常,只是,看到怡澜那张嚣张跋扈的脸让他想起了敏丫头,可怜的丫头无缘无故挨了一巴掌,今天早上带着那一巴掌离开了孟家。
姌姀走近了火房,站在门口外面向屋里探探头,问了一声:“黄师傅,您在忙呀。”
“大太太,您好。”黄忠停下手里的动作,向姌姀弓弓腰。
“黄师傅,您忙您的,俺只是随便走走,俺撂下几句话就走,这几天俺总感觉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您上街见了老爷和少爷叮嘱他们多注意安全,也嘱咐翟子一声,拉着小姐上学的路上躲着鬼子和伪军,尽量走小路。”
“好,俺知道了,俺一定把您的话转告给老爷和少爷。”
“黄师傅,老太太休息了吗?”
“俺去收拾碗筷的时候,她老人家睡了。”黄忠把手里的一摞碗放进橱柜里,走到北窗前,从窗台上拿起一个玻璃瓶,里面装着敏丫头捣碎的鸡蛋皮,他用抹布擦擦瓶体,又放回了原地。
“喔,俺本想与她老人家唠唠嗑,她既然睡了,俺就不去打扰她了。”姌姀还想多说几句,见黄忠悒悒不乐,她转身沿着长廊往南走,走出月洞门来到了前院,站在院井的石基路上,往院门口眺望着,两扇厚重的大木门在风里“咣当咣当”响,敲在她的心上,让她惴惴不安,
她急忙往回走,走近前堂屋撩起门帘跨进屋子,她的脚步不由自主走到了西间屋的门口,这间屋是儿子的卧室,也是儿子的婚房,收拾出来好长时间了,只等着儿媳妇从河北回来,给他们重新办一场像样的婚礼。
推开两扇虚掩的门,蹑手蹑脚走进去,看着整整洁洁的桌子、炕柜子、还有炕柜下叠得整整齐齐的新被褥,她无语凝噎,儿子从青岛回到赵庄半年多了,在家住的时间寥寥可数,不知他在忙活什么?平日里她闲着没事就过来走走,坐到炕沿上摸摸儿子盖过的被子,把桌上的镜子和茶具重新摆放一下,寥慰心里对孩子们的牵挂。
几缕光穿过玻璃窗户洒在屋子里,屋里的一切铮明瓦亮,黄花梨木制作的洗脸架光泽耀人,脸盆里映着水的影子,像一面镜子,没有一丝波纹。姌姀喜欢干净,即是儿子不回家,她也要把脸盆里盛满清水,把屋里屋外收拾的窗明几净,没有半点尘垢,她主要怕儿媳妇回来笑话她,其实她还没有见过儿媳妇长得什么样子,年前她做了一个梦,天上下了好大的雪,下得地上跟瓦房上一片彻白,一个清纯娇小的女孩手里举着一把油布伞,翩翩而来,她身上穿着一件蓝色斜襟新棉袍,下身穿着盖过膝盖的青色裙子,朴素淡雅;脚上蹬着一双黑色篓子鞋,圆口处露着到脚踝的白色线袜;两条乌黑的辫子垂在胸前,辫梢上用绸带结成两个粉色的蝴蝶结,俊秀的脸蛋,红润的嘴唇,洁白整齐的牙齿,笑靥如花,大约十八九岁的年龄;女孩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真真的恰到好处,怎么看都像敏丫头……想到这儿,姌姀笑了,她走出了西间屋,越过冷冷清清的穿堂屋,走到了东间屋卧室门口,轻轻推开门,一阵细风随着她推开门的瞬间钻进了屋里,撩拨着窗帘左右摇曳,牵动着拉环发出清脆的铃声,那么单调,又那么孤零。
姌姀走到炕边上,双手摁着炕沿,踢蹬掉脚上的鞋子爬上了炕,她从针线笸箩里拿起缝制好的钱荷包,铺在膝盖上,认真翻看,虽算不上精美,也是她一针一线尽心刺绣,两朵粉色的荷花开在一片淡绿色的叶片上,一支孤茎托着一枚深绿的莲蓬,莲蓬上的一个个小孔像婴儿半闭半开的眼睛,看着喜庆。
午后的阳光扫过廊檐,照在玻璃窗户上,跑进了屋里,映在姌姀的身上,她的脸比前些日子瘦削了一圈,下巴颏不再那么圆润,两道细细的眉毛微微锁着,一双秀丽的眼睛在浓密的睫毛下闪着惆怅的光;一阵风拂过院井,一根枯树枝从屋檐上飘落下来,撞在玻璃窗上,挂在外面的窗台上。
姌姀把钱荷包放进笸箩里,往窗前挪挪身子,一抹红掠过了西山墙,照在东厢房的屋顶上、窗户上,又大又冷清的院井安静得有点可怕。
最近一段时间婆婆很少到前院里来,她的话也少了好多,脸上多了忧郁,无论是她独自在屋里,还是谁去后院陪她说话,她不再主动打听院外面的事情,额头紧蹙,唇角紧闭,满脸带着心事,连眼皮都不愿意抬一抬,整天无精打采,脚底下不那么轻快,一阵风就能刮倒似的,让姌姀又担心又害怕,生怕老太太有什么差池。
姌姀的眼神越过影壁墙,黄忠的身影出现在门洞子里,他佝偻着肩膀来回踱着步,一副郁郁不乐的样子。
黄忠性格内向,少言寡语,来孟家四五年了,安分守己、任劳任怨,他做的事比说的话还要多,怡澜常常无缘无故朝他发脾气,他也不恼不怒,没有一句怨言,老太太最信任他,有什么事都与他商量,也不告诉其他人。
姌姀跪着退到炕沿上出溜下炕踢趿上鞋子,从笸箩里抓起钱荷包,从怀里掏出几块钱塞进去,急冲冲蹿到房门口,用抓着钱荷包的手撩起门帘,另一只手提着裙摆,向院门口方向喊了一嗓子:“黄师傅,敏丫头在后院吗?你去把她喊过来,俺要送给她一件小礼物。”
听到大太太的招呼,黄忠慌里慌张窜出了门洞子,绕过影壁墙,站到石基路上,深深垂下头,“禀报大太太,敏丫头不在院里,前天,她被,她被怡澜小姐扇了一耳光……今天她离开了孟家。”
“黄师傅你说什么?敏丫头不在院子里,她去哪儿了?”姌姀腾然怒火中烧,语气哆嗦,“怡澜专横跋扈,都是俺们把她惯坏了。”
黄忠心里很清楚,敏丫头离开孟家不是因为怡澜那一巴掌,他是为丫头打抱不平。
“怡澜,她真的太任性了。”姌姀满脸沮丧,孟家老老少少宠着怡澜,她也不例外,这件事谁对,谁错,稍微有点脑子的也能分辨清楚,她不是护犊子的女人,不会把怡澜犯的错强加在别人的头上,自从敏丫头进了孟家的门,不怕脏,不怕累,一边伺候孟粟吃喝拉撒,还要照顾老太太,每每说起丫头的好,老太太都要翘大拇指……如果丫头心里没有委屈绝不会平白无故离开孟家,这件事必须要弄个水落石出。
“黄师傅,怡澜小姐回来了吗?”
“怡澜小姐上午早早回来了,她说今天下午日本人在学校开会,要占用学校的操场,她们下午没有课。”
“黄师傅,麻烦您帮俺把怡澜喊到前院里来,俺要问问她为什么要与敏丫头过不去?为什么要恃强凌弱?”
黄忠手心冒汗,他没想到姌姀会因为敏丫头的事情如此激动,语气愤怒,他不想让事态扩大,敏丫头为了顾全大局含垢忍辱,他却煽风点火,让他嗟悔无及。
“黄师傅,您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姌姀声音严厉,“把怡澜给俺喊过来,她以为俺不管她,她就可以肆无忌惮吗?!在孟家她把谁放在眼里?今天不说个清楚,让她以后不要走出这院门,天天像个人似的上学、放学,她学到了什么?”
在孟家院子里大家都知道大太太温良贤淑,从不会生气,更看不到她无缘无故发脾气,今天她为了敏丫头大发雷霆,让黄忠心生感激,“是,大太太,俺这就去把大小姐喊过来见您。”
黄忠的大脚碾着地上的鹅卵石,身体往后退着,他心里责怪自己不该把敏丫头的事情告诉大太太,话已出口,覆水难收,他一时不知如何才好。
看着黄忠慢腾腾离去的背影,姌姀把两扇木门往两边一推,她一边把门帘挑起来挂到门框上面的挂钩上,一边提着裙子迈过了门槛,走到了院井的石榴树下,仰起头看着不阴不阳的天,一簇簇云彩在院井的上空漂浮,午后的阳光透过薄雾照在屋脊上,反射在院井里,风在涌动,摇曳着石榴树枝,掉落几片去年的枯叶,吹倒了杵在窗下的扫帚,落在她脚下;云在颤抖,筛落一丝丝水珠,那是风带起来的弥河的水,变成了雾,变成了烟雨;墙外面传来断断续续的狗吠,撞击着姌姀紧张又空洞洞的心跳。
公公活着时,孟家院子是热闹的,尤其是春夏交接季节,语笑喧阗,而如今春季都过去多半了,满院萧瑟,让姌姀忧心忡忡,她弯下腰把地上的扫帚捡起来杵到墙角,默默走到窗前,玻璃窗上映照着她的影子,那么单薄,又那么泠落,清癯的面颊,凌乱的头发,以前何曾有过?头发每天梳得乌缎子一样光滑,衣衫无论是丝绸的还是粗布的,都会一尘不染,如今,有好多事情围绕着她,让她忘记了精致。
姌姀不想这样面对怡澜,她急匆匆窜进屋子,走到洗脸架旁,抓起桌上的梳子伸进脸盆里,沾着水一下一下梳理着长发,放下梳子背过手盘起一个整齐的髽髻,最后把银钗子插在髽髻上,又从衣柜里找出一套斜襟绸缎长褂,一条织锦绣花长裙,换下身上的麻纱夹袄。
她刚拾掇好了一切,院门口传来了余福两口子的声音,她用手背扫扫前襟圆角,又背过手拽了拽后衣襟,急冲冲踏出了屋子。
“大太太,俺们回来了。”余妈看着姌姀一身考究的行头,小心翼翼地问:“大太太,您要出门吗?这是准备要去哪儿呀?”
“余妈,俺,俺哪儿也不去。”姌姀避开余妈诧异的眼神,往东厢房走了几步,一边吁了口长气,一边面带惭愧之色,“余妈,请您原谅俺没用,孟家这么大的院子,闲置着这么多房子,俺却不敢擅自做主让您家孩子到孟家院里栖居,还要让孩子们住到袁家,俺心里无地自厝。”
“太太,您话重了,这样更好,再说孟家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俺们两口子理解,俺余福说,反正也住不几天,大少爷托人捎话来了,他说……”余妈向中院方向瞭了两眼,压低声音:“过几天孩子们去青岛。”
“青岛?!”姌姀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凝固了,这是她日思夜想的两个字,她的前半生都是在青岛度过,那里有她快乐的童年,也有她浪漫的爱情,她与丈夫相逢、相识、出嫁都在那儿,她的闺房也是她和丈夫的新房。父亲来信问过她,什么时候回去,他把她的房子重新粉刷了一遍,至今她也没有回信,父亲一定天天站在院门口外面的小路上等着邮差,等着她回信,她似乎看到父亲失落的背影,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向小路上张望。
余妈没有在意姌姀脸上的变化,她把挽着的袄袖子扑拉下来,垂下眼角,不疾不徐地说:“老话说岁数大了,儿孙在哪儿,俺们就应该跟到哪儿,俺又不忍心留下大太太和老太太,俺两口子跟儿子商量过了,俺们哪儿也不去,俺们要帮大太太您照应这个家。”
姌姀潸然泪下,她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流泪?为茕茕孑立的父亲流泪,还是为余妈的话流泪?
“说心里话,俺主要舍不得大太太和老太太,自从俺们两口子来到孟家,您没有把俺们当外人,吃饭没有分过桌子。”余妈抓着袄袖擦擦滚到嘴边的泪水,抽抽噎噎,“都说主仆之间没有实心实意的,您对俺们的好,俺终身难忘。”
“余妈,您言重了,婆婆说走进一家门就是一家人,上辈子是亲人,这辈子才能在一口锅里搅勺子。”姌姀走近余妈,替她揩揩脸上的泪水,抱怨道:“余妈,他余伯已是大衍之年,您应该陪着他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不能因为俺孟家舍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否则,俺会愧疚不安。”
余福两口子来到孟家好多年了,除了说话带着口音之外,脾气秉性没有改变,不仅能吃苦耐劳,还襟怀坦白,也不会希旨承颜。余妈四十几岁的年纪,体形偏胖,身材比姌姀略矮几寸,头发梳向脑后,盘成小圆髽髻,不出门的时候脸上不施粉黛,永远穿一身款式不合季节的灰布衣裙,整个装束与她的年龄不太相称,姌姀常常想把她打扮的年轻一些,她都会说:“岁数大了,不爱美,只要不露着皮就好。”
余妈说话直来直去,做事全心全意,每天天一亮就起床,收拾了后院,收拾前院,每天洗洗缝缝,晚上还要和姌姀伴着油灯唠嗑解闷,一边十指不停地缝补着衣衫,一边等着孟正望回家,直到半夜三更姌姀睡下,她才挑着灯笼走出屋子,在院井里转一圈,去耳房与余福交代几句,最后才回到她的西厢房躺下,结束一天的劳碌。
这一切一切姌姀和老太太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太太,您青岛也有老父亲,也有房子,您却为了老爷和少爷留了下来,俺心里明镜似的,您为老爷不走,俺们也不走。”
余妈的话让姌姀汗颜,丈夫和儿子为抗日周旋在鬼子和汉奸左右,她却帮不上一点忙,每当丈夫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她只能送上一碗热水,丈夫把碗放到身后的桌子上,轻柔地把她揽进怀里,亲吻着她的额头,“姌姀,俺对不住你,让你每天跟着俺担惊受怕,等抗日胜利了,俺好好补偿你,带你去海边散步,带你去北平戏园子听京戏。”
丈夫深明大义,更温柔体贴,是她欣赏的男人,她要陪伴在丈夫的身边,等着那一天的到来;她要守候着孟家,丈夫和儿子踏进家门有一碗热水,有一间暖煦煦的屋子,屋子里有盏灯为他们亮着。
通着前院的月洞门方向传来了脚步声,还有拐杖敲在石基路上的声音,姌姀顺着声音看过去,黄忠搀扶着孟粟出现在视线里,婆婆手里拄着拐杖颤巍巍跟在他们的身后,老人银白色的髽髻有点散乱,脸色有点苍白,耷拉着的眼皮使劲往上瞪着,瞳孔里闪着浑浊的光。
姌姀急忙迎着老太太走过去,行了个万福礼,“婆婆,这天气不冷不热,您应该多眯会儿。”
“姌姀呀,你真是无话找话,未时已过,俺再睡就起不来了。”
老太太嘻嘻哈哈逗着趣,“有一天俺真怕醒不来,俺死了没什么,这孟家交给你俺还真不放心,一点小事急得你上蹿下跳,你是想让赵庄的人都知道咱们孟家出了这档子事吗,这事打谁的脸?那个女人脸皮厚没羞没臊,而你是孟家的大太太,治家无方,让孟家鸡犬不宁,难逃其咎。”
“婆婆,您一席话点醒了愚昧无知的儿媳妇,俺力薄才疏,全凭婆婆扶携。”姌姀的脸微微发红,深深低垂着头,显得楚楚可怜。
老太太把拐杖在地上戳了两下,爱怜地看了姌姀一眼,“不,不是你力不胜任,而是你太善良,古话说得不假,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余妈不知婆媳二人在说什么,她的眼睛往老太太身后寻找,不见敏丫头的影子。“老太太,那个,那个敏丫头不在院子里吗?”
“她余妈,你去煮壶菊花茶,天气热了,咱们人也一样唇焦口燥,多喝点茶水,消消火气。”孟祖母岔开余妈的话题,双手摁着拐杖勾首,佝偻着脖子向耳房喊:“他余伯,借用一下你的小饭桌,咱们一起喝茶解闷子。”
“是,老太太,俺给您盛一碗清水,是刚从后院水井里打上来的,甘甜,您正好灌水烟袋用。”余福一手提着小饭桌,一手端着一碗清水走出了他的耳房,“老太太,俺给您放东厢房的屋檐下,这儿凉快。”
“好,好。”孟祖母嘴里一边应答着,一边碾着脚走进长廊,摇摇晃晃走近东厢房门口,“余福呀,你有心了,自从你们两口子来到俺孟家,俺孟家多了人气,真好。”
黄忠推开东厢房的门,从屋里拿出两把小竹椅子和几个小圆凳子放在小桌子旁边,“老太太,俺想去街上买点菜,今晚上您想吃什么呀?”
“去吧,去吧,不要问俺想吃什么,随你,你做什么俺们吃什么。”孟祖母从怀里掏出水烟袋放在小桌子上,把身子慢慢坐到椅子里,她的眼睛环顾了一圈院井,最后落在孟粟的身上,“粟儿,快点坐到俺这边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