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行省制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第230章 行省制
后世对于南宋皇帝的评价大都以负面居多,什么昏庸无能,不思进取;什么重用奸臣,祸国殃民,总之没有什么正面的言词。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南宋朝是在被金国占领了中原大地后赶到淮河以南所建立的,而且在随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不仅没有“还我河山”,反而为后起的蒙古所灭。
在显文阁中,我从宋理宗的御笔里还是能看出南宋皇帝藏在内心深处的那点真实念头,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家园被他人所强占,在这一点上,皇帝也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
不经意间,我抬头看向北边的窗户,似乎有些神出七窍。我仿佛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站在窗前,神情落寞地眺望北方。他是一位从北方逃难而来的皇家后人,同时也是一位家园被占的赵姓汉人的子孙,不管他是多么昏聩,不管他是多么窝囊,那遥远的中原也是他赵家的故居。
一百多年来,临安的百姓以及大部分官员们都已经习惯将临安当做了宋朝的都城,只有这位孤独的宋理宗还是遵循祖宗之遗训,念念不忘北方的家园,尽管只是藏在心里的念头,却也始终把临安看作是行在所。这也是宋理宗没有大肆扩建皇宫的原因之一,尽管不是主要原因。
不知不觉中,我也站了起来,走到窗前,渐渐与老人模糊的身影融合。
或许这就是我的宿命吧,一位守护者的宿命。从我步入少帝陵起,我就扛上了这个重任,一个藏在宋理宗心里的梦想,一个无数有志之士的梦想,对我而言,这个已经不再是选择题了,我,当然只有一条路,带领南宋重新走向世界之巅。当然,这已经不再是一个梦想,而是我的理想,一个必须要实现的理想。
经过昨日的恶补,对于皇宫的布局我已基本明了。我常常所说的偏殿就是位于大庆殿后面的延和殿,也称后殿,乃是皇宫前端最小的宫殿之一,其规模大约能够容纳二,三十人同时入会。后殿的大厅早已按照我的设想,改为了后世常见的会议室。长长的会议桌上放着一杯杯热茶,来此开会的官员都能享受到座位和茶水的待遇,比起在大庆殿中,这里要舒适得多。
“参见陛下。”
“平身。”
大礼跪拜后的大臣们一个个依次坐在了相应的位置上。
“各位爱卿,今日就行省制改革的正式实施,进行最后一次开始前的会议,政务院有何疑虑之处在此言明,大家进行商议,文爱卿,开始吧。”
“是,陛下。”文天祥起身道,“陛下,各位大人。政务院经过连日来的商议,已经拟定出行省制改革的详细计划和步骤,并建议首先在福建路和江南西路开始实行。根据来自蒙古方面的情报,蒙古人的行省制是以中书省的方式来设置一个省的架构,也就是将省中书令作为一个行省的最高官员,这就是典型的一元化管理模式,而我朝原有的路是由四大监司共同负责,这就是第一个需要商议的问题,我朝的行省制改革后应当采用哪一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中书令负责制是将一个省的大权集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第230章 行省制
后世对于南宋皇帝的评价大都以负面居多,什么昏庸无能,不思进取;什么重用奸臣,祸国殃民,总之没有什么正面的言词。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南宋朝是在被金国占领了中原大地后赶到淮河以南所建立的,而且在随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不仅没有“还我河山”,反而为后起的蒙古所灭。
在显文阁中,我从宋理宗的御笔里还是能看出南宋皇帝藏在内心深处的那点真实念头,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家园被他人所强占,在这一点上,皇帝也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
不经意间,我抬头看向北边的窗户,似乎有些神出七窍。我仿佛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站在窗前,神情落寞地眺望北方。他是一位从北方逃难而来的皇家后人,同时也是一位家园被占的赵姓汉人的子孙,不管他是多么昏聩,不管他是多么窝囊,那遥远的中原也是他赵家的故居。
一百多年来,临安的百姓以及大部分官员们都已经习惯将临安当做了宋朝的都城,只有这位孤独的宋理宗还是遵循祖宗之遗训,念念不忘北方的家园,尽管只是藏在心里的念头,却也始终把临安看作是行在所。这也是宋理宗没有大肆扩建皇宫的原因之一,尽管不是主要原因。
不知不觉中,我也站了起来,走到窗前,渐渐与老人模糊的身影融合。
或许这就是我的宿命吧,一位守护者的宿命。从我步入少帝陵起,我就扛上了这个重任,一个藏在宋理宗心里的梦想,一个无数有志之士的梦想,对我而言,这个已经不再是选择题了,我,当然只有一条路,带领南宋重新走向世界之巅。当然,这已经不再是一个梦想,而是我的理想,一个必须要实现的理想。
经过昨日的恶补,对于皇宫的布局我已基本明了。我常常所说的偏殿就是位于大庆殿后面的延和殿,也称后殿,乃是皇宫前端最小的宫殿之一,其规模大约能够容纳二,三十人同时入会。后殿的大厅早已按照我的设想,改为了后世常见的会议室。长长的会议桌上放着一杯杯热茶,来此开会的官员都能享受到座位和茶水的待遇,比起在大庆殿中,这里要舒适得多。
“参见陛下。”
“平身。”
大礼跪拜后的大臣们一个个依次坐在了相应的位置上。
“各位爱卿,今日就行省制改革的正式实施,进行最后一次开始前的会议,政务院有何疑虑之处在此言明,大家进行商议,文爱卿,开始吧。”
“是,陛下。”文天祥起身道,“陛下,各位大人。政务院经过连日来的商议,已经拟定出行省制改革的详细计划和步骤,并建议首先在福建路和江南西路开始实行。根据来自蒙古方面的情报,蒙古人的行省制是以中书省的方式来设置一个省的架构,也就是将省中书令作为一个行省的最高官员,这就是典型的一元化管理模式,而我朝原有的路是由四大监司共同负责,这就是第一个需要商议的问题,我朝的行省制改革后应当采用哪一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中书令负责制是将一个省的大权集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