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唐孽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7章 最有争议的奖项(大章,求月票)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房遗爱你先闭嘴,马上要公布名单了!”

  大讲堂前排,房遗爱跟高阳公主在那里碎碎念一样的说着话,不过这种谈话,往往都是房遗爱在那里没事找事做。

  “每年的获奖人选都是观狮山书院的学员或者教谕,顶了天就是楚王府哪个作坊的匠人能够获得格物奖,其他书院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你那么激动干什么呀。”

  房遗爱被高阳扫了面子,不过也只敢这样抱怨一下。

  这么多年,他们这种相处模式以及固定了下来。

  “你懂什么,好好听一听二哥的讲话,看看他是怎么评价今年的获奖者,指不定里面就蕴含着商机。再说了,哪怕是为了以后去楚王府,能够跟大家有一个话题,也应该好好听一听啊。”

  高阳想的东西显然比房遗爱要多很多。

  虽然她跟李宽名义上也算是兄妹,但是关系却是一直都比较生疏。

  每次高阳跟着房遗爱去到楚王府,都会提前想一想,到时候扯什么话题比较好。

  当然,要是按照高阳往年的脾气,她肯定不会这样跟谁折节下交。

  奈何楚王府的吸金能力太强了,而高阳习惯了挥金如土的生活,如果不想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自然就要给房府找一下新的收入来源。

  特别是那种属于他们两夫妻的收入来源。

  放眼天下,没有谁比李宽更加能挣钱了,高阳自然也是把挣钱的想法打到了李宽身上。

  “你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去楚王殿下府上,有什么好想那么多的?想去的时候直接过去就行了。”

  房遗爱撇了撇嘴,显然不是很认可高阳说的话。

  不过,高阳已经完全不理会他了。

  因为台上的李宽已经开始公布今年的获奖人选了。

  “接下来,我首先要公布的是大唐皇家科技奖算学奖。算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不管是格物学还是医学,疑惑是商学和日常生活,都需要跟算学打交道。

  在过去,我们对算学的印象还停留在账房上面,不觉得算学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特别的影响。

  但是,这一位获奖者,他把算学的知识活用到了气象统计之中,在包罗万象的数据里头,寻找各种各样的规律,并且创新性的发现了多条统计公式,为大唐统计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想大家肯定已经猜测到了他是谁,没错,他就是朱银,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的创建者。”

  台上,李宽声情并茂的开始进入主题。

  “气象研究所这段时间搞出来的人工降雨,倒是大大的缓解了关中干旱的情况。听说那个朱银还准备转变在《大唐日报》上面开头一个版面,介绍第二天的天气预报及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呢。”

  台下,司马才章比较客观的评价者算学奖的获得者,认为朱银拿着个奖项,还是比较容易让人服气的。

  “那个朱银,从来没有参加过春闱,也没有在明算科中获得另外名次,大唐皇家科技奖算学奖颁发给他,岂不是跟算学奖的定位有所不符?”

  孔颖达的观点显然跟司马才章不大一样。

  在他看来,算学奖就应该颁发给专门搞算学的人,医学奖就应该专门颁发给搞医学的人。

  要不然的话,就乱套了。

  作为孔子的后人,他是最重视规矩,希望大家都在一个规矩之内生活。

  “我曾经在《科学杂志》上面看到过一篇朱银写的关于统计学的论文,听说户部那里已经按照论文的内容开始运用在赋税统计之中了。虽然朱银不是专门搞算学的,但是只要能够真的做出来一些成果,大家还是可以信服的。”

  在讨论具体的问题的时候,国子监内部的等级会变得不那么森严。

  事实上,各个书院之中,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彼此都不大会考虑对方的地位。

  要不然就没有办法讨论了,直接谁的职位最高,谁说的就有道理。

  “等会看看他是怎么发表获奖感言的,我倒是想看看朱银自己认为自己是不是有资格获得算学奖。”

  孔颖达不想跟司马才章在那里争执。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之中,有了神农尝百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各种庄稼,有了无数先贤们从各处探索和寻找,才有了多姿多彩的农作物和蔬菜。

  棉花的出现,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记录,只是在中原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普及。自从朝廷在朔州开始推广棉花种植以来,大唐百姓们的衣服慢慢的从麻布衣服变成了棉布衣服,冬天可以盖上暖和的棉被。

  棉花的重要性,已经取得了大家的共识,它是一种对大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经济作物。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棉花的种子其实也是一直在改良,一直在进步。

  有这么一个人,从观狮山书院一毕业之后,就加入到了棉花研究所,离开长安城,远赴朔州,多年都没有再回长安……”

  这年头的颁奖典礼,还不像后世搞得花里胡哨。

  李宽介绍完算学奖的获得者,立马就开始介绍农学奖的获得者。

  到时候全部奖项都公布完毕之后,再由李世民上台给大家颁奖。

  “姚教谕,这农学奖颁发给石明,倒是名至实归啊。这几年,石明挑起了棉花研究所的大梁,不仅要帮助朔州刺史处理一些朔州城内的事务,还需要早出晚归的研究棉花种子的改良。

  我听说他发明了一种方法,可以让棉花的收成上涨一成,如今已经在朔州开始推广。”

  不等李宽公布最终的结果,一些熟悉棉花研究所的人员,就知道农学奖的获得者是石明了。

  作为观狮山书院里头最早开始研究棉花种植的人物,石明在农学院里头的知名度还是挺高的。

  这几年,甘蔗研究所的负责人获得过农学奖,水稻研究所的负责人获得过农学奖,甚至连温室种植研究所的人员也获得过农学奖。

  如今棉花研究所的负责人石明获得农学奖,也算是大家的意料之中。

  不客气的说,哪怕是今年石明没有获奖,过个几年,农学奖的名单里面,也肯定有他。

  毕竟,大唐皇家科技奖农学奖的颁发对象,目前还是倾向于为大唐庄稼和经济作物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

  也正因为这个倾向,让许多农学院的学员都提高了改良农作物种子,寻找新的农作物的热情。

  “确实如此,石明拿着个农学奖,是最没有争议的!不过温光你也不用气馁,在你的努力之下,大唐百姓多了一条养蜂的选择,蜂蜜的价格也从原来的高不可攀变得亲民了许多。

  依我看,短则两三年,长则五六年,农学奖里面,肯定会有你的一个名字。”

  作为大唐皇家科技奖第一届农学奖的获得者,姚远今天自然也是来到了现场。

  而坐在他身边的温光,则是专门负责研究蜜蜂的人工养殖。

  在他的努力之下,棉花蜜已经成为大唐勋贵世家餐桌上经常可见的一种食物。

  面包新语里面的一些甜点,更是喜欢用棉花蜜做一些点缀。

  只不过蜂蜜的作用毕竟没有办法跟棉花、水稻、花费和甘蔗相比,所以温光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获得农学奖。

  这种情况,其实就是研究领域的一个局限性了。

  就像是后世,你要是学的计算机或者金融的,那么一毕业就月薪上万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但是你要是学的是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之类的传统学科,那么干个三五年都月薪没有办法上万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不是你的能力不行或者不够努力,而是你这个领域的特点就是这样。

  农学院里头,研究那些重要经济植物和重要的农作物的人员,比研究一些偏门的东西的人员,更加容易获得大唐皇家科技奖农学奖,这也不算是一个秘密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去搞研究都是冲着大唐皇家科技奖而去的,所以这个特点,并不会影响观狮山书院农学院下属各个研究所的发展。

  这就像是后世的各个研究所,又有几个人进去是冲着获得诺贝尔奖去的呢?

  “楚王殿下现在让人从美洲带回来了土豆和辣椒,如今地瓜和玉米也有大量的人去寻找;至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