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小东西意义不小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保制作出来的构件尺寸都是一模一样的。而组装的时候,也都是由专门的人去组装,速度很快。一旦某个构件坏掉了,直接从库房里领取一个一样的换上去就可以了,省时省力。”
“这一点,长安城里购买了四轮马车的车夫应该是体会最深的,只要马车坏了,拉回奔驰马车行,不用半个时辰就能维修好,价格还很便宜。这就是统一了尺寸的好处。”
“而要统一尺寸,最关键的就是要统一计量的工具,要不然,同样是一尺长的构件,不同的人做出来的就不一样,那就没有替换性了。”
李世民很认真的听着李宽在解释,“你这个话,朕倒是理解了,但是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让朝廷发布正式的律令吗?”
“完全用得着!陛下,随着长安城内外越来越多的作坊建设了起来,这计量单位的标准化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计量单位不统一,各家的作坊生产出来的同类东西,就很难做到一模一样;如果计量单位不统一,缺斤少两的现象就很难避免;如果计量单位不统一,那么大唐的各种工艺技术的发展就会收到严重的限制和传承的障碍;如果……”
“行了,朕同意你的做法了!”
眼看着李宽开启了说话模式,李世民明智的选择了妥协。
当然,这根李宽这么多年来的功绩也是分不开的。
人的名树的影。
在李宽还没有给李世民带来失败的挫折感之前,这种信任就会越来越牢固。
“多谢陛下!微臣建议先从户部和工部开始推广这个计量单位。”
“这个你自己去找玄龄沟通吧。”
李世民显然是不想在跟李宽讨论这个话题了。
“听说吐蕃国的使臣悄无声息的离京了,这事你可知道?”
“啊?禄东赞走了吗?”
李宽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表情,一副我很意外的样子。
不过,李世民是谁啊?
论起玩阴谋诡计,十个李宽也不是他的对手啊。
“听说禄东赞在离京之前,在长安城各处到处转悠,还被马车不小心给撞到了。”
李世民说到“不小心”三个字的时候,发音明显变重了很多,搞得李宽以为他是不是已经掌握了什么证据。
“陛下,这长安城里马车多了,车祸也是难免会有。虽然有了交通规则之后,这种情况好了很多,但是终归是没有办法完全避免的。”
李宽避重就轻,在那里装糊涂。
这种事情,除非你拿出铁证来,要不然是打死也不能承认的。
特别是楚王府情报调查局的事情,尽量还是低调点为妙。
“左右不过是一帮蛮子,走了就走了吧。”
李世民看到李宽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心中也有点不大确定那事是不是他做的了。
不过,此时的吐蕃国,李世民还没有怎么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有这个精力,还不如多关心一些薛延陀和高句丽的事情呢。
“陛下说的是,走了就走了吧。”
第(3/3)页
保制作出来的构件尺寸都是一模一样的。而组装的时候,也都是由专门的人去组装,速度很快。一旦某个构件坏掉了,直接从库房里领取一个一样的换上去就可以了,省时省力。”
“这一点,长安城里购买了四轮马车的车夫应该是体会最深的,只要马车坏了,拉回奔驰马车行,不用半个时辰就能维修好,价格还很便宜。这就是统一了尺寸的好处。”
“而要统一尺寸,最关键的就是要统一计量的工具,要不然,同样是一尺长的构件,不同的人做出来的就不一样,那就没有替换性了。”
李世民很认真的听着李宽在解释,“你这个话,朕倒是理解了,但是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让朝廷发布正式的律令吗?”
“完全用得着!陛下,随着长安城内外越来越多的作坊建设了起来,这计量单位的标准化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计量单位不统一,各家的作坊生产出来的同类东西,就很难做到一模一样;如果计量单位不统一,缺斤少两的现象就很难避免;如果计量单位不统一,那么大唐的各种工艺技术的发展就会收到严重的限制和传承的障碍;如果……”
“行了,朕同意你的做法了!”
眼看着李宽开启了说话模式,李世民明智的选择了妥协。
当然,这根李宽这么多年来的功绩也是分不开的。
人的名树的影。
在李宽还没有给李世民带来失败的挫折感之前,这种信任就会越来越牢固。
“多谢陛下!微臣建议先从户部和工部开始推广这个计量单位。”
“这个你自己去找玄龄沟通吧。”
李世民显然是不想在跟李宽讨论这个话题了。
“听说吐蕃国的使臣悄无声息的离京了,这事你可知道?”
“啊?禄东赞走了吗?”
李宽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表情,一副我很意外的样子。
不过,李世民是谁啊?
论起玩阴谋诡计,十个李宽也不是他的对手啊。
“听说禄东赞在离京之前,在长安城各处到处转悠,还被马车不小心给撞到了。”
李世民说到“不小心”三个字的时候,发音明显变重了很多,搞得李宽以为他是不是已经掌握了什么证据。
“陛下,这长安城里马车多了,车祸也是难免会有。虽然有了交通规则之后,这种情况好了很多,但是终归是没有办法完全避免的。”
李宽避重就轻,在那里装糊涂。
这种事情,除非你拿出铁证来,要不然是打死也不能承认的。
特别是楚王府情报调查局的事情,尽量还是低调点为妙。
“左右不过是一帮蛮子,走了就走了吧。”
李世民看到李宽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心中也有点不大确定那事是不是他做的了。
不过,此时的吐蕃国,李世民还没有怎么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有这个精力,还不如多关心一些薛延陀和高句丽的事情呢。
“陛下说的是,走了就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