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粮长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对于乡野百姓来说,已经相当的富丽堂皇了。
王由桢见惯了各种土茅草屋,第一次看见一排排的明代木质建筑,也没怎么觉得寒酸。
倒是觉得十分的有古意,毕竟这些都是货真价实的明代建筑。
只是有一点让王由桢受不了,就是在路过一些小胡同巷子的时候,时不时传来难闻的臭味儿。
在那些小胡同巷子的角落,存在着不少县廓人的排泄物。
王昌沐父子二人坐着骡车在县城内行进了一段时间,来到了位于县城中心位置的县衙附近。
这一趟过来,是为了给王老爷子也运作一个粮长。
不过没有直接去县衙,因为以他们的身份根本接触不到三班六房的书办老爷。
如果王昌沐能够考上秀才,就截然不同了。
可惜王昌沐并没有去参加科举,没有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秀才老爷,就只能去县衙前方的街道了。
王由桢跟着父亲下了骡车,来到县衙前方的街道,这里的景象就截然不同了。
还没有靠近这边的街道,就听到了人声鼎沸的热闹声音。
县衙前方的街道两旁,只有五六家茶馆。
围绕着这五六家茶馆,来回走动着大量的商贾和富户,甚至还有穿着绸缎的官僚乡绅。
王昌沐这次带着王由桢过来,就是为了增长他的见识,开始介绍这里的情况。
通过父亲的介绍,王由桢这才明白怎么一回事。
为何这五六家茶馆,成为全县最热闹的地方?
这五六家茶馆全是掌管三百六房的掌案亲戚们开办的铺子,做的不是茶水生意,而是代收买卖。
这个代收买卖包括了帮人撰写诉状和禀帖,诉状就是状告别人的状子,禀帖就是拜见某一位书办甚至是掌案的拜帖。
兜揽这些生意的茶馆主人,大多都是县衙里面的胥吏差役,讼师,甚至还会有一两名书办亲自在这里坐镇。
负责与县衙外面的乡绅富户沟通消息,包揽盐课,勾结浮收等等。
要想在县衙里办成一件事,首先就得到这边的茶馆来,先被三班六房掌案手底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对于乡野百姓来说,已经相当的富丽堂皇了。
王由桢见惯了各种土茅草屋,第一次看见一排排的明代木质建筑,也没怎么觉得寒酸。
倒是觉得十分的有古意,毕竟这些都是货真价实的明代建筑。
只是有一点让王由桢受不了,就是在路过一些小胡同巷子的时候,时不时传来难闻的臭味儿。
在那些小胡同巷子的角落,存在着不少县廓人的排泄物。
王昌沐父子二人坐着骡车在县城内行进了一段时间,来到了位于县城中心位置的县衙附近。
这一趟过来,是为了给王老爷子也运作一个粮长。
不过没有直接去县衙,因为以他们的身份根本接触不到三班六房的书办老爷。
如果王昌沐能够考上秀才,就截然不同了。
可惜王昌沐并没有去参加科举,没有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秀才老爷,就只能去县衙前方的街道了。
王由桢跟着父亲下了骡车,来到县衙前方的街道,这里的景象就截然不同了。
还没有靠近这边的街道,就听到了人声鼎沸的热闹声音。
县衙前方的街道两旁,只有五六家茶馆。
围绕着这五六家茶馆,来回走动着大量的商贾和富户,甚至还有穿着绸缎的官僚乡绅。
王昌沐这次带着王由桢过来,就是为了增长他的见识,开始介绍这里的情况。
通过父亲的介绍,王由桢这才明白怎么一回事。
为何这五六家茶馆,成为全县最热闹的地方?
这五六家茶馆全是掌管三百六房的掌案亲戚们开办的铺子,做的不是茶水生意,而是代收买卖。
这个代收买卖包括了帮人撰写诉状和禀帖,诉状就是状告别人的状子,禀帖就是拜见某一位书办甚至是掌案的拜帖。
兜揽这些生意的茶馆主人,大多都是县衙里面的胥吏差役,讼师,甚至还会有一两名书办亲自在这里坐镇。
负责与县衙外面的乡绅富户沟通消息,包揽盐课,勾结浮收等等。
要想在县衙里办成一件事,首先就得到这边的茶馆来,先被三班六房掌案手底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