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西楚霸王宋武项羽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凤血狐疑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了,明白了夏君皋摇为什么会战死,原来是死在周公旦手里了。同时也确定了一点,这是他最看重的一点,那就是真有夏君皋摇这么个人,他见到的不是幻象。

身处激流漩涡中,宋武想要存身太平就要冷静应对,只有这样才能看清真假敌我,也只有看明白真假敌我,他才能将仅有的力量用对地方,而不是仓促而行在旁人的注视下自取灭亡。

所谓的三监之乱,可以理解为牧野之战的延续。

纣王自焚后,武王为管理殷商遗民,手段跟商汤一样,派得力亲族镇压。商汤是以同族皋摇为夏君,去管理镇压夏人,而武王也是相同的手段。

他在朝歌周围设邶、鄘、卫三国,朝歌以东设卫国,使管叔由管徙封卫,朝歌以西设鄘国,使蔡叔由蔡徙封鄘;朝歌以北为邶,使纣王之子武庚徙封邶。

这三个国家建立在朝歌周边,作用就是监视‘殷顽’,这就是三监之国说法的来历。注意这三个国号的字,朝歌北边的邶字面意思就是‘北边的耳朵’;鄘字面意思就是‘靠近西边庸人的耳朵’;堵在这两个耳朵与商丘之间的卫国就不用解释了,是专门防备殷商顽民与两只耳朵专门设立的国家。

布局很合理,但终究有意外。

殷商灭亡第四年,周武王姬发驾崩,儿子周成王姬诵年幼,武王之弟周公旦代成王掌管国事、辅政。此时主少臣强,又是天下刚平未定之时,便发生了殷商遗民复国暴动,这就是三监之乱。

毫无疑问,三监之乱被周公旦平定,武庚兵败作为祸首、纣王之子被周公旦斩杀断绝后患;负责镇压两只耳朵与‘殷顽’的卫公管叔竟然也参与叛乱,且身为王族,做下的事情性质更为恶劣,也被周公旦这个兄弟给杀了。

另一只耳朵蔡叔,实力太弱,被周公旦流放。没有全部杀光,周公旦勉强维持了一点仁善之名。其后,他又将朝歌周边的“殷顽”迁于洛阳进行管教、同化。后来又东迁,以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为宋公,设立宋国继承殷商血脉,与陈国、杞国成为三恪之一。

三监之乱被平定时,也有部分‘殷地顽固不顺之民’跟随纣王伯父箕子北上,在子姓同族孤竹国的帮助下一路迁移建立朝鲜国。为了防止朝鲜与中原、东夷两处的殷商旧部联系,周王室又以王族分封燕国,堵住朝鲜国南下之路。

在北地诸胡环绕下,作为秉承华夏文化的燕国、箕子朝鲜两国反倒没什么冲突,反倒相互扶助。

而三恪是彰显周国敬重前朝的重大政治举动,也是各朝、各国都执行的一种彰显道德的举动。毕竟打生打死是两国之间的事情,可掌管两国命脉的贵族却有种种复杂的血缘关系。归根到底都是黄帝血脉,没必要斩尽杀绝。

殷商子姓这是个复合的统称,与赢秦、姜齐、芈楚、娰陈一样是王族渊源、血脉荣耀的简称,而殷商子姓就显得另类一点。

殷商子姓,字面意思就是是发源、壮大于殷水的一支部落,又因治水有功又被赐予子姓,导致子姓这个姓氏称呼,实际上只有外人在用。殷商王族反倒喜欢自称殷姓,可这个殷姓在法理上站不住脚,只能使用大禹赐下具有法统效应的子姓。

姬周这一脉就简单了,是发源、壮大于姬水的众多姬姓部落之中、后来被封在周原的那一脉黄帝后裔。姬周、殷商两脉,都是黄帝后裔帝喾诸子所衍化出来的。

首阳山神见宋武神色明了,便问:“子武还有什么疑惑之处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