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新顺1730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七七章 争功(六)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都像是个笑话……林敏内心的郁闷,可想而知。

  好在涵养功夫足够,又因着幕僚私下里说,而且说得虽然可以这么理解,但换个角度也不过是忠言逆耳罢了。

  甚至于幕僚都把话说的清楚到不能再清楚了。

  如果你不是穿着改革的戏服在那跳舞玩,那么就只能从那两个方向入手搞改革。

  如果是只想穿着改革的戏服扮演一下,让人觉得你在改革,那么避开这两个最棘手的方向,剩下的都能假装做了改革。

  但,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的。

  那两个看起来好像是可以改革的方向,实际上,里面牵扯的事大了去了。

  往深里稍微一想,就明白,那两项改革,实际上都指向一个问题。

  即:明朝初年的政治构想,以乡贤、乡约、乡村自治为底层基本逻辑,整个的国家制度构成,都要全面推翻,重新设计一个崭新的、完全剥离了明制的新制度。

  这里面包括官僚制度、官吏人数、赋税制度、国家集权程度、税收体制、体制内人才数量、县级往下的管理逻辑等等,几乎要设计出一个全新的体制结构。

  但实际上,皇帝本身是没有这个意愿的,而且是认为绝对折腾不明白的。

  所以,林敏并不知道,皇帝的设想,是搞类似于变种的辽国南北两面官制。

  挖掉登州府、江苏等一些地方,剩余的地方依旧保持原本的体制运转,甚至完全可以搞群相制,按照原本的惯性运转即可。

  而以登州府、江苏、鲸海、南洋等,为另一套体制。尤其是在江苏,加强集权的控制力——如果皇帝管不明白整个帝国,那么是否可以管明白一个省呢?

  以这里的财富、工商业、税收等,作为皇权的支柱力量,依靠对外扩张保证足够的收入和财富。

  内部省份的惯性和传统,足够保持正常的运转,并且基本不会出大问题。

  这些分割出来的特殊地方,加强统治,实行新政。

  尤其是这一次围绕着盐政改革以及之前的淮河治理和运河改革,皇帝实际上是把江苏做了一个剥离。

  江苏通过海运,和京城直接联系。

  通过废除运河,剥离了江苏的天朝治水传统。

  江苏等以外的内部核心省份,保持传统天朝的逻辑:以治水、赈灾、小农、镇压的传统天朝。

  江苏等地区和省份,以一种崭新的治理逻辑,通过海外贸易、对新商品粮基地的控制、贸易白银、外部殖民土地税等,对外扩张。

  最终目的,皇帝希望在他死前,能够做到:养二十万兵,不费内地核心区百姓一文钱。

  这倒不是他多爱惜百姓,而是因为皇帝很清楚一件事,以过去的历史为鉴、以此时的现实为镜,能推翻王朝的,只能是那些内地核心省份。

  内地核心省份的首要任务,既不是收钱,也不是征赋,只需要赈灾、维稳、蠲免。

  而新政省份,则是用一种崭新的、脱离了过去传统王朝的治水赈灾小农传统的逻辑,做皇权的力量。

  如果,新政省份出了问题,靠内地核心省份的无限人力,镇压。江苏,无险可守。海军切断粮食,这边连饭都吃不饱。

  如果,内地核心区出了问题,靠新政地区的财富、资源,镇压。

  是以,假如林敏真的能够揣摩上意。

  真的能够明白皇帝到底在想什么。

  甚至真的能够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