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新顺1730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四四章 上了贼船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抵抗,任其改革就是了。

  江苏、安徽是送的。江西压根就是个坑。那剩下的地方也就真的呼之欲出了。

  现在反改革派已经被刘钰逼到了墙角。

  拿盐户说事,刘钰在搞垦荒,试验性的垦荒颇见成效。淮南盐政改革,道德制高点的“小民生存”,其实已经被刘钰掐住了。

  拿效果说事,淮北盐改,贪废运河之功为盐改之力,淮北的官盐销售额明年稳定下来翻倍是定了。

  现在唯一能拿出来说事的,也就剩下偏远地区的盐市场稳定了。

  皇帝便趁势问道:“既然兴国公由此信心,那么江西盐政事,暂且先不动。诸卿还有什么说法?”

  半晌,也没人说话,皇帝便道:“如此,成功与否,看两件事即可。”

  “其一,百姓是否得利?所吃之盐,是否降价?所需之盐,是否满足?”

  “其二,以过去数年湖北官盐之实效额,相对改革之后销售额之比。”

  “除此之外,既说淮南垦荒,那么垦荒和盐政相辅相成。”

  “那就还要加上一条,要保证淮南盐户生存。诸卿可还有什么要说的?”

  群臣中,林敏站出来道:“陛下,臣有话说。”

  得到皇帝允许后,林敏咬咬牙道:“凡所改革,必有得利者、必有失利者。”

  “兴国公若行改革,变路线、变法度,变生产地。所牵扯者,又何止盐户?”

  “除去盐户,依托盐商为生者,何止十万?又兼其父母妻子,不下五六十万。”

  “地方府尹,州牧、县令,均无手段处理此事。此前所未有之变。”

  “此事,必要公卿出镇,总领全局。否则,单单考评一项,便使官员胆怯心惊。”

  “其中痛处,必要朝廷拨银以暂缓。朝廷拨银,又必不可分诸州府,必要有人总管、规划。”

  “臣斗胆直言,谁出镇总领,谁担此责任。非公卿身份,镇不住、担不动。臣为两淮盐政使、江苏节度使,但臣反对兴国公的变法手段。国公执意要行,国公总领担责。”

  “臣不贪其功,但亦要权责分明。虎兕出于柙,典守之责也。可若因变法,而至淮、扬衰败,典守之责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政不通。”

  林敏知道在朝会上这么讲,是不太好听的。

  但他也没办法了。

  当初在船上,刘钰试探的那几句话,把他吓到了。

  他倒不是怂了,而是明白自己已经被皇帝给坑了。

  这时候这边的事就必须要办成了,所以需要一个授权。

  他是改革派,但改革的设想可绝对不是按刘钰那么改。

  很明显的,照着刘钰之前明里暗里的那些言论,只怕这次改革非要出大事不可。

  这事和废运河可不一样。废运河,不但流血了,而且流的还不少,单单是各路香教无为白莲,就抓起来不少人。

  但,废运河是皇帝直接背锅的。

  那是皇帝拿着东北、西北、日本的几场大胜的威望,在赌。

  没这几场威望压阵,皇帝都背不动。

  林敏这样的改革派之前跳的太厉害。结果真办事的时候,发现自己以为已经是很激进的改革了,到头来其实只是个弟弟……哪个之前在朝堂里嗷嗷喊着改革的人,想过要直接废掉淮南的盐业,搞经济转型种棉花?

  这也太吓人了。

  既然已经被皇帝给坑了,这时候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要让刘钰名正言顺,否则和地方势力地方官的扯皮都扯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