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新顺1730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四零章 新危机(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这船不是前往中国的,而且船上还有公司特别警告不准往中国贩卖鸦片的文书,以免再出事。

  船是去往婆罗洲马辰的,那里之前就有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栈。

  南洋这边,皇帝派去的负责香料贸易的,就上奏皇帝,说抓的英国的这艘海神号,该怎么处置?

  东印度公司不承认这是他们的船,只是说他们签署了执照,允许他们去往明古鲁贸易。

  审问之后也确实没证据,说这艘船上的鸦片还是往大顺国内卖的。

  英国东印度公的明古鲁总督,希望大顺方面保护英国公民的合法财产。

  因为英国承认,大顺取代荷兰人对南洋的占领。

  但“只要没有中国旗帜飘扬的地方,即可视为自由的航线和中立港口。”

  大顺这边虽然在南洋肯定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想法,因为人家不认。

  既是做买卖,就得商谈出来个两边都能接受的国际法。你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人家还说大西洋劫持中国商船合法呢。互相威胁,只能互相妥协。

  大顺借助对朝贡国的控制,严禁各国私下里与别人交易。但……不是那么好控制的。

  明古鲁就卡在南洋里面,时不时就弄一些走私船。

  这些走私船也确实不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有时候会是南洋小国、酋长的、私商的。

  防不胜防。

  奏折上,说完这些情况后,就说希望朝廷能够早做决定,直接把南洋其余西洋国家的领地都收回来吧。

  早点开战。

  否则这种走私,真的是防不住。

  而且也没法弄得太僵。

  大顺现在垄断着南洋的特产贸易,而垄断就必然产生走私。

  抓又没法抓,抓不绝。

  以至于奏折上明确说道:“任何一艘不经本朝允许而在南洋购买货物卖往西洋的走私船,都像是把手深入本朝的褡裢里偷东西一样。每一艘走私船,都是本朝海外贸易的损失。”

  “鉴于此,朝廷应该早做准备,至少将明古鲁的英国人赶走。也应该将南洋所有的西洋殖民地都驱赶走,否则,这种由西洋人据点为中转的走私贸易,是很难杜绝的。”

  “臣以为,应该继续扩充海军,彻底解决南洋问题。否则每年被他们偷走的特产,至少价值百万两白银。”

  “若治标,则需增巡航舰20艘。”

  “若治本,则应早日开战。”

  南洋这边的奏折,除了关于走私问题和建议继续扩军开战的问题外,还有个问题,就是希望朝廷派出前往土耳其的使团。

  “本朝商贾找到了新的商机,有印度商人在南洋,给本朝商贾提供了新的商机。土耳其人喜欢纯白色的棉布做夏装,但英国人于那边搞鬼。南洋这边派出的商船,前往穆哈和吉达,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那里对英国人只征收3%的关税,而对我们则征收12%。在吉达港,麦加的节度使,更是征收了18%的高税。使得本朝商贾的货物难以售卖。怀疑英人向麦加节度使行贿,但英人在那盘踞已久,本朝商贾欲也行贿却不得门路……”

  “是以,恳请朝廷派出前往土耳其的使团,商谈关税诸事。”

  “本朝商贾与英东印度公司矛盾日多,朝廷应早做打算,一方面着手协商谈判,一方面亦当着手准备战争……”

  类似于天津府尹和南洋问题的奏折,还有不少,基本上都是开眼看世界派对大顺海外贸易额持续增加的危机意识。

  这种危机感倒不是救亡图存的那种危机,而是纯粹觉得,要么大顺当初就别扩大海外贸易;要么大顺就得一路走到底,早做战争打算。

  现在的情况,一旦欧洲那边断绝和大顺的贸易,大顺的外贸向的产业至少得死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