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新顺1730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九八章 献礼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性的进步有功,就放任他们日后反动、堕落去放贷,去买地?

  这就引出了资本出川的问题。

  四川就在那。

  北边是陕西、西边的雪山、南边是贵州……往哪边出?

  自然是东边的两湖。

  资本出川的第一道难题,就是交通问题。

  大顺肯定没能力修三峡。

  但炸掉三峡的暗礁、修一条从宜宾到重庆的拉纤之路,这个能力还是绰绰有余的。

  关键是,钱谁出?

  朝廷是为了运铜、运铅,运锌,不修贵州、滇北的交通不行,所以朝廷出钱。

  那从宜宾到重庆的折断拉纤之路的钱,朝廷会出吗?

  这对朝廷是锦上添花,可不是必须的。

  同样的钱,朝廷可以用来造舰、可以用来修珠江口、整治海河,却不会用在对朝廷来说够用但对资本发展来说不是很够用的出川航道。

  刘钰毁灭两淮资本之后,给那些资本留下了去向。南洋、苏北垦荒、海外贸易,都是去向。

  而刘钰在扶植了川盐资本后,也必须给这些最多三五年就要饱和堕落的资本,找一个去向。

  土地问题,他解决不了。

  高利贷问题,本质还是土地问题,他还是解决不了。

  但他可以引导资本,至少弄成尿分叉的效果,不至于全都跑土地和高利贷上。

  哪怕有五分之一投向促进生产力进步的方向,那就算是好结果了。

  那么,四川资本最佳的投资方向是哪?

谷</span>  看了一圈,就俩地方。

  去贵州开矿。

  再就是,江汉平原。

  江汉平原有棉花,而且棉产量不低。

  有煤矿,就在长江边上的黄石。

  有铁矿,有铜矿。

  有适合发展水泥等重工业基础的石灰岩,而且就在长江边上。

  只有先加强江汉地区和四川的经济联系,才能让扶植起来的川盐资本,不是只蹲在四川囤地、放贷、典当。

  而是逐渐把目光沿着长江往下伸展。

  最终配合松江府的资本,合力完成沿长江的工业起步。

  松江等地,将来要用湖北的铁、湖北的煤、湖北的石灰水泥。

  通过这种引导,将盐这个聚金兽从湖北吸到四川的白银,再吐回湖北。

  否则全憋在四川,那就是重演原本的故事,全转行买地和放贷了,把个曾经生女必举的四川,短短几十年就弄出了溺婴风气。

  当然这个投资的过程是缓慢的,但第一步肯定是加强四川和两湖的联系,使得川人不再畏三峡之险。

  简单来说,就是让在四川赚钱的陕西人,把目光不要放在四川和陕西,而是放在湖北湖南。

  造成一种其实湖北比陕西离四川更近的意识。

  只不过,这些道理,和这些陕西商人讲是没有用的。

  你跟他说,囤地、买地、收租是反动的,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你应该投资工商业。而投资工商业的第一步,是应该打通出川的交通。

  直接这么说,和放屁没什么区别。

  不是听懂与否,而是哪怕懂了哪怕明天他们也能写此观点之论文,那也该囤地囤地、该放贷放贷。

  所以刘钰讲了另一番道理,和这个一点关系没有,就像是忽悠皇帝一样: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在破了陕西商人的防、羞辱了一番他们无能之后,刘钰借着威势,问道:“我便这么说,你们若是赚了钱,会干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