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新顺1730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四六章 梦魇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英国不乏政治家,不乏经济学家。

  甚至,茶税问题,也根本不需要多专业的经济学家都明白:关税不一定带来走私,但他妈的最高离谱到220%的关税肯定会有走私。

  高茶税,损害的是英国百姓的利益,肥的却是外面的走私贩子。

  然而。

  道理是道理。

  现实是现实。

  现实就是,谁当首相、谁当财政大臣,都不可能在这时候取消茶税,取消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

  明眼人都知道,这场刚结束的战争什么都没有解决。

  这不是和平,只是一场不知道期限的休战。

  英国和西班牙的贸易问题、和法国的殖民地问题、神罗内部的奥普问题……这三大火药桶,一件都没解决。

  尤其是英法之间的殖民地冲突,因为大顺在里面和稀泥,使得英国这边毫无战果。

  这种情况下,欧洲的几大矛盾,什么都没解决。

  扩军、备战、在休战期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的背景下,是不可能削减税收的。

  国王,在忙着对付自己羽翼丰满的儿子。儿子成天喷他爹是“昏君”,这回战争以这种形式结束,这个昏君的名头可算是摘不掉了。

  老国王已经六十多了,毕竟历史上他儿子打网球打出了肺栓塞死了这种奇葩情况属于“特别偶然的意外”,老国王觉得自己肯定熬不过儿子。

  双方的对抗迅速升级。

  内阁,一半人在忙着和世子党身边的那些“爱国者”们对抗。

  另一半清醒的,则明白休战期要做的最要紧的事,就是在下一场战争开始前,营造一个良好的外交环境。

  外交局势也非常不利,大顺拉了荷兰进武装中立同盟,反手在丹麦扬言要对丹麦加关税这明摆着在拉拢俄国和瑞典垄断波罗的海贸易权。法国不提,西班牙还打着呢。这要是外交打不开局面,下回可就要出大事了。

  从国王到内阁,或是出于不在意、或是出于没办法、或是忙于真正的大局,总之,对大顺西洋贸易公司直航和鸦片案事件,并没有投入明面上的过多关注。

  但大顺西洋贸易公司对英国的冲击,却实实在在的在民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里面的背景很复杂。

  既有大顺当背景板时代,英国因为之前“手工业自信”而产生的重商主义和自由贸易之争。

  有关于议会制、国王权力、传统与现代、帝制与虚君的争端。

  还有就是“宗教”还是“理性”、“以德治国”还是“以教治国”的争端。

  而这三个派别,无疑都会拿大顺当稻草人。

  和伏尔泰所描绘的英国与中国一样,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立场。

  关键是大顺太适合当这个稻草人了。

  离得太远,货物却近,刘钰之前来欧洲就在那喊自由贸易,完后大顺又是帝制模板——当然是奇葩的模板,道德哲人王、绝对君主制、官僚内阁制这三个根本不搭边的东西,却可以随需要而在各路人马的嘴里自由变换。

  真相到底如何,没人在意,重要的是借着中国说自己想说的。

  好的是他。

  坏的也是他。

  关于“宗教”还是“理性”的争端,其高峰点,就是《格列夫游记》里指代“他们嘴里的中国”的慧骃国。

  后世看来可能感觉不到这个慧骃国和中国的关系。

  那是因为那时候的“中国”,不是真实的“中国”。

  而是以威廉·坦普尔爵士为首的一群人所描绘的那个“已经超越了色诺芬的制度、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以及哈林顿的大洋国等一切想象的体制,是以最大的智慧和理性进行统治的”的那个中国。

  只是把乌托邦、大洋国、理想国,批了层皮,找了个现实里真实存在、但又摸不着寻常人看不到的国家而已。

  毕竟在大多数人不能出国游历的年代,一个真实存在的强大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