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新顺1730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四五章 欧洲贸易区(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商主义关税保护,在英国黄铜能卖上金子的价。

  荷兰走私贩子头目还表示,这个生意是为大顺量身定做的。

  羊毛,大顺不缺;蒙古那边怎么会缺羊毛呢?

  麻,大顺更不可能缺了,披麻戴孝的礼仪在这摆着呢。

  棉纺织技术,大顺也不缺。

  能造劣的,不代表能造好的。

  而能造好的,必然能造劣的。

  大顺想要在英国打开走私市场,要做的,不是技术升级,价格更低品质更高;而是应该技术降级,从优质布降级到劣质布。

  大顺的走私贩子们也不是傻,只是受制于特殊的国情,思路不适应欧洲市场的特殊情况。

  只是他们觉得哪怕是走私呢,也得是技术升级更好一些才是,哪能想得到要走私居然要先技术降级?

  被荷兰走私贩子这么一点,顿时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凡是英国能种的染料,大顺都能种;凡是英国能染的花色,大顺肯定也没问题。

  现在,英国女工一天的工资,大约是6便士,一个月180便士,折合一个月二两半银子。在这大顺,是士兵卖命的月饷价。

  价格也有的赚。

  荷兰走私贩子手里自然有英国曼彻斯特棉布的价格。

  蓝棉布每码14便士,条纹棉布每码15便士,低等印花棉布每码28便士,高级染花的则是50便士。

  而大顺这边,质量和蓝棉布差不多的东西,这些贩子们的进价大约是17文一尺,成本价更低,就往高了算方便计算,算20文。

  一码大约是三尺。

  一两银子就算是一千个钱。

  80便士是一两银子,一千钱,折合下来一便士是12文钱。

  大顺这边的蓝棉布水平的棉布,价格是一码60文钱,5便士。

  英国这边是一码14便士。

  算来算去,其实和粮价差别也差不多,三倍粮价、三倍布价。

  搞劣质替代和手工工场生产的话,加上运费,150%的利润还是很稳的。

  虽不及茶叶的450%,但对大顺的股东来说,只要利润率超过50%就是可以接受的。

  一年半到两年的周期,折合每年年息在25%完全可以接受。

  如果不考虑技术进步,其实现在大顺这边也就赚个“价格革命”的差价。

  真要是如休谟、亚当斯密等人设想的那样,各国的人均存银量经过充分贸易而大致平衡的话,大顺还就真不太好冲击欧洲市场,至少说没有“可以让欧洲纺织业彻底崩溃”的信心。

  当然,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效率激增是另一回事了。

  只是说在现在技术不进步的现实下,价格革命的存在,使得大顺依旧完全可以在此时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上让欧洲纺织业彻底崩溃。

  但前提,是能卖进去。

  自由贸易显然不现实,那是童话世界。

  现实世界既不存在,也就只有两种手段了。

  走私。

  或者摧毁其国家暴力机器。

  刘钰是暴力开门自由贸易派。

  荷兰走私贩子是微操技术流。

  两者的手段虽不一样,但目的却是一致的,都在试图解决怎么“卖进去”的问题。

  荷兰走私贩子有一点是看的非常清楚的:棉布取代呢绒,是历史大势。

  如同金银取代贝壳、青铜取代石头。

  把握住这一点的荷兰走私贩子,对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