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五章 自觉(一)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而就算不考虑军事问题,只说政策问题,朝廷一个政策,就能决定公司今年的贸易额暴增一个丹麦亚洲公司的存量。
那么,朝廷能让公司暴增,也随时可以让公司生不如死。
刘钰讲过英国平行东印度公司的事,徐涛却明白,这种事也就能发生在英国。在大顺,只怕根本用不着走到成立平行公司来遏制的地步,甚至就算成立了,也不可能出现成立当天就被旧公司买走了股权实现控股。
既如此,监管……不监管,或者考虑靠拉关系博将来董事会的人选,怕真没什么必要。
就算国公高风亮节,怕也会扶植一派,在董事会里打擂台,而不可能让他们这群商人自己做主。
徐亨听懂了父亲的意思,心想无非是说要紧跟国公,不用去考虑其余人的看法。如此说,自己也就知道明日该怎么办了。
…………
第二日一早,徐亨来到会场后不久,桌上就被发了一本名为《荷兰香料贸易之得失》的小册子。
一些早来的,已经坐在那开始看了。
距离正是开会还有一段时间,徐亨也没有去和别人聚堆,询问询问他们对今日讨论香料问题的看法。
实际上,其余人也没有。
或者是真的不私下讨论,又或者是昨晚上已经悄悄讨论过了,但至少现在凡是认字的都在那默默地看着那本小册子。
徐亨也和其余人一样,拿起那本小册子看了起来。里面都是用白话写的,通俗易懂,小册子也不厚,整体上也就是围绕着荷兰的香料政策得失来展开。
只看了几页,从一开始的序章,徐亨就看出来了,看来日后要改变香料的垄断模式这件事,已成定局。
只是,不知道今日会有多少人反对?
看了眼会场上的自鸣钟,距离正式开会的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徐亨心道还是把这本小册子看完吧。
大约三十多页的小册子,一个半小时时间,足够看完。
但和徐亨一样,大多数人看完一遍之后,忍不住又翻了一遍,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地读。
不少人越读越是频频点头。
徐亨自己也是如此,第一遍读完,读了一个大概,便觉得这里面的道理着实说得通。
里面没说西洋贸易公司日后要行什么样的政策。
而是说了荷兰的香料贸易政策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选择这样、这样又导致了什么后果。
句句都在提荷兰,没有一句说大顺。
但读完第一遍之后,却处处都能看到隐藏在其中的对比。甚至是自发就想到了很多荷兰实行的政策,对大顺而言,实在并无必要。
因为里面将荷兰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分析出来,可顺着这个“为什么”来反观大顺,就觉得大顺这边根本不需要考虑荷兰这边要考虑的问题。
咕咕、咕咕……
自鸣钟响到九点的时候,有人摇了摇铃铛,叫人安静下来。、今天来的人,比昨日更多,后面挤的满满当当,很多人都只是投资很小的小股东散户,有些则根本就是一些新学毕业的学生,等着去南洋工作、或者等着今年冬天的西洋贸易公司雇员招聘考试,好奇之下过来旁听的。
徐亨看了眼台上的刘钰,将余香满口意犹未尽的小册子放下,心道国公果然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而就算不考虑军事问题,只说政策问题,朝廷一个政策,就能决定公司今年的贸易额暴增一个丹麦亚洲公司的存量。
那么,朝廷能让公司暴增,也随时可以让公司生不如死。
刘钰讲过英国平行东印度公司的事,徐涛却明白,这种事也就能发生在英国。在大顺,只怕根本用不着走到成立平行公司来遏制的地步,甚至就算成立了,也不可能出现成立当天就被旧公司买走了股权实现控股。
既如此,监管……不监管,或者考虑靠拉关系博将来董事会的人选,怕真没什么必要。
就算国公高风亮节,怕也会扶植一派,在董事会里打擂台,而不可能让他们这群商人自己做主。
徐亨听懂了父亲的意思,心想无非是说要紧跟国公,不用去考虑其余人的看法。如此说,自己也就知道明日该怎么办了。
…………
第二日一早,徐亨来到会场后不久,桌上就被发了一本名为《荷兰香料贸易之得失》的小册子。
一些早来的,已经坐在那开始看了。
距离正是开会还有一段时间,徐亨也没有去和别人聚堆,询问询问他们对今日讨论香料问题的看法。
实际上,其余人也没有。
或者是真的不私下讨论,又或者是昨晚上已经悄悄讨论过了,但至少现在凡是认字的都在那默默地看着那本小册子。
徐亨也和其余人一样,拿起那本小册子看了起来。里面都是用白话写的,通俗易懂,小册子也不厚,整体上也就是围绕着荷兰的香料政策得失来展开。
只看了几页,从一开始的序章,徐亨就看出来了,看来日后要改变香料的垄断模式这件事,已成定局。
只是,不知道今日会有多少人反对?
看了眼会场上的自鸣钟,距离正式开会的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徐亨心道还是把这本小册子看完吧。
大约三十多页的小册子,一个半小时时间,足够看完。
但和徐亨一样,大多数人看完一遍之后,忍不住又翻了一遍,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地读。
不少人越读越是频频点头。
徐亨自己也是如此,第一遍读完,读了一个大概,便觉得这里面的道理着实说得通。
里面没说西洋贸易公司日后要行什么样的政策。
而是说了荷兰的香料贸易政策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选择这样、这样又导致了什么后果。
句句都在提荷兰,没有一句说大顺。
但读完第一遍之后,却处处都能看到隐藏在其中的对比。甚至是自发就想到了很多荷兰实行的政策,对大顺而言,实在并无必要。
因为里面将荷兰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分析出来,可顺着这个“为什么”来反观大顺,就觉得大顺这边根本不需要考虑荷兰这边要考虑的问题。
咕咕、咕咕……
自鸣钟响到九点的时候,有人摇了摇铃铛,叫人安静下来。、今天来的人,比昨日更多,后面挤的满满当当,很多人都只是投资很小的小股东散户,有些则根本就是一些新学毕业的学生,等着去南洋工作、或者等着今年冬天的西洋贸易公司雇员招聘考试,好奇之下过来旁听的。
徐亨看了眼台上的刘钰,将余香满口意犹未尽的小册子放下,心道国公果然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