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新顺1730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二三章 海牙惨案(四)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之人。”

  康不怠听到这,心里也放心了。他是刘钰心腹人,自是知道田贞仪的手段。

  所谓域外之事,刘钰自己便可独断;域内之事,有夫人可问,亦不碍事。

  自己当年在威海,管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威海工商业和制造业,确实是轻车熟路。

  听信使传达的这个意思,看来刘钰这边是要抓紧时代对俄国进行投资和技术转移了。

  这里面的逻辑康不怠也明白,将英俄之间的互补贸易,替换为竞争贸易。

  前期荷兰的船、法国的货,取代英国对俄国的贸易影响。

  这也不需要信使再说,他既心里明白,也便知道的方向。

  收起那封厚厚的与俄国女皇的私信,康不怠心道,看来去俄国也用不了多久了。

  前大议长安东尼既回来了,以公子和手腕,必是和他暗示了些什么。他既回来,摄政派便有了主心骨,

  …………

  前大议长安东尼到港之后,并没有前往海牙,而是留在了阿姆斯特丹。

  他虽然不再是联省议会的大议长,但人脉、威望还在。

  现在各省的摄政们、议会派们,内心非常的矛盾,不知何去何从。

  一方面,看到奥兰治家族的威廉四世上台后,始终在吃瘪,他们心里这个爽啊。

  另一方面,法国和英国还不一样。法国人的集权制度,是他们所恐惧的。真要是法国人攻进来,他们当然也会受到波及。

  从去年大顺下南洋引发了荷兰的第二次灾难年开始,一场席卷整个荷兰的金融危机就爆发了。

  大量的坏账、烂账、无效债券、东印度公司股票的抵押借款,一夜之间成了废纸。

  金融动荡,大量的私人银行不得不停止兑付,甚至为了防止被人堵门而选择关停。

  大量的私人银行关停,又引发了更多的金融问题。

  东印度公司的那点资产,完完全全的资不抵债。历史上东印度公司破产,荷兰政府接盘的前提,是东印度还在。所以荷兰政府承担了接近一亿盾的债务,而起那时候荷兰已经是法国控制下的傀儡国,巴达维亚个共和国了。

  现在的情况和后世的那次倒闭可完全不同。

  摄政派的许多人都是搞商业和金融业的,他们的产业受到了严重的波及。

  可比起来下南洋的余波,真要是法国占领了荷兰,肯定比现在还要惨。

  和刘钰与康不怠、齐国公等人预想的一致,现在联省议会大议长这个位子,就是个臭狗屎,一点不是香饽饽,不但不想吃,反而要躲得远远的,生怕沾一身。

  中国有个词,叫毁家纾难。

  现在想要抵御法国,也不是真的没办法。

  这些摄政派寡头们,都用不着毁家纾难,拿出一部分钱,招募士兵,只要抗住一年,便有转机。

  俄军、英军不会不管,而且他们在这里拖住了法军主力,英俄就有机会包围法军。

  然而,这就和明末时候一样。

  毁家纾难能救过,可是有家可毁的,谁肯做呢?

  在这种心态下,荷兰的金融危机更加深重。

  因为,产业、地产、股票之类的东西,在法国攻进来后,要么可能就作废了、要么也没办法带走。

  真要是法国人攻进来,以残暴的汪达尔主义对付荷兰,或者直接扶植一些傀儡来执行法国的政策,有钱人是可以跑路到更安全一些的英国的。

  只要法国海军过不去海峡,英国就是安全的。

  这正是刘钰担心的继续打下去,阿姆斯特丹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保,倒是叫英国吃饱了的情况。

  而这种心态下,有钱人更希望把自己手里的资产,换成金币、银币,而不是一堆票据、房产、地产之类的东西。

  于是金融秩序更加的混乱。

  而越混乱,越加剧了荷兰有钱人想要兑换现金的恐慌。

  相辅相成、互相作用之下,45年开始的第二次灾难年,酝酿到了46年夏,不但没有停息之势,反倒是愈演愈烈。

  前大议长安东尼从大顺一回来,大量的摄政寡头们便找上门来。

  安东尼也不说谎,又有诸多被俘释放的前公司军官作证,很快他们就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

  那便是:至少在波斯以东,大顺帝国不是波兰可以撼动的。鉴于中国对东南亚持续千年的影响力,和几十倍甚至于百倍的华人人口,使得大顺对夺取的东南亚殖民地的控制十分稳固。

  大顺的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放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