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新顺1730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八四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五)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轻松。

  就算不避税,只要能避开基层的加码,就毫无压力。

  而现在,伴随着人头税摊入土地税,这种情况更加的严峻。

  皇帝坐在金銮殿里,觉得自己行的是仁政啊,三十税一,这还不仁政?

  实际上,基层的情况,并不那么简单。

  这是全国的普遍性情况。

  普遍性之外,还有松江的特殊性。

  伴随着对日贸易开启、伴随着西洋贸易提振、伴随着中瑞联合贸易公司开始扩大走私业务,以及种种股份制公司的出现,使得松江出现了一股投资风潮。

  之前在松江府尹那和刘钰交谈的,是比较正统的乡绅,属于是天朝的OLD MONEY阶层。

  不投资、不工商,而是老派地放贷、收租、科举、传家。

  他们和松江佃农的特殊性,关系不大。

  有关系的,是一些看到投资有利润后,将资金投入到股份制公司之中赚取年息的乡绅,或者是一些大中型地主。

  他们急需钱。

  但是,贸易的不稳定性、天朝一直以来的囤地传统,又使得他们不想要售卖土地换取急需的钱。

  借贷,利息太高。

  贷款,没有银行。

  卖地,那是败家子。

  这种情况下,也就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租佃形式。

  押租制。

  比如说,这块地,如果卖的话,正常卖10两银子。

  但是,地主不想卖,大顺卖地是败家子这是一种普遍心态。但又急需现金来投资。尤其是诸如对日贸易公司增股的时候,明显赚钱的买卖,肯定要投钱的。

  那么,这时候有农民站出来,说我租你的土地。我给你6两银子押给你,你把地租给我种,每年我象征性地给你点地租。什么时候你想把土地要回去了,你就把这6两银子给我,我就把土地退给你。

  这有点类似于典当。

  只不过,典当的,是土地的使用权。

  为什么不直接花10两银子买呢?

  一来,能花6两无限期的租,每年只给一些象征性的地租,为什么要花10两?

  二则,地主自己也不想卖地。卖地容易买地难,土地也是留给子孙最好的基业。将来万一买卖失败,收回土地即可。

  三则,土地在谁手里,谁就要承担税赋。大地主有关系,可以只交国税,避开那些摊派。而买地的人,只想要地的使用权,不想要地的所有权,因为有了所有权,就意味着要纳税,承担徭役等等。

  四则,地主急需钱,又不想卖地。折中一下,怎么可能按照原价去“押租”?

  如此一来,也就形成了松江府佃农的一些特殊性。

  询问之后,可知眼前这家佃农,原本就是自耕农。

  家里有四亩地。

  将四亩地卖了,换成现金。

  然后,在大地主急需现金的时候,拿着卖掉四亩地的现金作押,租十亩地,每年只需要缴纳一石租子。

  比起正常的、普遍性的租佃,这租子其实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刘钰见过最离谱的,是收粮时候,百斤一算,六十五归田主、三十五归佃户。这十亩地才收一石的租子,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等于是什么?

  等于是四亩变十亩。

  还省下了之前四亩地要承担的国税和杂税。

  他是佃户吗?

  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土地这个生产资料。

  但是,他穷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