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新顺1730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四三章 巴达维亚新政(八)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人,暂时是无业状态,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是继续在这等着,等朝廷的政策出来,万一还继续实行包片制呢?

  还是说不等了,早点琢磨着别的行当,转行甚至离开巴达维亚?

  这些事,已经有人向椰城的军镇假都督牛二反应了,牛二也是急的不行,他也想早点把政策定下来。

  对此牛二去问了刘钰,刘钰的意思是这些事不能急。

  马六甲没攻下来之前,荷兰的其余城堡没完全接收之前,土改政策暂时不要公布。

  一旦公布,可能会引发一些反抗。在处理完马六甲之后,完整归义军扩编、增加本地驻军之后,再宣布。

  这种事,就不能急。

  至于说贸易政策,刘钰也只能告诉牛二,贸易政策就更不能急。

  东亚市场、乃至于东南亚北部的糖市场,早就饱和了。台湾糖多得是,本来巴达维亚的糖就是卖波斯和欧洲的,甚至欧洲糖畅销的时候,也从大明、大顺的沿海地区买糖。

  现在就说不专营,随便收购蔗糖,小商户们卖的出去吗?

  打得开波斯的国门、炸的开印度土邦的海关吗?

  之前往来巴达维亚贸易的华人海商,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有本事越过马六甲的。

  这和什么农耕民族、海洋民族无关。

  这和资本聚集成有军队、有政权、有舰队的垄断贸易公司,去对付那些私人小散户有关。

  哪怕是武德充沛、大海里生出来的,那也没用了。小散户怎么对抗一个市值上亿银盾、世界第一家超大型跨国垄断企业?

  人家能让你一小散户,去吃他们的市场?

  至于说公司没占据的马六甲以西的市场,这么大个公司都占不到的时常,你一小散户凭啥能占到?

  别看刘钰整天喊着自由贸易,但此时实际上他是绝对支持组建垄断公司的。

  不搞垄断公司,那就是给各国的东印度公司送钱的。自由贸易是个世界体系,得由最强的手工业强国,带着一支四处平事的舰队,把各国的大门一个个敲开。一国搞不成自由贸易。

  香料、靛草、白糖、棉花……这些,恐怕还要延续定价政策,专营收购。但要注意一下不要竭泽而渔,定价的时候不能完全以利益考虑,这就不得不需要朝廷拥有这垄断公司的绝对把控权。

  两个月的时间,爪哇的大政策还未定下来,正是以上这些原因导致的。

  一则,收购与否,要看与荷兰人达成的条约如何,能否让东印度公司重组。

  二则,朝廷要对垄断公司有绝对的把控权,募股可能会是个问题,投资者会不会心怀疑虑。而且过高的军事义务,以及决策权完全收归朝廷,都会使投资者不那么热情。

  明知道有这种问题,可也不得不这么做。因为,要是效仿荷兰模式,也建立不受控制的东印度公司,资本一旦脱离的控制,竭泽而渔几乎是必然的,可能不出十年,就要爆发一场大规模的起义。

  大顺要尝试一种和西欧东印度公司不同、也和之前的官营垄断下西洋不同的新模式。

  这本身,就很难。

  巴达维亚的新政策,如今确实只能在“改个城市名”、“救济一下失业者”这种修修补补上晃荡。

  因为巴达维亚的新政策,和与数万里之外的荷兰有关、和万里之外的朝廷有关、和迁到松江府的豪商有关。

  唯独与巴达维亚无关。

  巴达维亚的新政,至今为止,就是没有政策、只有朝廷来了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