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新顺1730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零七章 悄然改变的心态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们都会和大顺合作,来赶走自己这些荷兰人的。

  战术上,荷兰舰队还有获胜的可能性。

  凭借优良的航海术、他们自以为远超东方的炮术、百余年的海战传统,单纯从战术上将,都是有可能创造奇迹的。

  比如,俘获一艘大顺的战列舰;比如击沉几艘大顺的辅助船。然后荷兰舰队全身而退。

  在这战术上,算是胜利吗?

  当然是算的。

  八艘武装商船为主力的舰队,痛殴八艘战列舰、一二十艘巡航舰的舰队,还能击沉或者俘获几艘,还能全身而退,这不但是战术上的胜利,更是可以写进阿姆斯特丹海军学校教科书的经典战例。

  但是,战术上就算胜利了,于大局无补。

  大顺依旧把持着制海权,荷兰舰队只能游击骚扰,战略上就是彻底将荷兰在东南亚的各个据点分割了。

  瓦尔克尼尔对荷兰舰队是有信心的,但信心也就止于战术胜利了。

  在大顺舰队露出全貌之后,他已经做出了决定。

  撤退。

  往巴达维亚撤退。

  据守巴达维亚,等待公司调兵、等待公司支援。

  井里汶地处爪哇的东西要冲,瓦尔克尼尔却只能选择往巴达维亚撤退。除了巴达维亚是东印度公司的“首都”之外,更因为往东走,死路一条。

  许多许多年前,中国的孟子说过一句话: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这句话就是对荷兰统治东南亚最好的诠释。

  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没有盟友,只有屈服在其淫威之下的保护国。真要是往东撤退,一直听话的马打蓝苏丹国,决定第一时间伏击荷兰人,而不会置办酒肉,邀请荷兰人入国都,一起抵抗大顺天兵。

  这一点,瓦尔克尼尔还是有判断力的。

  至于失去了制海权,巴达维亚能不能坚持到公司援军抵达、甚至能不能抵挡大顺的强攻……瓦尔克尼尔信心并不足。

  大顺拿到了制海权。

  公司对巴达维亚的统治,也就仅限于城中。历史上红溪惨案之后,荷兰人的统治才真正辐射到了巴达维亚的周边:一个很好的侧面证据,就是红溪惨案之前,甘蔗种植园和糖厂内部,都用内部发行的铅币代币,每年过年之前都要闹一出要工钱的大戏;而红溪惨案之后,周边开始用荷兰的铜币了。

  就算大顺围而不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学现在他攻井里汶的方式。

  制海权拿在手,锁死海上补给线,巴达维亚能撑多久?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可公司的援军,至少也得两年才能到。

  瓦尔克尼尔看了看远处华人叛乱者构建的、整齐的、蜘蛛网一样的反击壕沟,心想……能守多久?

  若是大顺这边的正规军技战术水平,有这支华人叛乱者一半的水准,恐怕巴达维亚也守不了一个月。

  “这支叛军,很强大。他们其实早已经拥有了控制整个爪哇的能力。我们应该早点承认的。”

  “他们真的很强大,即便在欧洲,也是一支精锐的强军。”

  头一次,瓦尔克尼尔公开的承认了这一点。

  然而身边的心腹却苦笑一声道:“早点承认,董事会不会相信,只会觉得总督大人无能,不能担起巴达维亚总督的重任。”

  “这,是个在东南亚海岸上架起大炮,就能让他们屈服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