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新顺1730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五四章 光荣复辟(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各个城市的一些重要人物,一些基本的政策不会改变的。

  这边要悄悄给大商人们承诺,这边还要借助荷兰百姓的愤怒情绪。

  本廷克伯爵的意思很明确:对人、不对事。

  政策的大方向,是没错的。

  错的,是大议长这个人,那些摄政派。

  改革现在是不可能改革的,但要让百姓的怒火都朝着现在掌权的大议长身上发泄。

  庄园外,高举着奥兰治派旗帜的民众越来越多。

  威廉等人走出了庄园,面对着汹汹民意,本廷克伯爵“满含热情”地感激着民众的支持,并把“对人、不对事”的态度推向了极致。

  “尼德兰的公民们!七十年前,类似的故事上演,法国人即将攻破阿姆斯特丹。”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尼德兰英勇的人民,冲进了联省议会,打死了大议长约翰·德·维特。”

  “阿姆斯特丹的人们痛恨他,用小刀将他身上的肉一片片割下来,以十个铜子一块的价格,卖给了阿姆斯特丹的市民。市民们纷纷吃了他的肉,宣泄心中的恨意。”

  七十年前,发生在荷兰的吃肉泄愤的故事,更早三十多年,在大明也一样上演过。几乎是一样的剧本,敌军攻到了京城之前,活剐吃肉。

  荷兰人当年选择挖开河堤,选择推举了威廉三世,终于挡住了英法联军,甚至最终逆袭让威廉三世当了英国国王,英国第一次尝试挑战法国的霸权。

  如今这一幕和当年并不一样,但又有诸多相似之处。

  本廷克伯爵要唤起的,就是民众对过去的虚幻记忆。

  “七十年前,尼德兰的人民选择了奥兰治家族,将共和国从毁灭的边缘拯救了回来。”

  “六十年前,奥兰治家族登陆英国,神风庇护,拯救了英国的新教徒,被称作‘新教神风’。”

  “现在,六十年过去了。再一次,旧教的法兰西占据了奥属尼德兰,距离阿姆斯特丹近在咫尺……”

  天主教总喜欢说什么君权神授,新教倒也差不多,会编造一些神奇的神话。

  可能但凡靠近大陆的岛国,都会出现“神风”这个词。

  而新教国家的“神风”,特指两次,神奇的是这两场神风,恰恰巧巧相距百年。

  1588年,西班牙舰队进攻英国,遭遇了神风,最终失败。

  百年之后,1688年,英国人请荷兰入关,前往英国当国王,以保护新教利益。

  也是一场神风,英国舰队根本无法触动,威廉三世毫无损失地越过了欧洲最坚固的城墙——英国海军。

  世上本没有什么神,但巧合加上迷信,也就成了神。

  就如同若是天命不绝炎汉,丞相北伐成功还于旧都,再兴汉室,只怕那天下真就没有不姓刘的敢觊觎大位了。

  奥兰治家族也是这样。

  八十年战争的时候,奥兰治家族的莫里斯亲王,军改成功,让荷兰一举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百余年前,荷兰人赶走了奥兰治家族,结果遭到了瑞典、英国、法国的三国反荷同盟的攻击。

  关键时刻,又是奥兰治家族的威廉三世站了出来,愤怒的民众活剐了大议长。

  人们开始怀念奥兰治家族的时候,神奇的一幕幕就接连出现。

  伦敦大火;英国鼠疫;意外涨潮荷兰舰队突入伦敦突袭军港成功;特赛尔海战荷兰75艘战列舰以少胜多战胜了130条战舰、92艘战列舰的英法联合舰队;海战结束半个月,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加入荷兰,组织反法同盟。

  然后就是英国光荣革命,神风吹起,威廉三世有如神助,没有任何阻碍的越过了英国的海上长城,英荷共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