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3章 极限操作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本来就是烈火烹油的局势,一个点爆出来,几乎用不着推动,就连环开始炸了。
不能说张教授的观点得到了多数支持。
因为文章里头可供商榷的东西太多了。
季铭是流量演员么?按照当下对流量演员的定义,并不是说有流量的就是流量演员,而是说有流量无作品的——无大众认可作品的,才叫流量,或者笼统一点地描述,你看到个人,想到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热搜和粉丝,那他至少还是保有一部分流量演员的定义。
那么从这样的标准来看。
《青年报》称“季铭当然已经不属于流量演员的行列,无论是奖项,亦或者《遇仙降》和他的话剧作品,都已经相当深入人心,将他的成功推导出流量演员的复辟,这过于牵强了。”
环球网自从季铭在欧洲出风头之后,对他就相当友善了,此时也跨刀相助:“一些专家对于流量现象的呼吁和反思,是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但是我们对于流量的态度,始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希望他们能够走向更专业的道路,而不是想要升级为敌我矛盾,消灭之而后快,这种思维是不适当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季铭作为拥有巨大流量,同时又拥有具说服力的演员,应当说正是为流量示范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季铭的成功,不能说可以代表什么重要意义,但也绝不会出现所谓流量癌症复发,这等危言耸听的事情。”
当然,支持她的人也有。
季铭的“老朋友”《视界》,就发文拓展了张教授的观点,抽掉了其中牵强的部分,转而讨论《流浪地球》选择季铭付出的代价和得到的益处,相当不要脸地说“国产科幻作品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片方全心投入制作的用心,最终被流量之争所模糊,再加上可观的片酬支出,是否值得,答案恐怕不是那么肯定。”
更有人称“艺术片领域的成功,不代表商业片领域的成功,剧组方面选择季铭,毫无疑问仍然是迷信他身上的流量身份,现时激发出的讨论热度,恐怕也在片方意料之内。”
其实是在意料之外的。
他们发布季铭特辑,就是希望把可能的争议压下去。到现在这个阶段了,指望排片暴涨,那不可能了,只有压在质量上,他们对自己有信心,这么多人,这么多心血,最终市场会认同他们的——所以拿老板之一的季铭来恶炒,没什么大意义。
“你确定了?”
“确定了呀。”季铭看着还是有点不安的杨如意,笑了笑:“其实你应该提早做好心理准备,我现在没有严格的经纪约限制,也不再缺钱,后面我的商业活动会很少,曝光机会也会减少,可能粉丝量这个阶段,很快就要过去了,她们在开始的时候,给了我很多的支撑,但到了对的时间,就要做对的事情了。”
杨如意叹了一声,点点头。
如季铭所说,《流浪地球》的宣传上映结束之后,不论成功与否,他都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商演减少,曝光减少,热搜减少……转而去做《挣扎》,去做他一直想要涉足的音乐剧、话剧。
对他来说,网友的观感,已经不再需要去锱铢必较了。
狂一点,又有何妨?
季铭进入到独眼浪公司的时候,两边夹道欢迎——这是一个宣传行程,直播访问。选择独眼浪,当然是看中了它跟微博的苟且,一家子嘛。
独眼浪娱乐的副总编亲自接待。
他发现即便是娱乐媒体的工作人员,对明星好像也是差不多的态度,可能是因为其中大部分也接触不到什么真实娱乐圈的缘故?总之那些“啊啊啊季铭加油”“季铭好帅”的声音,跟门外的粉丝们也没什么区别。
化妆、造型,对稿子——直播跟录播专访,区别也没多大。
主要是看明星的个人应对。
“直播间已经差不多有36万了。”
化妆的时候,工作人员过来说了一句,房间里被惊的一片安静。
“什么意思?人太少了?”季铭很久没有开过直播了,真的不懂现在的行情,但他记忆里头明星开直播,好像动辄几百万的样子,36万,似乎是比较小的数字。
这就尴尬了?
难道不需要自证,他就成了个假流量?
这……
“是多。”林冉凑过来给他科普:“现在跟之前不一样了,以前都是官刷,几万能刷成几百万。现在除了那些大主播可能平台有扶持,像你这种临时直播,一般都是实际数字。还没开始就有三十多万,非常高了。上回有一个一线流量直播,大概就20万不到。”
声音压低到别人都听不见的程度——真的好想听啊。
“另外就是去一些特定平台的商业合作直播,以及大型娱乐活动,都有各种各样的引流,当然官刷也更多,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了,比如……”
季铭眨眨眼,好吧。
“呵呵呵,我不太清楚,落后时代了有点,看来还是微博的关注度高。”他吹了一下副主编。
副主编忍着打听的八卦之心,客气地吹了回来:“还是您受关注,我们也没想到人会这么多。”
等到直播正式开始,这场经过提前宣传的直播活动,观看人数已经接近80万——评论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本来就是烈火烹油的局势,一个点爆出来,几乎用不着推动,就连环开始炸了。
不能说张教授的观点得到了多数支持。
因为文章里头可供商榷的东西太多了。
季铭是流量演员么?按照当下对流量演员的定义,并不是说有流量的就是流量演员,而是说有流量无作品的——无大众认可作品的,才叫流量,或者笼统一点地描述,你看到个人,想到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热搜和粉丝,那他至少还是保有一部分流量演员的定义。
那么从这样的标准来看。
《青年报》称“季铭当然已经不属于流量演员的行列,无论是奖项,亦或者《遇仙降》和他的话剧作品,都已经相当深入人心,将他的成功推导出流量演员的复辟,这过于牵强了。”
环球网自从季铭在欧洲出风头之后,对他就相当友善了,此时也跨刀相助:“一些专家对于流量现象的呼吁和反思,是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但是我们对于流量的态度,始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希望他们能够走向更专业的道路,而不是想要升级为敌我矛盾,消灭之而后快,这种思维是不适当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季铭作为拥有巨大流量,同时又拥有具说服力的演员,应当说正是为流量示范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季铭的成功,不能说可以代表什么重要意义,但也绝不会出现所谓流量癌症复发,这等危言耸听的事情。”
当然,支持她的人也有。
季铭的“老朋友”《视界》,就发文拓展了张教授的观点,抽掉了其中牵强的部分,转而讨论《流浪地球》选择季铭付出的代价和得到的益处,相当不要脸地说“国产科幻作品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片方全心投入制作的用心,最终被流量之争所模糊,再加上可观的片酬支出,是否值得,答案恐怕不是那么肯定。”
更有人称“艺术片领域的成功,不代表商业片领域的成功,剧组方面选择季铭,毫无疑问仍然是迷信他身上的流量身份,现时激发出的讨论热度,恐怕也在片方意料之内。”
其实是在意料之外的。
他们发布季铭特辑,就是希望把可能的争议压下去。到现在这个阶段了,指望排片暴涨,那不可能了,只有压在质量上,他们对自己有信心,这么多人,这么多心血,最终市场会认同他们的——所以拿老板之一的季铭来恶炒,没什么大意义。
“你确定了?”
“确定了呀。”季铭看着还是有点不安的杨如意,笑了笑:“其实你应该提早做好心理准备,我现在没有严格的经纪约限制,也不再缺钱,后面我的商业活动会很少,曝光机会也会减少,可能粉丝量这个阶段,很快就要过去了,她们在开始的时候,给了我很多的支撑,但到了对的时间,就要做对的事情了。”
杨如意叹了一声,点点头。
如季铭所说,《流浪地球》的宣传上映结束之后,不论成功与否,他都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商演减少,曝光减少,热搜减少……转而去做《挣扎》,去做他一直想要涉足的音乐剧、话剧。
对他来说,网友的观感,已经不再需要去锱铢必较了。
狂一点,又有何妨?
季铭进入到独眼浪公司的时候,两边夹道欢迎——这是一个宣传行程,直播访问。选择独眼浪,当然是看中了它跟微博的苟且,一家子嘛。
独眼浪娱乐的副总编亲自接待。
他发现即便是娱乐媒体的工作人员,对明星好像也是差不多的态度,可能是因为其中大部分也接触不到什么真实娱乐圈的缘故?总之那些“啊啊啊季铭加油”“季铭好帅”的声音,跟门外的粉丝们也没什么区别。
化妆、造型,对稿子——直播跟录播专访,区别也没多大。
主要是看明星的个人应对。
“直播间已经差不多有36万了。”
化妆的时候,工作人员过来说了一句,房间里被惊的一片安静。
“什么意思?人太少了?”季铭很久没有开过直播了,真的不懂现在的行情,但他记忆里头明星开直播,好像动辄几百万的样子,36万,似乎是比较小的数字。
这就尴尬了?
难道不需要自证,他就成了个假流量?
这……
“是多。”林冉凑过来给他科普:“现在跟之前不一样了,以前都是官刷,几万能刷成几百万。现在除了那些大主播可能平台有扶持,像你这种临时直播,一般都是实际数字。还没开始就有三十多万,非常高了。上回有一个一线流量直播,大概就20万不到。”
声音压低到别人都听不见的程度——真的好想听啊。
“另外就是去一些特定平台的商业合作直播,以及大型娱乐活动,都有各种各样的引流,当然官刷也更多,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了,比如……”
季铭眨眨眼,好吧。
“呵呵呵,我不太清楚,落后时代了有点,看来还是微博的关注度高。”他吹了一下副主编。
副主编忍着打听的八卦之心,客气地吹了回来:“还是您受关注,我们也没想到人会这么多。”
等到直播正式开始,这场经过提前宣传的直播活动,观看人数已经接近80万——评论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