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场秋雨(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人放下那卷书,合上卫鞅的箱子。
他觉得头有点晕。
“呃……”
景监看见年轻人脸上不舒服,不由的就担忧起来。
年轻人摆摆手:“没事儿,我们走吧。”
“是。”
店主一直看着他们,恭送他们出了这忘忧居。郑伊很奇怪父亲恭敬的态度,问她的父亲:“爹,他……是谁啊?”
店主望着那两个撑着伞的背影,眼中似有光芒闪烁:
“你看见他腰间的定秦剑了吗?”
定秦剑,秦国国君的佩剑,闻名天下;秦国境内,又有谁人不知?
郑伊惊呼一声:“他是……”
“没错,那是我们的君上。”
店主的眼光望向远方,那里只有雨声喧嚣,遮蔽天地,再也看不见那对君臣的半点影子。
一国之君,竟然亲自来卫鞅的房间里来……难不成,卫鞅再进谏真的能成?!
那小子……
……
雨依旧凄凄厉厉的下着。卫鞅他们终于在旅途中找到一棵大树坐了下来歇息,等着雨停,等着天晴。冯沧终于不用和卫鞅挤一把伞了,这树下虽然还有些漏雨,但比起从天而降的倾盆大雨可是好了太多。
卫鞅也在树下找了个干净地方坐了下来,看着自己衣服下摆和鞋子上的泥点苦恼不已。
他尽力让自己别在意这些,转头看向秋雨。
秋天,凉薄,倒真像一位刑官,掌控着万物的生杀。如若执行法度,他本人也少不了这种肃杀。
但这不见得是什么坏事。做事只有当机立断,才能不留隐患,治国也一样,一个政令,只要你没有必须执行的理由,国君便坚决不能下发,因为国君不确定它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什么,这时候下发的政令往往是犹豫不决的,往往给国君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或者是漏洞。
所以,要一心一意,当机立断。
做事要一心一意。
治国也要一心一意。
治国为什么?强大。
国家如何强大?靠增强国力。
激发国力靠什么?赏罚。
明确自己的目的和手段,就能一心一意。
只要达到这样的心境,说到做到,国家才会让百姓信服,国家才会令出如山——政令混乱,更迭频出,那就说明统治者并不一心一意,国力当然大打折扣。
这就是那句话了:
圣王之治也,慎为、察务,归心于壹而已矣。
他并不知道秦孝公在此时已经进过他在忘忧居的房间,看了他的书,看到了这句话,但他不由自主的就想起来自己做的那一条批注——这一句话,当然也写在他的手记里,他想看,随时可以拿出来看。
“归心于壹”,做起来很简单,也很难,但卫鞅自信这一点自己已经做到。
我只一心向变法,就算它秋风秋雨再寒冷,再凛冽,难道还能阻住我?
卫鞅认为,他不怕秋风秋雨,不怕那彻骨寒凉。他只怕有些污垢脏了他的衣服,因为他有点小洁癖,所以有点不舒服。
但总是有人怕的——或者说,被秋雨的冷意折腾了。
此时的冯沧因为雨淋的有点太多,脸上有点发烧,冷的抱成了一团,夹着他手中的布包便打起了喷嚏:
“阿嚏!这鬼老天……”
第(3/3)页
人放下那卷书,合上卫鞅的箱子。
他觉得头有点晕。
“呃……”
景监看见年轻人脸上不舒服,不由的就担忧起来。
年轻人摆摆手:“没事儿,我们走吧。”
“是。”
店主一直看着他们,恭送他们出了这忘忧居。郑伊很奇怪父亲恭敬的态度,问她的父亲:“爹,他……是谁啊?”
店主望着那两个撑着伞的背影,眼中似有光芒闪烁:
“你看见他腰间的定秦剑了吗?”
定秦剑,秦国国君的佩剑,闻名天下;秦国境内,又有谁人不知?
郑伊惊呼一声:“他是……”
“没错,那是我们的君上。”
店主的眼光望向远方,那里只有雨声喧嚣,遮蔽天地,再也看不见那对君臣的半点影子。
一国之君,竟然亲自来卫鞅的房间里来……难不成,卫鞅再进谏真的能成?!
那小子……
……
雨依旧凄凄厉厉的下着。卫鞅他们终于在旅途中找到一棵大树坐了下来歇息,等着雨停,等着天晴。冯沧终于不用和卫鞅挤一把伞了,这树下虽然还有些漏雨,但比起从天而降的倾盆大雨可是好了太多。
卫鞅也在树下找了个干净地方坐了下来,看着自己衣服下摆和鞋子上的泥点苦恼不已。
他尽力让自己别在意这些,转头看向秋雨。
秋天,凉薄,倒真像一位刑官,掌控着万物的生杀。如若执行法度,他本人也少不了这种肃杀。
但这不见得是什么坏事。做事只有当机立断,才能不留隐患,治国也一样,一个政令,只要你没有必须执行的理由,国君便坚决不能下发,因为国君不确定它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什么,这时候下发的政令往往是犹豫不决的,往往给国君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或者是漏洞。
所以,要一心一意,当机立断。
做事要一心一意。
治国也要一心一意。
治国为什么?强大。
国家如何强大?靠增强国力。
激发国力靠什么?赏罚。
明确自己的目的和手段,就能一心一意。
只要达到这样的心境,说到做到,国家才会让百姓信服,国家才会令出如山——政令混乱,更迭频出,那就说明统治者并不一心一意,国力当然大打折扣。
这就是那句话了:
圣王之治也,慎为、察务,归心于壹而已矣。
他并不知道秦孝公在此时已经进过他在忘忧居的房间,看了他的书,看到了这句话,但他不由自主的就想起来自己做的那一条批注——这一句话,当然也写在他的手记里,他想看,随时可以拿出来看。
“归心于壹”,做起来很简单,也很难,但卫鞅自信这一点自己已经做到。
我只一心向变法,就算它秋风秋雨再寒冷,再凛冽,难道还能阻住我?
卫鞅认为,他不怕秋风秋雨,不怕那彻骨寒凉。他只怕有些污垢脏了他的衣服,因为他有点小洁癖,所以有点不舒服。
但总是有人怕的——或者说,被秋雨的冷意折腾了。
此时的冯沧因为雨淋的有点太多,脸上有点发烧,冷的抱成了一团,夹着他手中的布包便打起了喷嚏:
“阿嚏!这鬼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