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军阀苗头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士绅为了避免家道中落,尽可能的将家业凝聚成一团,也是嫡长子继承制,其他子弟都是给点微博家产打发出去自谋生路,或者留在家里帮着做事。这类留在家里做事的嫡次子、庶子属于有职位无股权,表现好那分红,表现寻常拿月例。
这对兄弟俩没必要为争产业而红脸,白庆丰冒险去山里跟着剿匪平乱,让白庆喜始终认为不划算。
他只觉得牙疼:“哥,您这又是何苦?捕倭军才建成多久?下面人不清楚,咱还不清楚了?若不是穷措大运气好,有那个家丁带头,捕倭军攻山时,早让倭寇扒掉一层皮了。”
摇着头,白庆丰幽幽道:“论资质,为兄比不得父亲大人。积攒一些营伍经验,上头人看重,才会垂青于咱。咱家里在登州城是一号人物,出了城什么都不是。咱大明朝,会打仗的人多,会打仗的秀才可少,不得不争。”
跟着戚继光中军行动,固然安全可他能得到什么?只有跟着赵期昌的先锋部队一起行动,不论成败,胆量、以身报国的名声就有了。
何况,赵期昌还得到了朱应奎赐下的印石料子,这东西在风俗里是长辈给后辈送的,士林里是师长给门人弟子送的。赵期昌能搭上朱应奎的线,他白庆丰一个能文能武还敢去拼命的秀才,凭什么就不能?
先锋差事危险,名利上的收益也是极大的。
前脚白庆丰领着家中三名医师近十名学徒,大量各类药材,以及城北孙家镖局护卫二十余人,加上托赵期昌训练的十五名家丁,合编后组成一个军医队。
而后脚,不甘示弱的张承翼也领着一帮人加入,还带来了十具连弩及配属人手。双方都带了一些朋友,加上也懂规矩携带了一共二十多辆车。
赵期昌只能重新改编,再设立辅军一哨,以张承翼为哨官。
白庆丰与他的朋友同是秀才的李羡作为赵期昌幕僚,随中军移动。李羡的弟弟李济与张承甲编入新设辅军中哨,担任总旗官。
初十日,戚继光军令抵达。
赵期昌立刻举行中军会议,帐内挤得满满,这就是最后出征的指挥班子。
先锋使赵期昌,副使王文泽,书吏赵普益,幕僚参赞白庆丰、李羡;五名哨官陈明理、常信平、戚威、王道成、张承翼,另有十名总旗官。此外庆童、赵显充任亲卫什长,各自统辖十人,负责宿卫、传令及军法执行。
待人来齐了,赵期昌捏着戚继光军令晃了晃,声音平淡:“卫里军令,命我部五日内拔营,十日内务必抵达栖霞,配合巡抚衙门中军标营作战。”
放下军令,赵期昌看向陈明理:“从刘家旺出军,走杨家店山路去栖霞正好有山路,路可探清楚了?”
陈明理拱手声音昂昂:“回将军,已探清。按行进速度,共需行进一百三十里,三日路程可抵栖霞。若依将军所定行军法,两日可抵栖霞。”
若是山民脚程,一日时间足够,骑马的话两个时辰。可现在队伍膨胀到五百多人,整个队伍要带的东西太多了,一路走入夜前必须扎好营垒,这才是最浪费时间的。
赵期昌看向赵普益:“看看黄历,十七日以前哪天合适出军。”
赵普益傻眼,出门看黄历讲的都是迎亲、入葬、破土之类的,出军看黄历,真让赵普益傻眼了,上面可没说哪天适合出征。
白庆丰拱手,声音朗朗:“将军,十六日为上,岁煞西,亢星值日,九星九紫,又宜祭祀、祈福,适合出军。”
不少人都把目光移到白庆丰身上,这人连黄历都记得清楚,不当道士可惜了。白庆丰哪有这么厉害,只是认为赵期昌拜入道门,出军前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士绅为了避免家道中落,尽可能的将家业凝聚成一团,也是嫡长子继承制,其他子弟都是给点微博家产打发出去自谋生路,或者留在家里帮着做事。这类留在家里做事的嫡次子、庶子属于有职位无股权,表现好那分红,表现寻常拿月例。
这对兄弟俩没必要为争产业而红脸,白庆丰冒险去山里跟着剿匪平乱,让白庆喜始终认为不划算。
他只觉得牙疼:“哥,您这又是何苦?捕倭军才建成多久?下面人不清楚,咱还不清楚了?若不是穷措大运气好,有那个家丁带头,捕倭军攻山时,早让倭寇扒掉一层皮了。”
摇着头,白庆丰幽幽道:“论资质,为兄比不得父亲大人。积攒一些营伍经验,上头人看重,才会垂青于咱。咱家里在登州城是一号人物,出了城什么都不是。咱大明朝,会打仗的人多,会打仗的秀才可少,不得不争。”
跟着戚继光中军行动,固然安全可他能得到什么?只有跟着赵期昌的先锋部队一起行动,不论成败,胆量、以身报国的名声就有了。
何况,赵期昌还得到了朱应奎赐下的印石料子,这东西在风俗里是长辈给后辈送的,士林里是师长给门人弟子送的。赵期昌能搭上朱应奎的线,他白庆丰一个能文能武还敢去拼命的秀才,凭什么就不能?
先锋差事危险,名利上的收益也是极大的。
前脚白庆丰领着家中三名医师近十名学徒,大量各类药材,以及城北孙家镖局护卫二十余人,加上托赵期昌训练的十五名家丁,合编后组成一个军医队。
而后脚,不甘示弱的张承翼也领着一帮人加入,还带来了十具连弩及配属人手。双方都带了一些朋友,加上也懂规矩携带了一共二十多辆车。
赵期昌只能重新改编,再设立辅军一哨,以张承翼为哨官。
白庆丰与他的朋友同是秀才的李羡作为赵期昌幕僚,随中军移动。李羡的弟弟李济与张承甲编入新设辅军中哨,担任总旗官。
初十日,戚继光军令抵达。
赵期昌立刻举行中军会议,帐内挤得满满,这就是最后出征的指挥班子。
先锋使赵期昌,副使王文泽,书吏赵普益,幕僚参赞白庆丰、李羡;五名哨官陈明理、常信平、戚威、王道成、张承翼,另有十名总旗官。此外庆童、赵显充任亲卫什长,各自统辖十人,负责宿卫、传令及军法执行。
待人来齐了,赵期昌捏着戚继光军令晃了晃,声音平淡:“卫里军令,命我部五日内拔营,十日内务必抵达栖霞,配合巡抚衙门中军标营作战。”
放下军令,赵期昌看向陈明理:“从刘家旺出军,走杨家店山路去栖霞正好有山路,路可探清楚了?”
陈明理拱手声音昂昂:“回将军,已探清。按行进速度,共需行进一百三十里,三日路程可抵栖霞。若依将军所定行军法,两日可抵栖霞。”
若是山民脚程,一日时间足够,骑马的话两个时辰。可现在队伍膨胀到五百多人,整个队伍要带的东西太多了,一路走入夜前必须扎好营垒,这才是最浪费时间的。
赵期昌看向赵普益:“看看黄历,十七日以前哪天合适出军。”
赵普益傻眼,出门看黄历讲的都是迎亲、入葬、破土之类的,出军看黄历,真让赵普益傻眼了,上面可没说哪天适合出征。
白庆丰拱手,声音朗朗:“将军,十六日为上,岁煞西,亢星值日,九星九紫,又宜祭祀、祈福,适合出军。”
不少人都把目光移到白庆丰身上,这人连黄历都记得清楚,不当道士可惜了。白庆丰哪有这么厉害,只是认为赵期昌拜入道门,出军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