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一品权臣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阆苑仙葩玉无瑕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一个谷仓。

其时正好是旧稻刚收,新稻已种的农闲时刻。陆重希已经在这个时代生活了一年了,对粮价的波动深有感触,新粮刚收的时候,一石米只卖三四百文的宝钞,而到了来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一石米甚至能卖到七八百文甚至一贯宝钞,种粮的农民为了交各类赋税,在粮食最贱的时候买粮交税,来年断炊的时候,又得在粮食最贵的时候买粮保命,一来一去,让粮商谋取了暴利,辛苦耕耘的自耕农,则渐渐失去土地,沦为了佃农。

陆重希刚开始试图开办一家农民互助银行,并用手中的宝钞作为启动资金,但宝钞的严重通胀问题,使他这一做法失去了基础。因为农民们都不认可宝钞,实在需要的话,也是用粮食换了就马上花掉。他们手中的粮食反而是硬通货,不管什么时候,都不愁换不到东西。

为了减少粮商对农民的盘剥,陆重希最终将一般等价物由宝钞换成了比较耐存贮的稻谷,而高大上的“农民互助银行”这个名称,也变成了土不拉几的“义仓”。

没错,陆重希新建的就是义仓,不只是义仓,他还开办了一个杂货铺,专门售卖盐、布、油等生活必需品和少量肉干、果脯等零食,另外还有笔墨纸砚及书本等学习用品,购买这些东西都可以用粮食直接交换,为了便于交易,陆重希还制作了专门的竹筹来计数。

陆重希的竹筹制作精美,材质是普通的竹子,削成长两寸宽一寸的竹片,然后使用女校在物理实践课时铸造的铜模具,加热后在竹片正面烫上“谷一升”字样和繁复的花纹,并在背面烫上了独立编号,凭竹筹可以在义仓换取一升稻谷,或5文的宝钞。

陆重希这一举措受到了出乎意料的欢迎,因为他私学里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外村,还有很多是消费能力不俗的商贾子弟,以前在这个小村子里,根本就没有地方买东西,现在好了,带上几斗谷,换点儿竹筹放口袋里,随时都可以买点儿零食纸张,甚至印刷精美的各类书籍。

村里相对精明的陆三七很快发现,他用一斗米做出米糕,卖完后的竹筹可以换两斗米。他立刻就不让他家浑家下地干活了,专门在家里蒸米糕发卖。

见到陆三七浑家赚了米,村里立刻就有人效仿,结果卖糕的、卖粉的、卖莲子汤的,很快就出现了,一个小市集很快形成,刚开始消费的还只有学生们和他们的家人,但很快附近的村民也过来了,当他们发现同样一斗米,在这里可以换更多的盐之后,来的人就更多了,这倒让范家集一时冷落了下来。

陆重希本来只想建个义仓,好帮助青黄不接时的村民,没想到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他新盖的米仓竟然要爆满了,这一方面是因为最早的杂货铺是他开的,利润极其可观,另一方面,也是有很多人换了竹筹,却贪图方便,不想将稻谷背来背去的,而是直接带着竹筹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