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贞观三百年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590 马氏的发迹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江湖上漂泊惯了的道上兄弟,如今寻思着找个靠山不容易,还真就跟了马希振混。

  真心实意卖命的不多,但这年头,谁稀罕一条烂命?

  能管饭就不错啦。

  而且马希振还花了大饼,将来都去洞庭湖搞一套“大别野”,别墅群里面没有我们“衡山团”兄弟的一份,天理难容。

  当兵吃饷,很合理。

  就是没想到,隔壁老王太嚣张,点了兵马就把窝给捅了,真是可恶。

  兄弟们信了,马司令还能骗人不是?

  “大哥,咱们还能回来不?”

  马希范叹了口气,问马希振。

  “你还年轻,有希望的。我呢……就不行了。”

  今年三十二的马希范,赶上了好时候,在恰当的年纪,做到了常人无法做到位置。

  同样这个岁数,能混上一个县长当当,一般来说,除了能力真的极端逆天,剩下的,就是家族实力不容小觑,就算不到寡头的地步,在地方上说一不二,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而马希范,在三十二岁这年,当上了桥口镇镇将,和“潭州警备司令部”这个在兵部没有任何备案的部门不同,“桥口镇”在兵部,跟原先的“安仁镇”是一个级别的。

  也就说,马希范这个镇将,相当于县长。

  其中的运作,自然是多方面的,这两年来,湖南的官场动荡是剧烈的,“安仁镇”镇将黄世安的倒台,是吓到了不少人,有些老牌家族,只是低调发大财的那种,隐隐约约觉得泥腿子越来越不服管,而且他们管起来也越来越力不从心,所以早就有人打算一锤子买卖赶紧走人。

  “桥口镇”的情况,就是如此,原来的镇将是许多年前潭州刺史庞承鼎之后,掐指一算,那都是一百五十年前的事情。

  但这一百五十年或者再多个几十年中,“桥口镇”从主要的水上军事重镇,久而久之,也演变成了类似楚州淮阴那样的“水上高速公路收费站”。

  庞氏没有离开的原因很简单,过路的浮财来的真是快。

  湘江最后入洞庭湖的一个县是湘阴县,湘阴县就是岳州的最南端,其交界处,就是一片比较复杂的水域,这里,就是“桥口镇”。

  庞氏愿意落地生根不走人,然后开枝散叶小二百年,或许有对一方水土的热爱,但更多的,还是这方水土给的太多了。

  直到两批人马的出现,“桥口镇”庞氏顿时就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把“桥口镇”镇将这个位子,卖出去。

  这两批人马,前有“靖难军”,后有“劳人党”。

  横竖都是拉人去地府看一看的主儿。

  卖官鬻爵是非法的,但是庞氏“拥立”“保举”谁谁谁接任镇将一职,兵部盖个章就完事儿了。

  过程嘛,就是比较费钱。

  一开始叫价是两千万。

  没人鸟,毕竟都什么年代了,放三年前,这个价钱很合理。

  现在……万一“靖难军”打过来呢?

  万一“湘义军”要过来接管呢?

  王角当初怎么“腾笼换鸟”把黄世安架空的,他现在当然也能依葫芦画瓢把桥口镇给拿下。

  两千万……留着买棺材买坟地不好吗?

  于是打折,八折,一千六百万。

  还是没人要。

  有一说一,一千六百万买桥口镇镇将一职,简直是香炸了。

  可惜,有钱的大爷都躲在巴陵县看风景呢,谁都不愿意回潭州。

  再打折,五折!一千万!!

  这价钱,“靖难军”打过来都是福利,一千万而已,捞起来很快的。

  然而还是很可惜,因为现在不是“靖难军”,而是“湘义军”。

  谁他娘的会给你机会慢慢捞?

  你别说捞个一千万,你就是一千块,被谁盯上举报,早晚就是一个死。

  于是最终的情况非常离谱,一折出售桥口镇镇将的位置,同时包铺路,也就是先从副将做起,然后国度到镇将,整个过程无比丝滑。

  两百万换一个镇将,实际上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