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改变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这次成功出窑的有两个陶罐五个陶盘和一个坛子一个陶盆,差不多六成的成功率。
这次的坛罐她都烧了盖子,用来装那些柿饼和干枣。
那根椿树只烧了窑内的一截,而且还没有完全烧化,烧成一根一米多高一人合抱的木炭。
这是意外的惊喜。
她继续烧窑,直到倾倒的椿树几乎被全部烧完。
每根椿树都留下一段被她搬下了山,放在山洞口,和洞里那堆高高的木炭遥遥相对。
后面几窑她多是烧制带盖的陶坛和陶瓶,她尝试着用水冷却窑洞,试了两窑之后,陶坛更加坚硬,成红棕色。
一直惦记着的小火炉也终于烧制成功了。
她用这种方法又烧了两个陶罐两个茶壶,还有一些水杯花瓶水缸等等。
还有一些青砖。
天阴阴沉沉的,有好几天了。
晏喜捞起陶罐中的五味子,倒入陶盆上的漏盆中。
漏盆是前几天烧制成的,底部布满筷子大的洞,洞上面铺了一层木炭,是她用来过滤雪水的。
现在她用它过滤五味子的盐水,晾干的五味子用来和枸杞子干枣泡果汁。
她把陶罐放在火灶上熬煮,希望能得到食盐。
火灶是她用青砖搭建的。
火灶离洞口只隔着一个水缸,在洞口的西边。
几块大青砖交错搭了五层,正好齐腰高,圆圆的肚子上恰好可以放上陶罐,中间用她烧制的漏片隔断,柴火架在漏片上,火灰落下,在火灶下面积成一堆。
一个同样是青砖搭成的案台,与火灶连成一体,形成一个长条状。
晏喜坐在火灶前的木墩上,弯着腰低头在地面上打磨着一双厚厚的椿木屐。
大吉祥它们向山谷来的时候,晏喜放下手里的木屐,看了看陶罐,往灶中加上两根木头后出了山洞。
她顺着高高低低的台阶上了东边的蓝雪山,这个名字来自她后来在东山朝南的山脊上看到的一片蓝雪花,秋后最后一次的盛花,像一条蓝色的路,向着广袤的大草原。
一棵枣树下,满满一篓红色的小枣。
“栗子,西米,回家咯!”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这次成功出窑的有两个陶罐五个陶盘和一个坛子一个陶盆,差不多六成的成功率。
这次的坛罐她都烧了盖子,用来装那些柿饼和干枣。
那根椿树只烧了窑内的一截,而且还没有完全烧化,烧成一根一米多高一人合抱的木炭。
这是意外的惊喜。
她继续烧窑,直到倾倒的椿树几乎被全部烧完。
每根椿树都留下一段被她搬下了山,放在山洞口,和洞里那堆高高的木炭遥遥相对。
后面几窑她多是烧制带盖的陶坛和陶瓶,她尝试着用水冷却窑洞,试了两窑之后,陶坛更加坚硬,成红棕色。
一直惦记着的小火炉也终于烧制成功了。
她用这种方法又烧了两个陶罐两个茶壶,还有一些水杯花瓶水缸等等。
还有一些青砖。
天阴阴沉沉的,有好几天了。
晏喜捞起陶罐中的五味子,倒入陶盆上的漏盆中。
漏盆是前几天烧制成的,底部布满筷子大的洞,洞上面铺了一层木炭,是她用来过滤雪水的。
现在她用它过滤五味子的盐水,晾干的五味子用来和枸杞子干枣泡果汁。
她把陶罐放在火灶上熬煮,希望能得到食盐。
火灶是她用青砖搭建的。
火灶离洞口只隔着一个水缸,在洞口的西边。
几块大青砖交错搭了五层,正好齐腰高,圆圆的肚子上恰好可以放上陶罐,中间用她烧制的漏片隔断,柴火架在漏片上,火灰落下,在火灶下面积成一堆。
一个同样是青砖搭成的案台,与火灶连成一体,形成一个长条状。
晏喜坐在火灶前的木墩上,弯着腰低头在地面上打磨着一双厚厚的椿木屐。
大吉祥它们向山谷来的时候,晏喜放下手里的木屐,看了看陶罐,往灶中加上两根木头后出了山洞。
她顺着高高低低的台阶上了东边的蓝雪山,这个名字来自她后来在东山朝南的山脊上看到的一片蓝雪花,秋后最后一次的盛花,像一条蓝色的路,向着广袤的大草原。
一棵枣树下,满满一篓红色的小枣。
“栗子,西米,回家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