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垂钓澎湖湾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丁香小鱼季 马公大鱼期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绕在一起。

  因为下降过程中,铅坠密度大,会先快速下沉,子线上的饵鱼,如果跟主线夹角太小,子线容易形成螺旋下沉模式,这样子线母线就会缠绕,造成丁鳞鱼无法自然、活跃、远距离的游泳!

  不正常的活饵,会造成比目鱼的高度警觉,因而失去吃饵的机会。

  吴荣文从小跟父亲在近海捕鱼补贴家用,经验丰富,姿势最为标准,虎口微微顺过钓鱼线,食指前伸,勾住母线,轻轻的用食指,拉动钓线,感应水底鱼饵的情况。

  缪泰元则是像屁股着火的猴子,左跳一下,右滚一下,一会收线,一会放线,忙碌到不行。

  在他这种折腾之下,一条活泼的饵鱼,最多二次,就会失去活力或是死亡。第三次就得更换鱼饵,搞得吴荣文骂他败家。

  就在此时,郭永强中鱼了,看起来很沉,但是线组跑鱼明显,不是挂底。

  由于我自己在网垵口钓鱼的经历,让我坚持大家必须戴上手套,加上郭永强力气大,我觉得这条鱼应该是没跑了!

  “这条鱼很大,力气很大!”

  郭永强吃力的跟我们说了一下,因为手丝钓鱼,少了鱼竿弹力的缓冲,确实能完全直接感受大鱼的力量!

  大约30秒后,一个向外跑线,啪的一下感觉,鱼线张力松开,但是还能看见主线笔直沉在水中,估计这是子线断了,但是铅坠还在!果不其然,收起线组,子线在与铅坠的8字环结合处,断的干干净净。

  ……

  “这不是比目鱼,比目鱼不会跑线!”

  渔夫出身的吴荣文,对着断线点评了自己的看法!

  因为比目鱼一般是贴着海底沙地前进,一定会先埋伏在海底,等待一个最佳时机,奋力一击,一口咬紧鱼饵,然后再回到海底蹲守位置,这是牠的天性,也是比目鱼攻击、咬饵、跑线三部曲。这个三部曲所产生的出线,一般不会超过1米长!

  “干,没看到鱼,你说什么都可以!”

  心情大坏的郭永强,非常不爽的怼了吴荣文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