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大朝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不到半夜即起,从自己家里大老远的赶往宫城,苦不堪言也就算了,到了那经常发现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只能人挨着人缩成一团,好歹算是挤进朝堂,哪里还有什么丰仪可言?
一到下朝,则是呼啦啦的一大群人,直奔各自车马。各位大佬们当先,有豪奴驱使,自然不怕,小官们则经常因为找不到车马堵塞宫门。一次推搡之下,竟然踩死了三个,踩伤了十余人……
太祖皇帝其实早就后悔了。
一天隔一天,全京城大小官员加上勋贵和来朝公务的地方官吏,乌泱泱数百上千人。宫室就那么大点地方,冬天还好,只是眼烦。夏天那腌臜味道,简直了!饶是太祖武夫当国,不算什么讲究人,也是被熏得胸闷气短。
终于当上皇帝的太祖发现,原来当皇帝是个技术活,勤快不勤快实在不体现在这上不上朝上。他每天需要与之商议的最多不过几十人,剩下那一堆挤在一起,除了让他眼晕,全无半点用处,甚至因为每隔一天就需要聚集一次,严重耽误了这帮人真正给他干活的时间。
金口玉言,哪能随便更改?这会儿改说一旬一朝,那不成了跟前朝一样的“懒政、怠政”吗?要知道这可是他给前朝皇帝按的大罪之一,也是他自己承接天命的理由之一。
直到那次推搡踩事件,太祖皇帝才算找到了台阶下。他先是震怒,读书人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堂堂朝廷命官竟然为了车马之事就互相踩死好几人,还能指望你们牧守天下?还能指望你们经世济民?再就是顺水推舟,下令将朝会分为大朝、小朝。
小朝为三品以上在京官员为主,及有实职的伯以上勋贵参加,仍是一天隔一天召开,议论国事,是正儿八经的朝务。大朝则包括京城六品以上官员并子以上勋贵,每月十五召开一次,算是给低品级官员面圣机会,几十年演化过来,已成为仪式性朝觐为主的定例,顶多宣布些小朝已充分商议通过的政令之类。
李四才虽然不过六品,猫了个大朝的边,但他所在的户部是仅次于吏部天官的实权单位,他更是户部侍郎蔡嘉义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不到半夜即起,从自己家里大老远的赶往宫城,苦不堪言也就算了,到了那经常发现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只能人挨着人缩成一团,好歹算是挤进朝堂,哪里还有什么丰仪可言?
一到下朝,则是呼啦啦的一大群人,直奔各自车马。各位大佬们当先,有豪奴驱使,自然不怕,小官们则经常因为找不到车马堵塞宫门。一次推搡之下,竟然踩死了三个,踩伤了十余人……
太祖皇帝其实早就后悔了。
一天隔一天,全京城大小官员加上勋贵和来朝公务的地方官吏,乌泱泱数百上千人。宫室就那么大点地方,冬天还好,只是眼烦。夏天那腌臜味道,简直了!饶是太祖武夫当国,不算什么讲究人,也是被熏得胸闷气短。
终于当上皇帝的太祖发现,原来当皇帝是个技术活,勤快不勤快实在不体现在这上不上朝上。他每天需要与之商议的最多不过几十人,剩下那一堆挤在一起,除了让他眼晕,全无半点用处,甚至因为每隔一天就需要聚集一次,严重耽误了这帮人真正给他干活的时间。
金口玉言,哪能随便更改?这会儿改说一旬一朝,那不成了跟前朝一样的“懒政、怠政”吗?要知道这可是他给前朝皇帝按的大罪之一,也是他自己承接天命的理由之一。
直到那次推搡踩事件,太祖皇帝才算找到了台阶下。他先是震怒,读书人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堂堂朝廷命官竟然为了车马之事就互相踩死好几人,还能指望你们牧守天下?还能指望你们经世济民?再就是顺水推舟,下令将朝会分为大朝、小朝。
小朝为三品以上在京官员为主,及有实职的伯以上勋贵参加,仍是一天隔一天召开,议论国事,是正儿八经的朝务。大朝则包括京城六品以上官员并子以上勋贵,每月十五召开一次,算是给低品级官员面圣机会,几十年演化过来,已成为仪式性朝觐为主的定例,顶多宣布些小朝已充分商议通过的政令之类。
李四才虽然不过六品,猫了个大朝的边,但他所在的户部是仅次于吏部天官的实权单位,他更是户部侍郎蔡嘉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