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美国农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6节 千金难买我开心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导至跳楼自杀有约四十到五十人。

  新闻里还提到马克斯,介绍这次酿酒企业之间的资本市场博弈,明面上赢家有两个,一是克洛斯农场、二是马克斯。

  其中马克斯嫌疑最大,因为他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马克斯却在新闻上否认了这种说法,在言论自由的国度,他只是在网上有感而发而已,因为他本人是公主新酒和农场伏特加的狂热粉丝。

  看到这里张一又笑又气。

  笑的是,马克斯做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公开声明是公主新酒、和农场伏特加的狂热粉丝,等于免费为农场打一波广告。

  气的是,他有暗示观众瞄准克洛斯农场的嫌疑。

  美琳握着张一的手安慰道,“过几天外面那些记者就会离开,大家也会忘记这件事情。”

  “我有一个好办法。”安琪走过来补充道,“让小镇上商家拒绝卖食物给那些记者、让汽车旅馆拒绝他们入住。”

  “假如这样,那些记者会更来劲,就按美琳说的,什么都不做,叮嘱所有员工不接受任何采访。”

  安琪吐了吐香舌,把点点头。

  ......

  关掉让人不爽的电视,张一拿起早上送来的报纸。

  《西雅图周报》《西雅图工人报》。

  报社记者在艾伦的调教下,一个个变的乖如绵羊,报纸内容看起来赏心悦目,对涉及农场的新闻之字不提。

  第二副页一条新闻吸引张一的注意力,标题:‘冉冉升起的世界级名校——西雅图理工大学’

  报道内容把学校描写成一处大学圣地,不输给常青藤联盟的名校。

  内容最后,‘为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特向全球招聘各科医学博士、教授。’

  甚至把年薪、安家费等诱惑条件,亦果果写在报纸。

  以前听说过一个三线城市、二本学校,招聘博士老师,安家费送五十万RMB,已经感很夸张。

  没想到报纸上开的条件更奢侈,安家费同样也是五十万——米元。

  还有工资。

  医学院正教授年薪25万米元,副教授年薪20万米元,助理教授年薪15万美元...

  “这是谁开的条件?”张一回头看向凯西和宁静问。

  凯西走过来看向报纸,“是我。”

  “这会不会多了呢?”

  张一感觉丝丝肉疼,私校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

  “不会。”凯西解释道,“拿安家费得签八年劳务合同,定价是参考25号农场建筑别墅售价计算。

  每栋大都50~60万米元,拿到安家费,他们还得加一些钱,才能买栋房子。

  至于月薪,毕竟一名医学教授在医院工作每年挣的不止这些钱,如果招不到人,还得增加才行。”

  张一忽然想通。

  在国内一个医学教授除去工资,偶尔出出手术、带带学生,一年下来,工资加红包,肯定比二十五万米元多。

  “其实,目前学校收到的入学申请,数量已经有两千人,不仅可以维持新学校一学期运转,甚至还有一点点结余。”凯西补充解释,“后面如果招到有更多学生,都是赚到的。”

  “哇...”张一眼睛UP UP UP闪亮,“现在才两月份,居然已经有两千人申请,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留学都是提前一到二年准备,最短提前几个月申请,如果临近九月才想出国留学,时间肯定是来不及的,等到六月份,会有更多免签国学生和米国本土学生申请入学。”

  “可以、可以...”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 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 众 号【书友大本营】 免费领!

  张心里乐开花,原本只求保本,现在看来,明明可以挣更多。

  “新学校的承载能力里两万学生,现在才两千申请,除了西雅图当地报纸,我们是不是应该在更广范围打打广告?”

  “这是一个好主意。”凯西赞同。

  张一心里已经有一个好的想法,试想在农场每一瓶卖出的酒标上印写着:

  ‘西雅图理工大学指定饮品。’或者‘西雅图理工大学医学院赞助商。’

  效果应该很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