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美国农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0节添砖加瓦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回信治沙种植场在和田县境内。

  位于县城东北方向三百公里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小部分区域。

  和政府治沙林场一样,回信旗下的治沙林场同样顶在最前面。

  就像前在前排列、打头阵的迎敌士兵。

  有点惨烈的味道。

  不仅风沙大、而且很冷,气度低至零下十五度。

  不远处视线可及是绵延千里、高耸入云的大雪山。

  这一且说明,眼下的季节不适种树。

  其他排头兵正在休息,回信治沙种植场还在忙碌。

  因为资金充足,治沙种植场负责的两百平方公里区域内的自沙工作进程最快。

  这和种植场内许多大棚密切相关。

  种植场入口处,这里有六座大棚。

  除少量种植蔬菜瓜果,更多正在进行禾木育苗。

  在其中一座,张一找到巴依古丽。

  巴依古丽是李树的维族妻子,今年刚刚23岁,其父母是种植林场员工。

  多来几次和李树对上眼,缘份果然奇妙。

  大棚里除了巴依古丽,林嘉懿和常倩居然也在!

  常倩手里拿着外型像‘棒子’的摄像机正在对禾苗摄取素材。

  林嘉懿和巴依古丽正在谈论和葡萄有关的话题。

  直到走近,三人才注意到张一和林茵。

  “怎么是你们?”常倩最先反应过来。

  张一着实无语,这句话不该由自己来问吗?

  “你们是?”

  李树之前不认识张一,巴依古丽更不认识。

  张一佯装陌生人。

  “报歉打扰,你们继续聊,我们只是参观。”张一解释。

  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治沙林场参观,巴依古丽已经不奇怪。

  林嘉懿把视线从张一和林茵身上移开。

  继续和巴依古丽交流。

  原来。

  年轻人对白酒接受度低,根据市场调查,人们对红酒喜爱层度与日增加。

  因此林家也想进入葡萄酒酿造行业。

  林嘉懿过来是为了原料采购。

  刚才她正在劝巴依古丽种植葡萄,与林家形成供应关系。

  这真是一个绝好的注意,张一之前完全没想到,林嘉懿给张一提醒。

  西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超长日照,使它成为一个超大的天然果园,这里葡萄的优质,举世闻名。

  伐木种葡萄树事件证明,治沙种植场里种葡萄完全可行。

  “林小姐,我们种植场不种葡萄。”巴依古丽努力解释,“或许你可以到其它种植场去看看。”

  林嘉懿看上去胸有成竹,可惜没有沟壑。

  “我打听过,其它种植场都属于国有,不能种植经济物,只有你们的治沙林场可以。”

  这里的内情张一恰好知道。

  当初决定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治沙,因为是纯私人投资,治沙委员会给了很多优惠条件。

  比如免税,员工免个人所得税。

  这个优惠用处不大,因为个税五千起征,而员工们的工资都在三千左右。

  第二,治沙后形成的绿地,拥有使用产权,但不能交易。

  第三个优惠条件,是被林嘉懿看中的原因。

  回信名下的治沙林场可以从事农作场生产,可以种胡杨、沙柳,也可以种葡萄。

  甚至伐掉之前种下去的成年禾木,改种葡萄树,也没问题。

  “林小姐,林场可以自行决定种什么,但我们的任务是种植胡杨和沙柳,不包括葡萄。”

  林嘉懿带着任务来的,不愿轻易放弃,“我仔细计算过,保留第一道胡杨林固沙,早前种的一万亩沙柳伐掉改种葡萄,两三年后,每年会为种植场带来很可观的经济收益。”

  张一在心里怒赞,林嘉懿的办法真不错。

  “收益?”巴依古丽笑着摇头,“种植场资金来自一位伟大的环境保护家,他不求回报,等冬天过去,开春最忙的时候,种植场员工会从现在一百人增加到两百人。”

  ‘伟大的?’张一被巴依古丽夸的有点不好意思。

  “...”

  林嘉懿不相信世界上有这种做好事不求回报的人。

  张一也不信,因为他已经决定,要把种植场改种葡萄。

  绝对不是故意打巴依古丽脸,她是为张一骄傲的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