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军需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换了统一的制式军袍,红色短袍利落合身,配上鞓带,军靴,自有一股利落干练的军人气息,若数百人集中在一处,强军之态就相当明显了。
再往西去,便是引来的一条渠流,从邻近县城请来的染布师傅便在此地印染布匹,原布是灰白色,要等印染之后才会变成鲜红夺目的大红色,妇人们裁剪的布匹,便是先经由染坊印染之后才取来裁剪。
这些地方便是按手中的活计领钱,自诸闻建议之后一律如此,这样各处的效率均是提高了很多,各人都是手脚并用,赶着手中的活计,惟恐比别人做的慢了几分,这样就要比别人少赚了些。
这样的心理其实很奇怪,但这就是最正常不过的人性。
沈李氏是最早的裁缝之一,随着妇人增多,逐渐担负了一些管理职责,倒是不必一直忙碌活计,人也轻松了不少。
她是赶回来替丈夫做早饭,沈永一旦沉迷手上的活计便什么都忘了,早晨沈李氏出门时沈永正督促徒弟们赶紧赶工,自己也是拿着鸟铳研究起来,沈李氏知道丈夫一时无心饮食,便到缝衣厂那边安排了手头之事,然后赶紧赶过来安排丈夫的早食。
沈永在饮食上不讲究,现在更是一门心思扑在各种应用器物的制造上。
在廊檐对面的棚屋内,近二十个学徒正在钻磨着铳管。这些铳管都是用上等熟铁制成,坚实无比,用钻子每天不停的磨钻,一天可钻一寸,每支铳管要完全钻通可以使用,差不多就是要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这些学徒什么事都不做,只能每天钻磨铳管。
沈永一心想在器械上想些办法,使钻铳管的速度能加快些,哪怕每天节省两个时辰,这些学徒也能省下不少时间来和他学打造兵器铠甲的技术。
两边的厢房都造的阔大坚实,每天晚上都会有旗军过来轮值,这里算是临时的库房了,大量的熟铁和生铁放在此处,半成品的铁盔兵器铠甲也放在这里,并没有交入武库储存。
最珍贵的便是那些苏钢,每斤都抵好几两银子,实在是无比昂贵。
不过这些以灌钢法炼出来的苏钢原本就要耗费大量熟铁,且要消耗大量的材料熔炼,加上需要一定的技术工艺,价格昂贵自有其道理。
这些苏钢是用来给枪头和刀刃点钢用,这年头也有纯粹用苏钢打造的宝刀宝剑,敢这么挥霍的都是出了名的高手匠人,再配上名贵的刀鞘剑鞘,镶嵌宝石等物,一柄宝刀宝剑价值几十两到百两甚至数百两不等,这也是商家售卖物品的惯技了。
在厢房之外的空场地上,依次支起了十几个炉子,早晨起已经引火,一群十来岁的半大孩子正在拼命的压着皮囊鼓风,强劲的风力将炉火吹的火星四溅,很快温度便是足够。
一群从四周集镇和县城请来的铁匠俱是在炉边站立着,用长长的火钳夹着一块块熟铁,烧制通红之后,开始在铁毡之上捶打起来。
铁匠们制的便是铁盔的粗胚模型,细致的加工,最后的定型,穿孔,加上铰链可以连接顿项的活计,暂且还只能是沈永一个人做。
这些铁匠都是民间集镇上出身,打剪刀,菜刀,锄头,一个个是行家里手,打一些民间用的刀剑也不是不可以,但他们一般都不会点钢,因为民间刀枪很少用苏钢点刃,这样的奢侈行为只有军中替家丁精锐打造兵器时才用的上,一般的营兵用的刀枪也不会点上苏钢。
也只有沈永这样的出身军卫,又在登州镇替营兵打造铠甲兵器火器的铁匠,才有资格主持眼前的这个军用的铁器作坊,并且领着与旗队长相同级别的俸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换了统一的制式军袍,红色短袍利落合身,配上鞓带,军靴,自有一股利落干练的军人气息,若数百人集中在一处,强军之态就相当明显了。
再往西去,便是引来的一条渠流,从邻近县城请来的染布师傅便在此地印染布匹,原布是灰白色,要等印染之后才会变成鲜红夺目的大红色,妇人们裁剪的布匹,便是先经由染坊印染之后才取来裁剪。
这些地方便是按手中的活计领钱,自诸闻建议之后一律如此,这样各处的效率均是提高了很多,各人都是手脚并用,赶着手中的活计,惟恐比别人做的慢了几分,这样就要比别人少赚了些。
这样的心理其实很奇怪,但这就是最正常不过的人性。
沈李氏是最早的裁缝之一,随着妇人增多,逐渐担负了一些管理职责,倒是不必一直忙碌活计,人也轻松了不少。
她是赶回来替丈夫做早饭,沈永一旦沉迷手上的活计便什么都忘了,早晨沈李氏出门时沈永正督促徒弟们赶紧赶工,自己也是拿着鸟铳研究起来,沈李氏知道丈夫一时无心饮食,便到缝衣厂那边安排了手头之事,然后赶紧赶过来安排丈夫的早食。
沈永在饮食上不讲究,现在更是一门心思扑在各种应用器物的制造上。
在廊檐对面的棚屋内,近二十个学徒正在钻磨着铳管。这些铳管都是用上等熟铁制成,坚实无比,用钻子每天不停的磨钻,一天可钻一寸,每支铳管要完全钻通可以使用,差不多就是要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这些学徒什么事都不做,只能每天钻磨铳管。
沈永一心想在器械上想些办法,使钻铳管的速度能加快些,哪怕每天节省两个时辰,这些学徒也能省下不少时间来和他学打造兵器铠甲的技术。
两边的厢房都造的阔大坚实,每天晚上都会有旗军过来轮值,这里算是临时的库房了,大量的熟铁和生铁放在此处,半成品的铁盔兵器铠甲也放在这里,并没有交入武库储存。
最珍贵的便是那些苏钢,每斤都抵好几两银子,实在是无比昂贵。
不过这些以灌钢法炼出来的苏钢原本就要耗费大量熟铁,且要消耗大量的材料熔炼,加上需要一定的技术工艺,价格昂贵自有其道理。
这些苏钢是用来给枪头和刀刃点钢用,这年头也有纯粹用苏钢打造的宝刀宝剑,敢这么挥霍的都是出了名的高手匠人,再配上名贵的刀鞘剑鞘,镶嵌宝石等物,一柄宝刀宝剑价值几十两到百两甚至数百两不等,这也是商家售卖物品的惯技了。
在厢房之外的空场地上,依次支起了十几个炉子,早晨起已经引火,一群十来岁的半大孩子正在拼命的压着皮囊鼓风,强劲的风力将炉火吹的火星四溅,很快温度便是足够。
一群从四周集镇和县城请来的铁匠俱是在炉边站立着,用长长的火钳夹着一块块熟铁,烧制通红之后,开始在铁毡之上捶打起来。
铁匠们制的便是铁盔的粗胚模型,细致的加工,最后的定型,穿孔,加上铰链可以连接顿项的活计,暂且还只能是沈永一个人做。
这些铁匠都是民间集镇上出身,打剪刀,菜刀,锄头,一个个是行家里手,打一些民间用的刀剑也不是不可以,但他们一般都不会点钢,因为民间刀枪很少用苏钢点刃,这样的奢侈行为只有军中替家丁精锐打造兵器时才用的上,一般的营兵用的刀枪也不会点上苏钢。
也只有沈永这样的出身军卫,又在登州镇替营兵打造铠甲兵器火器的铁匠,才有资格主持眼前的这个军用的铁器作坊,并且领着与旗队长相同级别的俸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