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贺礼”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观礼台上,政务院外交部礼宾司科长韩叙走向观礼台第二排,在一位苏联人面前站定。这个苏联人名字叫齐赫文斯基,是苏联驻北平的总领事。韩叙简短地转达了周恩来的指示,让齐赫文斯基在没有收到紧急信函之前,不要离开总领馆去出席任何政府招待会。
而典礼结束后,齐赫文斯基刚刚回到总领馆,韩叙就跟随而至,把一份正式的政府信函交给了齐赫文斯基。这份信函的内容是:
苏联驻北京总领事齐赫文斯基先生:
兹通知您,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表了公告。
现具函将此公告送达给您,并希望您转给贵国政府。
我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建立正常外交关系是必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周恩来
1949年10月1日于北京
齐赫文斯基显然知道此件的分量,于是立刻把周恩来的信函译成俄文,紧急发电报给莫斯科。
1949年10月2日晚9时45分,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受苏联政府的委托致电周恩来外长: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业己收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本年10月1日之公告,其中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苏联政府在研究了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建议后,由于力求与中国人民保持友好关系的始终不渝的意愿,并确信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意志的代表,故特通知您,苏联政府决定建立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此前,葛罗米柯代表苏联政府发表声明,断绝与广州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
接到葛罗米柯的电报后,周恩来连夜亲自起草了给葛罗米柯的复电,并于10月3日发出。电文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热忱欢迎立即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由此,通过双方外长互相致电的方式,中苏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任命以新华社记者身份常驻莫斯科的戈宝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使馆参赞兼临时代办,立即开始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建馆工作。戈宝权因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位驻外的外交官。苏联则任命前驻北平总领事齐赫文斯基为苏联驻华使馆参事兼代办。两国使馆代办分别向驻在国政府递交了介绍信。
紧接着双方开始酝酿和确定首任驻对方大使。
齐赫文斯基回忆说:
不久,我接到莫斯科发来的指示,让我征询中方是否同意罗申出任苏联驻北京大使。为此,我拜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是在中南海政府办公区他的办公室里。当周恩来得知,苏联领导决定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前不久担任驻国民党政府大使的人派到人民中国来的时候,他的脸上一瞬间表现出对斯大林的这个选择的失望感。周恩来让我在他的办公室里稍等片刻,而自己到位于不远的毛泽东办公室去了。15分钟后他回来了,通知说,政府同意苏联政府提出的大使人选,他将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莫斯科临时代办戈宝权正式通知苏联外交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显然期待任命一个与旧中国没有联系的著名苏联外交官或国务活动家出任驻北京大使。罗申是一位精力充沛、善于交际的军事侦察员,1943至1945年曾任苏联驻重庆武官。当年周恩来在这座城市领导中共办事处工作,他对罗申很熟悉。罗申是在1948年中国内战最炽烈的时候出任苏联驻南京政府大使的。
1949年10月4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启程来华。
罗申1939年曾以武官助手身份来中国任职;1941年被任命为暂代驻华军事武官;1944年返回苏联,参加东普鲁士白俄罗斯第三防线作战;1945年7月以少将官职再到中国,出任苏联驻中国大使。
中苏两国一建交,身在莫斯科的罗申立即动身赶往北京。后来,在谈到为什么在建交的第二天就迅速启程来华的原因时,罗申大使说,在莫斯科时,他们从英国驻苏联大使那里得知英国可能迅速承认新中国,而英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观礼台上,政务院外交部礼宾司科长韩叙走向观礼台第二排,在一位苏联人面前站定。这个苏联人名字叫齐赫文斯基,是苏联驻北平的总领事。韩叙简短地转达了周恩来的指示,让齐赫文斯基在没有收到紧急信函之前,不要离开总领馆去出席任何政府招待会。
而典礼结束后,齐赫文斯基刚刚回到总领馆,韩叙就跟随而至,把一份正式的政府信函交给了齐赫文斯基。这份信函的内容是:
苏联驻北京总领事齐赫文斯基先生:
兹通知您,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表了公告。
现具函将此公告送达给您,并希望您转给贵国政府。
我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建立正常外交关系是必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周恩来
1949年10月1日于北京
齐赫文斯基显然知道此件的分量,于是立刻把周恩来的信函译成俄文,紧急发电报给莫斯科。
1949年10月2日晚9时45分,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受苏联政府的委托致电周恩来外长: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业己收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本年10月1日之公告,其中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苏联政府在研究了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建议后,由于力求与中国人民保持友好关系的始终不渝的意愿,并确信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意志的代表,故特通知您,苏联政府决定建立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此前,葛罗米柯代表苏联政府发表声明,断绝与广州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
接到葛罗米柯的电报后,周恩来连夜亲自起草了给葛罗米柯的复电,并于10月3日发出。电文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热忱欢迎立即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由此,通过双方外长互相致电的方式,中苏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任命以新华社记者身份常驻莫斯科的戈宝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使馆参赞兼临时代办,立即开始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建馆工作。戈宝权因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位驻外的外交官。苏联则任命前驻北平总领事齐赫文斯基为苏联驻华使馆参事兼代办。两国使馆代办分别向驻在国政府递交了介绍信。
紧接着双方开始酝酿和确定首任驻对方大使。
齐赫文斯基回忆说:
不久,我接到莫斯科发来的指示,让我征询中方是否同意罗申出任苏联驻北京大使。为此,我拜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是在中南海政府办公区他的办公室里。当周恩来得知,苏联领导决定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前不久担任驻国民党政府大使的人派到人民中国来的时候,他的脸上一瞬间表现出对斯大林的这个选择的失望感。周恩来让我在他的办公室里稍等片刻,而自己到位于不远的毛泽东办公室去了。15分钟后他回来了,通知说,政府同意苏联政府提出的大使人选,他将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莫斯科临时代办戈宝权正式通知苏联外交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显然期待任命一个与旧中国没有联系的著名苏联外交官或国务活动家出任驻北京大使。罗申是一位精力充沛、善于交际的军事侦察员,1943至1945年曾任苏联驻重庆武官。当年周恩来在这座城市领导中共办事处工作,他对罗申很熟悉。罗申是在1948年中国内战最炽烈的时候出任苏联驻南京政府大使的。
1949年10月4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启程来华。
罗申1939年曾以武官助手身份来中国任职;1941年被任命为暂代驻华军事武官;1944年返回苏联,参加东普鲁士白俄罗斯第三防线作战;1945年7月以少将官职再到中国,出任苏联驻中国大使。
中苏两国一建交,身在莫斯科的罗申立即动身赶往北京。后来,在谈到为什么在建交的第二天就迅速启程来华的原因时,罗申大使说,在莫斯科时,他们从英国驻苏联大使那里得知英国可能迅速承认新中国,而英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