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剑来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少年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些年轻人,悄无声息的都被淘汰掉了。
陈平安说道:“有没有非大骊本土人氏出身的年轻官员,年纪大概在三十五岁。”
崔东山问道:“容鱼那边没有类似的档案?”
陈平安摇头道:“没有。”
崔东山说道:“回头我找那位大都督合计合计,他跟柳清风一直关系不错,说不定有些心得、说法。”
老聋儿带着新收去暂不记名的徒弟张英找来这边,以心声告诉自家山主,陆芝这拨剑修已经动身返回南婆娑洲的龙象剑宗。
齐廷济率先赶去了归墟渡口,等着米裕去那边汇合,同走蛮荒。
其中黄陵和宣阳,根据斜封宫臭椿道人提供的线索,打算近期一起去金甲洲的古遗迹邙山,秘密寻找那位道号清庙、名为周颂的女子鬼仙。若能顺便将那位大名鼎鼎的“剑仙徐君”拐骗到了龙象剑宗是最好。
王朱起身说道:“走了。”
金鲤跟着起身,伸了个懒腰,天大地大,碧波万里,自己定要辅佐公主殿下将东海水府成为第一水法道场。
陈平安点点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金鲤明眸皓齿,秋波流转,姗姗然施了个万福,柔媚笑道:“陈公子万千珍重,记得多去水府串门做客呀,奴婢万千期待。”
陈平安黑着脸置若罔闻。
刘叉喝酒看热闹都不花钱,觉得有趣,也有陈隐官你吃瘪的时候。
酒桌旁。
一肚子花花肠子、一路上想着如何先学会仙家隐身法、再学山上穿墙术的的世家少年,真见着了正经的良家美人,反而胆怯。
来了一位管事模样的老者,带着几位孔武有力的青壮家丁,瞧见了街边酒桌旁的少年身影,三步并作两步凑近过来,“英官儿,可把你找着了,快快回家,老爷已经急得火冒三丈了,与我们放出话来,一个时辰之内再不把你带回家,就要打断你的三条腿。
张英却是晓得是失心疯的国师刘绕,要让大绶京城在未来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间再无花前月下的旖旎夜景了。
少年也猜不出酒桌那几位古怪人物的身份,跟家族管事介绍说道:“我刚刚认了一位师父,要随他入山修行仙法。”
老管事听也不听这些不着调的混账话,只是催促道:“英官儿,认了师父能学仙术自是好事,只是你先与我们一起回府。”
老聋儿看了眼山主,陈平安笑道:“你陪着少年一起回趟家,让他的家人放心,相信离家登山,属于游必有方。如果对方实在不信你的话,怕少年误入歧途,耽误了科考前程不说,还害了他的性命,你可以表明次席供奉的身份。”
大绶朝的达官显贵,别管各自家族底蕴深厚如何,一个个的眼界总是不低的,老聋儿点点头,“从张英做派见其家风,估计多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精明人,不搬出这层身份,绝无可能带他离开大绶。”
张英好奇万分,哪座道场哪个门派的次席供奉?只是少年心中难免失落,一位地仙便能担任次席供奉,那座山头,想来不高?
不如别去了吧。听说去山上修仙既清闲又苦闷,很无趣的。哪有在山下让姐姐们揩油来得开心?家境殷实的少年郎有个特殊嗜好,去了青楼,定要喊来一位生意最为冷清的姐姐,花钱找罪受。所以年纪轻轻的,便赢得了一个“青楼及时雨、勾栏呼保义”的美誉。
迎来送往惯了的老管事眼尖,早就炼出了一双火眼金睛,方才只是视线一扫,便看出了这位气态雍容的青衫男子,便是这桌酒客的话事人,他一边想着如何与巡城司衙署打点关系,查一查这拨仙师的关牒,确定籍贯身份,一边拱手作揖,毕恭毕敬说道:“诸位仙师赎罪个,招待不周,明天我们府上定会设宴款待贵客,英官儿有幸拜师一事,毕竟事关重大,家主绝不敢怠慢,却要从长计议一番。”
陈平安起身笑道:“设宴款待就不必了,我要连夜返回道场,就让甘供奉陪你们英官儿一起回府,至于他们能不能成为师徒,何时学习登山法,全看双方的缘法了。”
刘叉站起身,接下来总是跟在陈平安身边晃荡了。
老管事使了个眼色,一位家丁随从便去柜台结账,却被告知已经有人帮忙结账了。
少年蓦的下定决心,不去山上当神仙了。
乱世一来,那些身世本就可怜的女子又能怎么办?他能照顾一个是一个。只是少年自己心中也犯嘀咕,刀光剑影,铁甲铮铮马蹄阵阵,无数豪门世族的匾额都可能要被砸碎了个稀巴烂,膏腴贵胄富家子尚无立锥之地,他真能照顾到她们吗?就自己这唇红齿白的俊俏相貌,可别卖屁股……不如还是跟着半路师父一起上山躲避乱世?少年内心纠结极了,去桌上倒了一碗酒,豪放满饮这一碗不常喝的土烧,真想就此醉倒,等到睁眼醒来之时,又是歌舞升平的盛世光景了。
崔东山笑道:“老聋儿好运道,收了个好徒弟。”
老聋儿笑呵呵不说话,看来除了在山中传道授业,自己也该时常来山下走动走动。
陈平安说道:“张英,你先去刘绕的那边待几年,何时跟随甘棠登山,确实需要从长计议。”
老管事闻言错愕不已,如今的江湖骗局不高明啊,张英却是问道:“哪个刘绕?”
陈平安笑道:“就是你觉得疯了的那个刘绕,他刚刚返回国师府,你现在去投靠,对自己对家族对大绶都有些好处。”
张英无奈道:“你这人说话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堂堂国师府那么高的门槛,也是我这种末流纨绔子弟能够跨过去的?被乱棍打出,医药费谁出?”
陈平安也没解释什么,祭出三山符,带着刘叉径直离开了大绶京城,崔东山和老聋儿需要略作停留,稍晚返回落魄山。
老聋儿愈发眼神慈祥,这徒弟,说话耿直,随师父样,果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崔东山捧腹大笑,指了指国师府那边,“刘绕的门槛有这么高,他自己都不知道啊,刘绕刘绕,别装聋作哑了,速速来此拜见你们大绶朝胆略第一人,拣着宝了,莫要放漏给外人……”
当板着脸的刘绕果真现身此地,聪慧少年便恍然醒悟,那位气态温和的青衫酒客,就是先前金銮殿上的大骊国师陈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