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聚居庵堂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沟内敛暗黄。
十户人家,一般都是一家一间,实在住不下了,最后来的几家,在大殿上用竹篱笆或木板,隔离出了几间房间,用来住宿。后来还来了一户,单身一人,住到了戏台上。
结构紧凑,错落有致,住下了十户人家,印象中似乎并不太拥挤,角角落落,都曾留下小伙伴们玩耍的身影,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欢笑声,时刻在里面飘扬回荡。
在玩耍之中,刚刚学会蹒跚走路的小妹,曾不小心从戏台摔落,掉在天井麻石上,休克了很长时间,父母为此吓得不轻,又推又揉才把妹妹救醒。
据说解放前尼姑阉内还有尼姑,解放后才被遣散。综合队成立时,菩萨还完好存在,后来开展破“四旧”运动,被认定是旧社会封建残留,全部毁于一旦。
和我父亲一样孤身一人前来的,还有一个叫雷必松的,在父亲到民办小学任教之后,接替我父亲担任了生产队长。据说他破得最积极,那些木料做成的菩萨,全被他劈成了柴烧。
凤凰山确实是小山丘,甚至可以说是小山包,高不过二三十米,方圆不过四五十米。东南部分是竹林,西北部分是灌木,整齐的将山分成了两半。
尼姑庵有两条石板路通向山下,南面一条连接主楼大门,陡峭而蜿蜒,从竹林中穿过。东面一条连接东龛房小门,依竹林与灌木沿山坡而下,相对平坦。
陡直不同,不知道什么年代建成,不知道走过了多少朝拜的香客,石板已经磨得发亮。南面那条有竹林遮掩,湿气很重,浸染成黝黑色,还常有苔藓生长,东面那条烈日直晒泛着金黄。
在我能够在地上爬的时候,竹林掩映的石板路,开始留下我爬行的身影。
听父母讲,每当他们出去劳作,我就会趁着这条石板路,一个人爬到下去,坐在马路边集体仓库的门坎上。山里人称外公为“阿公”,外婆为“阿婆”, 刚刚学会发音,常“阿公阿婆”的自言自语。
等到父母劳作结束,回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沟内敛暗黄。
十户人家,一般都是一家一间,实在住不下了,最后来的几家,在大殿上用竹篱笆或木板,隔离出了几间房间,用来住宿。后来还来了一户,单身一人,住到了戏台上。
结构紧凑,错落有致,住下了十户人家,印象中似乎并不太拥挤,角角落落,都曾留下小伙伴们玩耍的身影,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欢笑声,时刻在里面飘扬回荡。
在玩耍之中,刚刚学会蹒跚走路的小妹,曾不小心从戏台摔落,掉在天井麻石上,休克了很长时间,父母为此吓得不轻,又推又揉才把妹妹救醒。
据说解放前尼姑阉内还有尼姑,解放后才被遣散。综合队成立时,菩萨还完好存在,后来开展破“四旧”运动,被认定是旧社会封建残留,全部毁于一旦。
和我父亲一样孤身一人前来的,还有一个叫雷必松的,在父亲到民办小学任教之后,接替我父亲担任了生产队长。据说他破得最积极,那些木料做成的菩萨,全被他劈成了柴烧。
凤凰山确实是小山丘,甚至可以说是小山包,高不过二三十米,方圆不过四五十米。东南部分是竹林,西北部分是灌木,整齐的将山分成了两半。
尼姑庵有两条石板路通向山下,南面一条连接主楼大门,陡峭而蜿蜒,从竹林中穿过。东面一条连接东龛房小门,依竹林与灌木沿山坡而下,相对平坦。
陡直不同,不知道什么年代建成,不知道走过了多少朝拜的香客,石板已经磨得发亮。南面那条有竹林遮掩,湿气很重,浸染成黝黑色,还常有苔藓生长,东面那条烈日直晒泛着金黄。
在我能够在地上爬的时候,竹林掩映的石板路,开始留下我爬行的身影。
听父母讲,每当他们出去劳作,我就会趁着这条石板路,一个人爬到下去,坐在马路边集体仓库的门坎上。山里人称外公为“阿公”,外婆为“阿婆”, 刚刚学会发音,常“阿公阿婆”的自言自语。
等到父母劳作结束,回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