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拜会坐师殿试开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力有限的士子,只是勉励了几句。
对于比较有潜力人,则点评一番其会试的文章,甚至当场出题,让其作答,以示亲近之意。
陆璟低调的混在人群中,拜见一番后,也被点名答了一题。
约莫一个时辰后,徐经年按照惯例,留众人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饭。
饭后,众人都提出告辞,徐经年也未挽留,只是交代众人用心准备殿试,便让众人离去。
不过却将陆璟单独留下,惹得其他人一阵惊奇,不过看陆璟年纪,心中都有些了然,当然不少人心中多少都有些嫉妒。
徐经年对陆璟倒颇为亲近,简单和陆璟聊几句后,随后说道:“你那一房的房师推荐你为头名,三位副主考中也有两位荐你为会元,不过都被老夫压了下来,你心中可有怨言?”
陆璟忙拜道:“大人也是为学生着想,学生自不会有怨言。”
徐经年点点头道:“少年得志于前程无益,老夫看你文章颇为练达,便不忍毁了一个好苗子。”
他在御前多年,对元雍帝的性情多有了解,若是一开始便点陆璟为会元,到殿试时,恐怕元雍帝还会给压一压,于陆璟殿试名次不利。
“学生多谢大人替学生考虑!”陆璟谢道,心中对徐经年颇为好感,他行事本就低调,自然不愿意在虚名上出风头。
徐经年笑道:“你能明白就好,乡试名次落在一榜已经够了,关键还在殿试。”
“学生谨记大人教诲。”陆璟谢道。
随后徐经年又指点陆璟殿试中的注意事项,便让陆璟离去。
三月初九,距会试放榜已有七天,京中的士子已经默默的走了七八成,也没有过多的告别宴会,都是打声招呼就告别离去了。
剩下的一两成举子,要么是京畿附近的人,要么是想留下来,看看今科殿试情况,当然也有不少无颜面对家乡父老的举子,不肯回乡,在京中继续租赁房子,打算在京中备考三年。
林如海当初在姑苏收拢的三名举子运气不好,皆名落孙山,三人中的林顾和林青选择返回姑苏,打算三年后再战京师。
林琛已经年过四十,即便三年后能中,一辈子到头最高只能升到五六品之境,因此他听从林如海的建议,派人将家人接入京师,成了林如海的幕僚。
三月十五日,殿试开始。
殿试是层层科举考试的最后一步,殿试名次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考生仕途的起点和终点。
殿试名次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出身,不仅能获得状元,榜眼,探花的荣誉称号,还能于奉天殿前唱名,于长安街上御街夸官,最重要的是一甲三人直接受封,进入翰林院任职,状元任从六品的修撰,榜眼和探花任正七品的编修。
二甲人数不等,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亦不等,赐同进士出身。
排名二甲和三甲的进士,若能选中庶吉士还好,还能在翰林院继续进修,三年后,会进行考核,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
其他的人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一般来说不论是外放还是在六部任职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力有限的士子,只是勉励了几句。
对于比较有潜力人,则点评一番其会试的文章,甚至当场出题,让其作答,以示亲近之意。
陆璟低调的混在人群中,拜见一番后,也被点名答了一题。
约莫一个时辰后,徐经年按照惯例,留众人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饭。
饭后,众人都提出告辞,徐经年也未挽留,只是交代众人用心准备殿试,便让众人离去。
不过却将陆璟单独留下,惹得其他人一阵惊奇,不过看陆璟年纪,心中都有些了然,当然不少人心中多少都有些嫉妒。
徐经年对陆璟倒颇为亲近,简单和陆璟聊几句后,随后说道:“你那一房的房师推荐你为头名,三位副主考中也有两位荐你为会元,不过都被老夫压了下来,你心中可有怨言?”
陆璟忙拜道:“大人也是为学生着想,学生自不会有怨言。”
徐经年点点头道:“少年得志于前程无益,老夫看你文章颇为练达,便不忍毁了一个好苗子。”
他在御前多年,对元雍帝的性情多有了解,若是一开始便点陆璟为会元,到殿试时,恐怕元雍帝还会给压一压,于陆璟殿试名次不利。
“学生多谢大人替学生考虑!”陆璟谢道,心中对徐经年颇为好感,他行事本就低调,自然不愿意在虚名上出风头。
徐经年笑道:“你能明白就好,乡试名次落在一榜已经够了,关键还在殿试。”
“学生谨记大人教诲。”陆璟谢道。
随后徐经年又指点陆璟殿试中的注意事项,便让陆璟离去。
三月初九,距会试放榜已有七天,京中的士子已经默默的走了七八成,也没有过多的告别宴会,都是打声招呼就告别离去了。
剩下的一两成举子,要么是京畿附近的人,要么是想留下来,看看今科殿试情况,当然也有不少无颜面对家乡父老的举子,不肯回乡,在京中继续租赁房子,打算在京中备考三年。
林如海当初在姑苏收拢的三名举子运气不好,皆名落孙山,三人中的林顾和林青选择返回姑苏,打算三年后再战京师。
林琛已经年过四十,即便三年后能中,一辈子到头最高只能升到五六品之境,因此他听从林如海的建议,派人将家人接入京师,成了林如海的幕僚。
三月十五日,殿试开始。
殿试是层层科举考试的最后一步,殿试名次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考生仕途的起点和终点。
殿试名次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出身,不仅能获得状元,榜眼,探花的荣誉称号,还能于奉天殿前唱名,于长安街上御街夸官,最重要的是一甲三人直接受封,进入翰林院任职,状元任从六品的修撰,榜眼和探花任正七品的编修。
二甲人数不等,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亦不等,赐同进士出身。
排名二甲和三甲的进士,若能选中庶吉士还好,还能在翰林院继续进修,三年后,会进行考核,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
其他的人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一般来说不论是外放还是在六部任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