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宋时风流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少真假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是进进出出,来来回回,不知道多少声音,吵吵嚷嚷,没有断绝。

  刑恕与薛之名,还有六个被邀请来的名士宿老,正在说着审判的事。

  这六人,是江南西路的名望之士,原本都是闲云野鹤,专心治学,不沾惹朝政,还是被刑恕,宗泽等人用尽办法请来了。

  “就如我所说,”

  刑恕看着六个白发苍苍的老学究,道:“六位坐于两边,监察审断的公平公正,依律而判。整个过程,六位可以发问,也可不说话。到了结案陈词,六位需要署名,如果有超过三位拒绝署名,那么本案判决便不作数。”

  六个人被刑恕说服,自然有道理,没人发问,一个个居高自傲,面色严肃。

  薛之名见着,接话道:“判案之后,涉案之人如果不认罪,就会自动上诉到京城大理寺,那时,案子就交由大理寺最终审判。”

  这时,才有一个宿老,字正腔圆的道:“你之前,想我等保证,人证物证俱全,没有屈打成招。”

  薛之名道:“这是当然,所有判断,基于人证物证,而不是只有罪人的供词。”

  “那就好。”

  另一个有些沉默的老者道:“尽快审吧,我也想看看,楚家一事,多少真假。”

  其他人几人没有说话,但都微不可察的点头。

  很显然,他们不信巡抚衙门放出的风声,更倾向于那些对朝廷不利的谣言。

  刑恕道:“巡检司那边正在提人,堂外的告示已经贴出去,等百姓多一些,时候到了,我们就开堂。”

  六人不再说话,犹如修道一样,有的拿出书看,有的闭目养神,有的摇头晃脑,好像在品味着什么。

  刑恕便转向薛之名,道:“具体流程,简洁一点,最好直奔主题。告诉巡检司那边,他们的措辞要严谨,不要给人把柄。尤其是要就事论事,不要妄自揣度,一切,凭证据说话。”

  薛之名肃色点头,道:“放心,我们准备的很充分,一定会将这个案子,定做铁案!”

  刑恕点点头,虽然心里多少有些不安,还是道:“让巡检司加强戒备,不要出幺蛾子。”

  刑恕不能再耽搁了,京城里一堆事情需要他来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