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宋时风流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九十一章效果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赵煦说的其实并不多,意思是言简意赅。

  王朝云没有再倒酒,目光看向苏轼。

  她是陪着苏轼在外漂泊了十多年的人,深知苏轼的洒脱外表下,内心藏着无尽的痛苦与苦闷。

  苏轼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要反驳什么,但却没有说出口。

  眼前这位年轻的官家的话,给了他不小的冲击。

  那个皇帝不想他的江山千千万万年,子孙永享至尊位。

  但这位十分冷静,理智,将很多事情看得透彻,并且取舍十分干脆。

  官家都不在乎那么多了,他这个臣子,又有什么立场再三反驳。

  如同一个喋喋不休的不幸老妇人?

  赵煦见苏轼沉默,眼神笑意一闪,苏轼动摇了。

  赵煦拿起酒杯,喝了口,继而道:“‘祖制’不应该是万古不变,也不应该是不能触碰的禁忌。‘礼孝’应该敬畏,但不能过于极端。换句话说,如果太祖太宗皇帝在现在,面临我大宋内忧外患的情形,他们还会抱着祖制不变吗?”

  “不会。”

  赵煦放下茶杯,神色严肃。

  “‘祖制’二字,有利有弊,要懂得区分,抱残守缺,不思进取,不是‘祖制’的本意。将自己关在笼子里好像就感受不到外面的风雨,不过是自欺欺人,最终受害的,还是我大宋,我大宋亿万百姓。”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大宋出了昏君,民不聊生,天下动荡。我不希望出现那种死忠的大臣,还不如痛痛快快的退位,将我中国一切损失降到最低。这片土地,不是哪一家哪一姓的,她的名字是:中国。”

  “我相信先生绝对不会愿意看到,我中国神器旁落,我炎黄子孙成为异族任意杀伐的奴隶吧?”

  “我钦慕汉唐,哪怕他们强盛而亡,也好比窝囊的苟且。我知道,你们不这么认为。但我认为大宋,可以更好哦,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更好?”

  “我大宋完全可以!”

  “朕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强大,堪比汉唐的大宋!而不是画疆自守,自娱自乐!”

  “为了这个目标,朕能让大相公掌握前所未有的大权而不猜忌。为了这个目标,朕也能容忍所有非议以及千秋史书的评价!”

  “先生,你与安石相公,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