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宋时风流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一章 开议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他们‘旧党’的身份,必然会在无形中拔高,更为凝聚!

  担忧虽然少,却也有,那就是苏轼入主工部。

  苏轼以及他背后的‘蜀党’的政见,令‘新旧’两党不喜,他入主工部,必然会削弱‘旧党’在工部的势力以及在朝廷的地位,还会分化整个‘旧党’。

  在鸿胪寺一直焦急等待的‘伐夏之役’的武将功勋,得到消息,也算是松了口气。

  朝廷的争斗最为残酷,他们还是希望能尽早离京。

  总之,赵权的出生,无意中,平复了朝野的暗涌。

  过了几日,随着封赏临近,朝野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封赏,是最能激励朝野士气与民心的。

  在开朝的前一日,赵煦率领百官,祭祀宗庙。

  在一番复杂的仪程后,李清臣读者祭祀诰文,赵煦老老实实上香,朗声宣示,告慰先祖。

  接着,赵煦下旨,在御街为章楶新建了一座雕塑,雕塑就在宣德门不远处,高达巍峨,下面的铭牌,清晰的记录着生平,功勋,尤其是还有一排显眼的字迹:太子太傅,浦成侯,食禄一千五百石。

  这座雕塑早就在修建,只不过立起花了些时间。

  赵煦带着众臣,看着雕塑,朗声道:“唐有凌烟阁,我大宋也不遑多让。这条御街,朕愿为所有功勋立碑刻录。武将下马,文臣落轿,哪怕是朕也得步行,以感念功勋!”

  群臣以及围观的百姓,莫不震撼。

  待到紫宸殿开朝,封赏群臣。

  紫宸殿太小了,站的满满当当,几乎人挤人,没有半点空隙。

  赵煦穿的无比正式,端坐的威严庄重。

  陈皮站在丹陛上,拿着圣旨,长声道:

  ‘朕绍膺骏命:昔李氏叛逆,据西北抗王命,割据土地,糜烂生民……将及朕躬,朕不得已,率兵讨伐,身亲战阵,赖天地祖宗之灵,平息李乱。尔诸奉天征讨将士,卧雪眠霜,栉风沐雨,百战百胜,万死一生……仰及太祖皇帝开国功臣,赏赐等第,参酌得宜,论功搞下,定尔爵赏。朕不敢私,在尔诸将,亦自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