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195,外婆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依然还要拼力去弥补。

  为什么这么多人想要走出小山村?为了更为的生活,也为了下一代更好的教育。

  稻子抿抿嘴,“我成绩不太好。”老师说,如果想要考大学,高中就要更努力,十倍、百倍的努力。

  如果能考到市里去读高中还好一些,要是在县城?那将会更难。县城一中每年考上一本的学生人数不到两位数,所以县城一中每年都不会单独算本科人数,一般都是把专科和本科一起计算。

  每年拉出来的横幅都是这样的‘庆祝县一中有多少人考上大学’。

  至于专科本科?

  一般人也看不清白,大家只关注人数。

  稻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她明年夏天就要初中毕业了,但成绩一般。宋文老师说,不出意外的话,她应该能考到县城三中。

  县城一中希望不大。

  至于市一中?

  更不可能。

  即使她超常发挥也不可能。

  稻子为此很苦恼。

  “阿年姐,你说我应该怎么办?”

  “努力读书,然后努力考大学。”

  陈知年又和稻子她们说了大学的生活,说了舍友,说了学校的风景和图书馆......虽然陈知年毕业于‘小学鸡’大学,但学校里还是有一两个拿得出手的风景点的。

  而且,在羊城的时候,陈知年还参观了周辞白的大学,也可以说给稻子她们听。

  陈知年还告诉稻子,过年后她也要继续去大学旁听,学习设计和经济管理。即使毕业了,她也还要继续学习普通话、英语、法语。

  活到老,学到老。

  只有不断的补充自己,人生才会更充实。

  陈知年喜欢不断进步的,不断添加的人生。一年又一年,增加的不仅仅年纪,还有其他,例如学识,例如见识。

  “阿年姐,你真厉害。”

  “稻子,你也可以的。”

  ......

  稻子带着小姐妹走了,陈知年赶紧跑回厨房,喝一口米汤。

  说话太多,口干舌燥。

  陈知年看一眼时间,然后开始准备晚饭。

  冬天的夜晚来得特别早,晚饭的时间也比夏天要早。

  陈知年熟练的洗锅,淘米,点火......

  “大妹,做饭了吗?我给你拔了两颗大白菜。”堂伯娘抱着两颗大白菜走进厨房,“我菜地在鱼塘边,想吃什么菜就自己摘。”

  “我今年种了不少菜,有大白菜、白菜、牛兰豆,还有茄子......自己去摘。”堂伯娘随手又帮陈知年洗了白菜,然后一边和她聊天。

  主要是问男朋友周辞白。

  小叔把周辞白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紧接着村长又在村里抛下大雷,说陈知年的男朋友虽然是个儿科医生,但亲爸有权,外公有钱。最最重要的是,陈知年的男朋友不是羊城本地人,是京都人。

  京都是什么地方?

  即使在京都当个环卫工都值得炫耀。

  陈知年嘴角抽抽,就知道村长会宣扬开来。

  对于看着自己长大的堂伯娘,陈知年肯定也不会藏着掖着。不过,陈知年一再表明,她对那些身外物不看重。

  她的梦想,她的野心,自己实现。

  她想要钱,她想要好的生活,自己努力,自己奋斗。

  “你这傻孩子。如果你们结婚,他的就是你的。”堂伯娘抬手就在陈知年的肩膀上拍了拍,然后教陈知年,“夫妻之间,没有必要计较太清楚。计较太多,容易生疏。那句什么话来着?”堂伯娘使劲的想了想,“哎呀。我忘记了,电视里常说的。”

  堂伯娘看向陈知年。

  陈知年眨眨眼,她不是堂伯娘肚子里的蛔虫啊,怎么会知道堂伯娘想要说什么?

  “反正就是说,夫妻两人之间不能太过计较,更不能事事分个你我。电视里还有夫妻实行什么,什么......”堂伯娘皱起眉头,又看向陈知年。

  陈知年:“AA?”

  “对。就是各付各的。这样的夫妻有什么意思?你赚的钱,你花;我赚的钱我自己存,听着就像是住在一起的两个陌生人......合租。对,就是合租。好像城市里有那种男女一起合租的是不是?”

  “那场,那场......”堂伯娘又看向陈知年,“那部电视叫什么来着?就是男女合租......”

  陈知年:“《白领公寓》?”

  “对。就是什么公寓的。听说城市的人喜欢把小楼房叫公寓。哎呀,又不是公家的楼房,为什么要叫公寓?”

  “大妹,既然有男朋友了,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又见催婚。

  陈知年已经习惯了。

  自从家人知道她恋爱后,就没有停止过催婚。

  习惯就好。

  “已经在考虑了。”

  “考虑什么?直接商量什么时候结婚,然后生孩子。遇到一个好男人是这么容易的吗?既然遇到了,就紧紧抓住,抓住,即使刮风下雨也不放松。”

  堂伯娘瞪了陈知年一眼,“你们小年轻不懂事,等你爸妈回来,我们大人商量。”

  陈知年很想说,我已经是大人了。

  “这么好的男人要是被小妖精抢了,有你哭的。也不看看外面那些小妖精有多厉害。”堂伯娘抬手又在陈知年的后脑勺上拍了拍,“别犯蠢。遇到好男人就要抓住。”

  “别......”堂伯娘皱着眉头,想要用一句话合适的话来形容,“就是聪明一辈子,犯蠢一时。”

  “聪明一时糊涂一时?”堂伯娘叹口气,“哎。装文化人,真不容易。”

  陈知年笑了笑,体谅堂伯娘。

  其实,堂伯娘会变得像现在这样喜欢说成语、谚语,也是因为陈知年。

  陈知年高中的时候,堂伯娘去市里探亲戚,顺便去学校看陈知年。然后被一些没有素质的同学取笑是没有文化的乡下人后,堂伯娘就总想表现得自己很有文化,喜欢学着电视里的文化人说话。

  陈知年做好饭后,小叔小婶也回来了,买了不少东西,吃的,用的,送礼的。

  “明天还要去买对联、瓜子、山楂片......”小婶看向陈知年,“大妹去不去?”

  “去。”陈知年毫不犹豫。

  过年的圩日最热闹,陈知年肯定是要去凑热闹的。

  再说,过年的时候,街上摆着、挂着各种各样的对联,超级喜庆。

  小时候,陈知年最喜欢在过年时候趁圩,一张张被挂起来的对联迎风招展,街道上满眼的红。那时候,觉得红色是世界上最好看的颜色,红艳艳的街道最漂亮。

  吃过中午饭后,陈知年和小叔小婶还有村里的人一起趁圩去。有人开摩托,有人骑单车,有人走路。

  因为过年,所以也难得的有大巴经过清水村。

  不过,公路距离清水村很远。

  想要坐大巴需要走出很远一段路。走得慢一些的,需要四十多分钟不止。

  小叔小婶还有堂伯娘等人商量,最后决定要坐大巴。

  但大巴的时间没有具体确定,能不能等到?

  靠的是运气。

  陈知年等人在公路上等了半个小时后,堂伯娘建议,“我们一边走一边等吧。”与其这样站在路边傻等,还不如一边走一边等,能遇到就上车,遇不到就走路去。

  其实,村里的人都习惯走路去趁圩。如果不是带着的东西特别多,大家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走路,因为走路不需要车费。

  当然走的一般都是小山道,很少有人会走公路的。

  大家一边聊天,一边走路,说说陈婉秋和她的女儿,说说陈知年和她的男朋友,然后再说说村里其他的姑娘。

  谁家姑娘长得好?谁家姑娘要嫁人了?谁家要娶媳妇了?

  ......

  有聊不完的八卦,说不完的话题。

  村里的人走到一起,就不怕会因为没有话题而冷场。

  村子就这么大,打个喷嚏大家都能听到。谁家也别想藏着什么秘密,谁家的‘秘密’都是村里人的八卦。

  也有不少人打趣陈知年,都被陈知年四两拨千斤的转移了话题。

  说说笑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不知不觉,路程已经过去大半,大家对大巴已经不抱希望了。但是,没想到,大巴竟然来了,缓慢的驶来了。

  破破旧旧的额,浑身全是泥巴的大巴竟然来了。

  不过,车上的人比较多。

  “青山镇,青山镇。”售票员站着车门口一边招手一边喊。

  堂伯娘摆摆手,“不坐,不坐,又不是只收一半车费。”他们已经走了大半的路,再坐车不是亏了?

  “大妹。”

  陈知年惊讶,然后高兴的大喊,“外婆。”

  “我在街头放单车的地方等你。”外婆在车里大喊,“保管单车的地方。”

  “好。”

  陈知年还想等爸妈回来后再一起去看外婆,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上。陈知年也有大半年没有见外婆了,外婆还是记忆里的模样。

  村里很多人都说陈知年不像阿妈,倒是像外婆。

  陈知年的身高遗传了外婆的娇小玲珑,性格、脾气都有些像,特别是处事,虽然没有八面玲珑面面俱到,但也条理清楚,说话做事都有理有据。

  属于很有条理,很让人信任的一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