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偶遇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李复书瞥了卫亦君一眼:“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听也。”
“臣下是否贤能,百姓是否安居乐业,不是看看奏折,听听一面之词就能了解清楚的。”
“必要多方巡视,体察民情,咨询百姓,才能管理好百姓,治理好国家。”
“不仅君王如此,大臣们也应如此。”
吴自远知道李复书是真的生气了,忙俯首称“是”,不敢再提回城的事。
卫亦君神色慌张地低下了头,他知道李复书是对他、对承州的官员们不满了。
李复书、吴自远和卫亦君去了田文乡,看到稻田里绿油油的秧苗,叶片有萎蔫现象,但仍然生长茂盛。
确定一切如卫亦君所说,干旱的情况并不严重,李复书这才稍稍消解了方才的怒气。
一个农人推着水车往这边走来,李复书忙拉住那农夫。
他询问道:“这位老乡,我看你们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水来灌田,往年也是这么种地的吗?会不会影响地里的收成?”
那农夫见李复书虽然穿着平民服饰,却气质不俗,不敢怠慢。
他小心地把水车放好:“往年也是这么种地,雨水多的时候就轻省些,雨水少的时候就劳累些。”
“干旱对收成肯定是有影响的,毕竟这么多田,都靠人力运水,哪里来得及?”
“一旦田里缺水,不但秧苗会枯死,而且还不长穗子。”
李复书道:“那你们怎么不向官府申报疏通衡河河道呢,这样即使雨水少,地里的粮食也不怕没水了。”
那农夫却十分高兴地道:“衡河河道已经疏通啦!”
他指着前面百来米的地方:“你看那边就是衡河,河道已经疏通了,我方才听人说,河里已经有水了。”
“等我运完了这车水,就不去长源江取水了,直接从衡河取水灌田就行啦!”
李复书顺着那农夫指的方向看去,隐约看见几个人在那边忙活,旁边还有不少人围观。
如今正是农忙之时,官府还征调百姓兴修水利?
朝廷可是明文规定过,征调劳役不违农时。
虽然疏通衡河河道有利于田文乡的百姓取水灌田,但同时也给田文乡的百姓增加了极大的负担。
一般官员这么做,都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政绩,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
李复书表情很是凝重:“走,我们也过去看看。”
李复书和卫亦君等人到了衡河河边,河里已经有了水,路边上都是新挖上来的河泥,看来河道确实是刚刚疏通的。
李复书很是气愤,看来承州也许并没有他之前看到的那么好。
他瞥了一眼卫亦君,卫亦君之前在他面前夸赵同如何如何爱民如子,想来也都是骗他的啰?
李复书心想,若是赵同当真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而不顾百姓的死活,想必卫亦君定然与其狼狈为奸,才会在他面前把赵同夸得天花乱坠。
卫亦君不知李复书心中所想,只觉得李复书看他的眼神突然瘆得慌。
李复书自然不会仅凭自己的猜想,就定赵同的罪。
他拉着一个围观的人,问道:“这位老乡,我看这衡河河道像是刚刚疏通的模样,官府在农忙之时还征调百姓兴修水利吗?”
那农夫忙解释道:“不是,不是!疏通河道的工人都是官府花钱雇的。”
“官府老爷担心衡河没水,影响了地里的收成,又怕我们都去服劳役了,家里的地会没人照应。”
“所以官府就先出钱雇人帮我们疏通衡河河道,说是让我们农闲时再服劳役还官府的钱。”
“多亏官府老爷给我们疏通了衡河,不然光靠人力运水灌田,劳累不说,粮食也长不好,我们承州的官老爷可都是好官咧!”
李复书这才知道,他误会了承州的官员,也误会了赵同和卫亦君。
他刚刚仅凭臆想便给卫亦君脸色看,觉得十分难为情,在心中暗自庆幸,卫亦君不知他方才所想。
待那农夫走后,李复书感慨道:“官员玩忽职守,尸位素餐,百姓就劳苦穷困,无以为生;官员体察民情,励精图治,百姓就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所以说像承州官员这样体察百姓疾苦,为百姓办实事,为政安民才是为官之道啊。”
吴自远忙道:“殿下英明”。
李复书拉着卫亦君的手,赞道:“官府能得到百姓们的称赞,官员能受到百姓们的爱戴,可见你们确实是贤能之臣,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李复书瞥了卫亦君一眼:“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听也。”
“臣下是否贤能,百姓是否安居乐业,不是看看奏折,听听一面之词就能了解清楚的。”
“必要多方巡视,体察民情,咨询百姓,才能管理好百姓,治理好国家。”
“不仅君王如此,大臣们也应如此。”
吴自远知道李复书是真的生气了,忙俯首称“是”,不敢再提回城的事。
卫亦君神色慌张地低下了头,他知道李复书是对他、对承州的官员们不满了。
李复书、吴自远和卫亦君去了田文乡,看到稻田里绿油油的秧苗,叶片有萎蔫现象,但仍然生长茂盛。
确定一切如卫亦君所说,干旱的情况并不严重,李复书这才稍稍消解了方才的怒气。
一个农人推着水车往这边走来,李复书忙拉住那农夫。
他询问道:“这位老乡,我看你们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水来灌田,往年也是这么种地的吗?会不会影响地里的收成?”
那农夫见李复书虽然穿着平民服饰,却气质不俗,不敢怠慢。
他小心地把水车放好:“往年也是这么种地,雨水多的时候就轻省些,雨水少的时候就劳累些。”
“干旱对收成肯定是有影响的,毕竟这么多田,都靠人力运水,哪里来得及?”
“一旦田里缺水,不但秧苗会枯死,而且还不长穗子。”
李复书道:“那你们怎么不向官府申报疏通衡河河道呢,这样即使雨水少,地里的粮食也不怕没水了。”
那农夫却十分高兴地道:“衡河河道已经疏通啦!”
他指着前面百来米的地方:“你看那边就是衡河,河道已经疏通了,我方才听人说,河里已经有水了。”
“等我运完了这车水,就不去长源江取水了,直接从衡河取水灌田就行啦!”
李复书顺着那农夫指的方向看去,隐约看见几个人在那边忙活,旁边还有不少人围观。
如今正是农忙之时,官府还征调百姓兴修水利?
朝廷可是明文规定过,征调劳役不违农时。
虽然疏通衡河河道有利于田文乡的百姓取水灌田,但同时也给田文乡的百姓增加了极大的负担。
一般官员这么做,都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政绩,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
李复书表情很是凝重:“走,我们也过去看看。”
李复书和卫亦君等人到了衡河河边,河里已经有了水,路边上都是新挖上来的河泥,看来河道确实是刚刚疏通的。
李复书很是气愤,看来承州也许并没有他之前看到的那么好。
他瞥了一眼卫亦君,卫亦君之前在他面前夸赵同如何如何爱民如子,想来也都是骗他的啰?
李复书心想,若是赵同当真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而不顾百姓的死活,想必卫亦君定然与其狼狈为奸,才会在他面前把赵同夸得天花乱坠。
卫亦君不知李复书心中所想,只觉得李复书看他的眼神突然瘆得慌。
李复书自然不会仅凭自己的猜想,就定赵同的罪。
他拉着一个围观的人,问道:“这位老乡,我看这衡河河道像是刚刚疏通的模样,官府在农忙之时还征调百姓兴修水利吗?”
那农夫忙解释道:“不是,不是!疏通河道的工人都是官府花钱雇的。”
“官府老爷担心衡河没水,影响了地里的收成,又怕我们都去服劳役了,家里的地会没人照应。”
“所以官府就先出钱雇人帮我们疏通衡河河道,说是让我们农闲时再服劳役还官府的钱。”
“多亏官府老爷给我们疏通了衡河,不然光靠人力运水灌田,劳累不说,粮食也长不好,我们承州的官老爷可都是好官咧!”
李复书这才知道,他误会了承州的官员,也误会了赵同和卫亦君。
他刚刚仅凭臆想便给卫亦君脸色看,觉得十分难为情,在心中暗自庆幸,卫亦君不知他方才所想。
待那农夫走后,李复书感慨道:“官员玩忽职守,尸位素餐,百姓就劳苦穷困,无以为生;官员体察民情,励精图治,百姓就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所以说像承州官员这样体察百姓疾苦,为百姓办实事,为政安民才是为官之道啊。”
吴自远忙道:“殿下英明”。
李复书拉着卫亦君的手,赞道:“官府能得到百姓们的称赞,官员能受到百姓们的爱戴,可见你们确实是贤能之臣,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