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落榜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谢知文一听更不得了了,“牺牲,那我为谢家做的牺牲你们怎么不说!”谢知文一边数落谢家众人的不是,一边骂爹骂娘,最后气的把桌子都给掀了,谢家昨晚可是一点也不太平,闹腾到大半宿。
姚玉听了直摇头,“可怜了谢秀红。”
“可不是嘛。”罗氏虽然不喜欢谢秀红,可是在知道谢秀红是因为谢知文的前途被送给镇上的夫子后,也难免唏嘘不已。
“哎。”王凤珍叹了口气,谢家以往还算是双水村好过的人家,他们自己把好日子折腾成了这样,好好的一大家子,现在只有谢万福、刘氏老两口,大房四人还有谢知文。
姚玉觉得对于谢家来说,这也许只是个开始,谢知文的心思都没用在正道上,即便下一次院试,很可能也是过不了的,姚玉把马牵了出来,“走咯。”
眼见着进入腊月,村里都开始忙活着办年货,店铺的生意也非常忙碌。每日早点卖完之后,姚玉就带着吴婶一行人去采购年货,由于姚玉经常去买肉,所以那店铺老板一直给姚玉最好的,而且价格会优惠不少。吴婶和王凤珍没想到以便宜的价格还能买到这么新鲜的肉,可是开心极了,毕竟进入腊月之后,所有的东西都涨价了。
等到腊月二十,江州的人才少了一些,“你们还有什么需要买的吗?”姚玉打算明日关门,所以想着众人还缺什么,今日补齐是最好的。
“就差对联了。”吴婶道,这半个月来,每日买一些东西回来,家里的年货都堆了好多,这算是有史以来过的最富裕的一个年。
“对,我也忘记买对联了。”王凤珍道。
姚玉准备带吴婶和王凤珍去,两人赶紧拒绝,“就只差对联了,我们去买了就回来,你就不用带我们去。”
明日店铺就准备歇业了,今日姚玉忙着清点东西,还有一大堆事要做,所以吴婶和王凤珍不让姚玉跟着去。见状,姚玉转身继续忙活去了。两人买完对联回到店铺继续来帮忙,直到天快黑了,一行人才回到双水村。
“妹子,你不买对联吗?”吴婶说着从兜里拿出一副对联,“我这还有多的。”
王凤珍也赶紧拿出两三副表示给姚玉拿回去去贴。
姚玉摆摆手,前些日子她买了不少红纸,是因为纪老爷子说了,让诺儿练习着写对联,“我们家对联准备让诺儿来写。”
“这倒是个好法子。”罗氏道,“等将来小李子和小海多去村塾几年,也让他们自个儿写对联。”
王凤珍难得同意罗氏的说法,“可不是嘛,自己写的多好看。”其实也不能说比江州的人写的好,只是是自家儿子写的,难免觉得什么都好。
“还能省一笔银子。”罗氏道,江州好一点的对联,有的可以卖到一两银子甚至更多。
吴婶道,“年关过后,我也准备让我那几个孙子去村塾了。”
“这是好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谢知文一听更不得了了,“牺牲,那我为谢家做的牺牲你们怎么不说!”谢知文一边数落谢家众人的不是,一边骂爹骂娘,最后气的把桌子都给掀了,谢家昨晚可是一点也不太平,闹腾到大半宿。
姚玉听了直摇头,“可怜了谢秀红。”
“可不是嘛。”罗氏虽然不喜欢谢秀红,可是在知道谢秀红是因为谢知文的前途被送给镇上的夫子后,也难免唏嘘不已。
“哎。”王凤珍叹了口气,谢家以往还算是双水村好过的人家,他们自己把好日子折腾成了这样,好好的一大家子,现在只有谢万福、刘氏老两口,大房四人还有谢知文。
姚玉觉得对于谢家来说,这也许只是个开始,谢知文的心思都没用在正道上,即便下一次院试,很可能也是过不了的,姚玉把马牵了出来,“走咯。”
眼见着进入腊月,村里都开始忙活着办年货,店铺的生意也非常忙碌。每日早点卖完之后,姚玉就带着吴婶一行人去采购年货,由于姚玉经常去买肉,所以那店铺老板一直给姚玉最好的,而且价格会优惠不少。吴婶和王凤珍没想到以便宜的价格还能买到这么新鲜的肉,可是开心极了,毕竟进入腊月之后,所有的东西都涨价了。
等到腊月二十,江州的人才少了一些,“你们还有什么需要买的吗?”姚玉打算明日关门,所以想着众人还缺什么,今日补齐是最好的。
“就差对联了。”吴婶道,这半个月来,每日买一些东西回来,家里的年货都堆了好多,这算是有史以来过的最富裕的一个年。
“对,我也忘记买对联了。”王凤珍道。
姚玉准备带吴婶和王凤珍去,两人赶紧拒绝,“就只差对联了,我们去买了就回来,你就不用带我们去。”
明日店铺就准备歇业了,今日姚玉忙着清点东西,还有一大堆事要做,所以吴婶和王凤珍不让姚玉跟着去。见状,姚玉转身继续忙活去了。两人买完对联回到店铺继续来帮忙,直到天快黑了,一行人才回到双水村。
“妹子,你不买对联吗?”吴婶说着从兜里拿出一副对联,“我这还有多的。”
王凤珍也赶紧拿出两三副表示给姚玉拿回去去贴。
姚玉摆摆手,前些日子她买了不少红纸,是因为纪老爷子说了,让诺儿练习着写对联,“我们家对联准备让诺儿来写。”
“这倒是个好法子。”罗氏道,“等将来小李子和小海多去村塾几年,也让他们自个儿写对联。”
王凤珍难得同意罗氏的说法,“可不是嘛,自己写的多好看。”其实也不能说比江州的人写的好,只是是自家儿子写的,难免觉得什么都好。
“还能省一笔银子。”罗氏道,江州好一点的对联,有的可以卖到一两银子甚至更多。
吴婶道,“年关过后,我也准备让我那几个孙子去村塾了。”
“这是好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