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遣明使团,和国的朝贡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的‘武士’,究竟是何种模样!…”

“哈哈!森居坐,你从哪里听说,宁波是大明第一的繁华大城?…”

听到森野清的回话,士官三好光秀咬牙不语,遣明使尧夫寿黄轻笑出声。森野清则眨了眨眼睛,指着岸边连绵的屋舍高楼,同样笑着回道。

“‘宁波高宫巨室,夹岸联络。紫石为柱者,殆居其半,奇观胜景不可殚录’…这自然是大明一等一的大城!”

“噢!原来森居坐,竟然也读过朝鲜人崔博的《漂海录》?这可是前两年刚出的新书,从三浦倭馆发往堺港,只在京都少数公卿中传阅…森居坐博学多闻,倒是让老衲冒昧了…”

遣明使尧夫寿黄有些惊异,暗暗高看了这位天台门下的豪商一眼。森野清则暗道一声惭愧,如果不是山靼黄金酋长重金求取明国典籍,他也不会购上这些新旧不一的“唐册”,更不可能在北上的航程闲暇,翻阅这朝鲜刚出的《漂海录》了。

“阿弥陀佛!我们会在宁波停留三个月,卖完附搭的货物后,再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顺天府京城,觐见大明皇帝。而这一路上,杭州府、苏州府、扬州府,以及只能远远路过的应天府,那可都是繁华胜过宁波的大城啊!而这条朝贡之路的终点,顺天府京城,更是十倍于洛京大小,真正的天下台所、天下第一繁盛的所在!…”

说到顺天府的大明京城,尧夫寿黄面露由衷的憧憬,充满了对于大明风华的向往。所谓“上洛”、“上洛”,和人公卿口中的“洛京”,自然就是和国的京都。实际上,眼下京都官方的正式名称,正是完全照搬唐时的“洛阳”。
作为一位公卿出身的僧人,尧夫寿黄从小接受的汉文化教育,一直在他心中印刻着深深的烙印。而这种中央朝廷聚拢天下财富,统御四方各地的威仪,也是缩在京都的和国朝廷,满朝穷苦的公卿们,梦而不得的。

“不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大明的繁华大城,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可真是令人敬畏,让人心生向往啊!可惜,我们只能沿着朝贡规定的运河走,不能去其他的大城游历。而只有这座高楼林立、盛景无限的宁波城,是我们能有足够时间,好好去游览上一番,寻一寻佛前机缘的…”

森野清遥望着宁波港口,赞同地感慨出声。作为饱读唐册的天台门徒,他很能理解这种和国公卿中,普遍存在的天朝迷思。

自从蒙元征服南宋,代表天命正统,两次东征和国失败后。和国已然在政治与军事上,从唐宋时代藩属的认知中,彻底独立了出来。但脱身于汉文化圈的文化仰慕,依然根植在和人上层贵族的心中,维持着实质上的文化附庸与崇拜。从平安时代直到今天,上层的贵人们都以会唐文与唐言为荣。而直到江户幕府建立,明清易代,朱舜水东渡和国之后,这种文化上的天朝上国滤镜,才会被轰然打碎…

至于眼下,旁边的武家三好光秀瞪大了眼睛,看着两个会唐文的“文化人”,说着他听不懂的“唐文诗句”,脸上浮现出“粗鄙武家”的羞愧与茫然。但很快,他又咬着牙,仔细看着船队两侧名为“护卫”、实则“监督”的大明巡检水师,看着那些数量众多的大船,以及足足两三千人的大明官兵,愤声道。

“呵!这些明国的水师虽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