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女学霸在古代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零七章 书法与文章齐飞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会有多佩服。

  书画,毕竟属于才艺,与治国和政治无关,于他们而言只是小道。

  可赵如熙在科举考试上敢于真刀真木仓地跟男人拼,而且还以解元、会试第二名的成绩傲视于众位考生之上。朝中原先并不把她看在眼里的大臣们,也慢慢地关注到她,并且开始正视她,尊重她,把她放在了跟他们同等的位置上。

  如果是别的比试,他们可能还会以为有内幕。可科举考试是最公平、公正的比试,对于赵如熙的成绩,谁也不能再否认。她站在了跟所有男考生同一起跑线上,她还取得了成功。这异于一般女子的勇气,这比所有男子都出色的才华,获得这些也曾经寒窗苦读、知道科举之路有多艰辛的大臣们的尊重。

  现在,看到眼前这漂亮的书法,以及一气呵成、有着气吞山河之势、跟赵知微的山水画气势如出一辙的文章,厉鸿宾不禁想站起来拍案叫绝,叫大家都来一起欣赏这样的书法与文章。

  可惜不能。

  他只得强压下心头的激动,仔仔细细地看起文章来。待看完后,他又想一拍案几高声叫好了。

  这文章,真的写得太好了。

  厉鸿宾的爹,出身寒门;而到了厉鸿宾这一代,已成了官二代。他自己现在也五十几岁了,儿子、孙子也算是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对于世家贵族与寒门之间的矛盾,他们家再有体会不过。

  所以他既不赞成把世家贵族一刀切,完全扶持寒门子;也不赞成放任世家贵族、让他们的权柄太大,侵占国家和百姓利益。这其中如何平衡,是一门很深的帝王学问。

  而赵如熙在文章里就阐述了这个问题。

  大概是顾忌忌讳问题,她用的都是历史上的例子,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利用大量的数据及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她的观点,跟厉鸿宾不谋而合。

  将赵如熙的三篇文章看完,厉鸿宾心潮澎湃,画圈与写评语的笔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