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揭棺起驾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Great Day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个花心大萝卜。”

  弟弟裴罗庚添油加醋:“哈!老板娘你可别被大尉骗了,他是大骗子!芳心纵火犯!”

  ……

  ……

  远在北国列侬,在芙蓉城。

  奥罗兹刚从生死时速的追捕中逃脱。

  他逃进了一间旅店,带上两个女伴,好好睡了一晚。

  到了清晨,和女伴们挥手道别。

  “再见了!亲爱的玛丽和露丝……”

  两位女伴抓着被子,朝奥罗兹吐口水,想破口大骂。

  奥罗兹惊慌失措,穿上裤子和鲜红的穗花袍。

  “对不起!我记错了?是我记错了!玛格丽特?肖?哦!你们北方人的名字真难念!难道是奥黛丽?”

  ……

  ……

  “事实就是这样。”修斯给奥黛丽女士和两位军官倒上啤酒。

  在一张大圆桌前,几人谈起战争时,脸上都有期待的神情。

  喝完了酒。

  这两个军人的论调一致。

  “弟弟,按照现在的进攻路线,我们可以在四个月内,到芙蓉城的鸡血石王座前喝一杯列侬土产葡萄酒。”

  “哥哥,是的!我们要去立功,我已经迫不及待了!我们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冲锋枪,有装甲车,还有大炮。”

  修斯先生越听越不是滋味。

  他的祖国穷得连装甲车都没见过。

  他将大蛋糕推到桌前,和客人与老板娘畅谈开怀,放声大笑。

  讨论着他的祖国列侬该如何体面的惨败,讨论着战败国的赔偿条款,讨论着亚米特兰如何收复八百年前的失地。

  从两个军人小哥眼中,修斯先生看不见任何关于侵略者应有的自责。

  从老板娘的眼里,修斯先生看不见任何道德层面上的怜悯与慈悲。

  他们拧作一股绳,像是军民一心,都为了战胜之后的时局与政策做打算。

  大蛋糕就像是列侬的土地,在刀子面前分而食之。

  哥哥朱可夫突然想起来。

  “哦!修斯老师是列侬人对吗?”

  “是的。”修斯答:“我是土生土长的列侬人。”

  朱可夫可惜可叹:“那修斯老师,我能给你做保荐,让你去军队里服役,别担心兵员审查的流程,我的爷爷是将军。”

  弟弟裴罗庚像是喝醉了一样强调。

  “对!我的爷爷也是将军!”

  奥黛丽酒过三巡已经神志不清,她打开留声机,放上黑胶片,从中传出摇摆舞的轻快节奏。

  兄弟两慌了神。

  在米特兰王都放摇摆舞,这是要挨上一斧的罪过!

  他们是军人,更不能这么做!

  奥黛丽笑着,跟着音乐唱着,摆弄着腰肢,挥着双手,让男人和酒迷了心。

  “来吧!跳起来!哥哥们!跳舞呀!”

  这是奥黛丽失去情人的第六十天。

  她等了奥罗兹太久,等了那个芳心纵火犯太久太久,等到月经来了两回,排卵期带来的发情效应与内心躁动不安的生理需求,让她变得放荡而失望。

  她在两个年轻力壮的才俊面前尽情展示着自己的舞姿,虽然有点土。

  确切来说就是很土,毕竟这是全民娱乐,连农民都能简单学会的舞姿,只要扭扭屁股,动动腰肢,上半身的妩媚多情和下半身的风骚腰臀都会露出来,变得下流且开放。

  像极了你在短视频里看见的网红脸搔首弄姿的舞蹈。

  ——重复强调一遍,我并没有贬低什么东西,我在阐述当时发生的事情。

  很快,军哥哥就让酒精和甜食冲昏了大脑。

  他们加入了这场舞蹈,口中讨论着,脑中想象着,一切一切都在幻想,幻想着战场上的烽火狼烟,幻想着战争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修斯冷漠地看着这一切,他在列侬的历史书上见过战争的形态,战争的样貌,决然不是这些年轻人能理解的。

  他进入以太空间,在时间静止的这点空档里,看清了两个军哥哥的部队所属,又把兵员编号一一记下,把两人的手记本和任务记录,军训课程都抄好。

  收集完情报,他的初步工作完成了。

  接下来他得去对付另一项工作。

  离开以太空间,修斯先生听见嘈杂的敲门声。

  宪兵队换了一拨人。兵员面露笑意,像是抓住了痛脚,抓住了奥黛丽女士的要害。

  “哦!我们收到举报,有人在跳摇摆舞?”

  修斯先生点上一根烟,不等他主动上去攀谈。

  在场的两个米特兰军哥哥,加上米特兰的土财主酒吧老板,齐刷刷地指向修斯这个列侬人。

  哥哥朱可夫满脸冷汗。

  “是他。”

  弟弟裴罗庚连忙附和。

  “是的,是他!他叫修斯,修斯·普莱斯,是列侬人。”

  奥黛丽紧紧抓住两兄弟的手,一只手抓一个,一长一幼,两手都要抓。

  “就是他!他在我店里放摇摆舞!”

  修斯先生的打火机刚把烟点上。

  他想,奥罗兹这个情报员不在米特兰,显然是在执行任务。

  这条路走不通了,得另寻他法。

  “是的,是我。”

  在酒吧门前。

  修斯戴上手铐,看着酒吧的招牌。

  他念叨着安达卢西亚的寓言。

  “我把财宝都留在那里了——”

  念叨着故乡的妻子,念叨着故乡的乡巴佬学生。

  “——当黑发黑眼的鬼神再一次回到圆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