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阴阳劫陈凡李雪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3章 拉盖村落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龙归一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首先寻找本地的“生苗”,苗疆交通闭塞,信息交换并不发达,然而久居当地的原住民私底下却是保持着一定联系的,功夫不怕有心人,只要我们一直寻找下去,总会有打探成功的一天。

我想了想,觉得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了,值得点头同意。在宁西县兜兜转转待了这么久,我们也该离开了,便相约先找到附近的寨子去寻访。

话说到这儿,我觉得有必要简单地替大家科普一下苗疆的民俗。

广义范围上来说,凡是居住在苗疆区域的人,都可以被称作是苗人,这些年经过上头潜移默化的“文化大改造”,十之七八的苗人已经逐渐开始接受“汉化”,消除了种族之间的隔阂,也和汉人开始通婚、交往,通商往来。

这一部分苗人被称为“熟苗”,除了身份证件上的种族分类不同,其实与汉人没有什么区别。但除开这些已经成功被汉化的熟苗之外,苗疆腹地还存在很大规模的“生苗”。

生苗子并不接受“王化”教育,无论从风俗、文化还是语言上,都与汉人存在着相当大的区别,在这一类人的心目中,根本没有“国家归属”这样一个概念,对汉人的排斥心也特别重,而且大多数都是以“苗寨”形势,聚群而生,每一个寨子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还过着划地盘、打猎采桑的原始生活方式。

这类苗人往往是可怕的,因为在他们的族群中,多多少少还流行着一部分上古巫脉的传承,对于也血统十分看重,传闻中令人谈虎色变的“巫蛊之术”,也多发源自这些族群。

苗寨避世而居,与汉人交流很少,也不可接受汉化教育,所以大部分苗寨都十分封闭,或者说是落后。

不过一般来讲,和城市挨得比较近的苗寨,一般都属于已经汉化,或者已经半汉化的苗人族群,所以走进这些苗寨子并不需要防备什么。

龙归一比我早到苗疆,也见识过不少当地人的风土人情,所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