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夜风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了不能再东奔西走了,在家里看护着几个小孩子,一起晒晒太阳、喝喝茶,孩子们睡了,咱们老哥俩喝几盅。”
这是海秉云的心里话,他打算把罗一品的孩子接下山,他和江德州虽已是花甲之年,带一两个孩子没问题,趁着活着享受一下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这个想法是巴爷把小九儿送到他面前时产生的,他完全被一个刚会说话的孩子俘虏,他说话捏着嗓音,走路踮着脚尖,脸上多了慈爱和喜庆,短短几个小时的相处,他醉了,没沾一滴酒就醉了,他想把这份喜悦分享给江德州。“老伙计,你不要吓唬俺,俺经不起一惊一乍,你起来,俺带你回许家大院。”
海秉云用手背揩揩滑到嘴角的泪水,扭脸瞪了洪先生一眼,大声斥责:“谁给他穿的衣服,是,是你吗,白胡子,你怎么能随随便便擅自做主,你问过俺吗?你以为你是谁?你是十殿阎王爷吗?”
“江管家是俺的朋友,俺也不希望他有个三长两短,”洪先生尽量压着嗓音,一双无处安放的大手缠绕在一起揉搓着,每当婆姨和他耍赖的时候,他就约江德州到酒铺子坐坐,诉诉心中的郁闷,老人朴实厚道,谦恭和气,谈吐教人觉得舒服,两人很能谈到一块儿,每每他谈到婆姨的不是,江德州都会把话题转移到天下局势上,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嚣张跋扈,汉奸挡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多少人横死荒野,家长里短算什么了不起的事儿。
“海老爷,您先不要发火,听俺慢慢说。”洪先生心里明白,这种情形下,该说的话、该做的事儿,必须干脆利落地说出来,“江管家肝脏破裂,俺无能为力…闵家三少爷和四少爷也不在庄子上,俺没有人商量,只能自作主张,替他穿上了寿衣。”
“你以为他只有那几个朋友吗?不,他还有好多儿女,许家的子孙要为他养老送终,他不能死,俺不让他死,”海秉云抚摸着江德州清癯癯的脸,哭哭啼啼:“老东西,你疼死俺了,你忘了咱们在袁家旅店说的话了吗,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你如果死了,让俺一个酒囊饭袋怎么活下去啊。”
海秉云沙哑的哭声顺着半敞着的窗户飘到了院里,小敏挣脱了张妈的手,急冲冲闯进了北堂屋,她的脚步带起一阵不大的风,灯窑里煤油灯的火苗左右摇曳,拂过江德州苍白的脸,一天的工夫老人的脸瘦削了好多,一层薄薄的皮包裹着凸凸的鹳骨。
“敏丫头,戚少爷,”江德州喉咙里发出一串模糊不清的声音。
“江管家,你说什么,大点声。”海秉云抱住江德州打着夹板的手,嚼着泪水哽咽,“丫头回来了,回来了,戚少爷也挺好的,梅三姑在赵庄,当娘的知道怎么照顾自己的孩子,不用你我操心。”
“罗一品,她,她回来了吗?”
“老东西,你什么意思呀?你想你的干孙女了吗,俺马上找人把她喊过来见见你,”海秉云这句话让在场的人心酸不已,这个时候浅滩坝口金鼓连天,上哪儿去找罗一品回来。
“长凯”江德州嘴里念出另一个名字,这是廖师傅的名字。
“他,他来了,跟俺一起来的。”泪水挂在海秉云的胡子上,随着他的话音抖动,“老东西,俺告诉你个好消息,巴爷带着裘兆熠去了浅滩坝口,孟大少爷说今天晚上武工队要炸了鬼子的炮楼,顾庆丰带着民兵连过了河,正赶往浅滩坝口。”
江德州艰难地挺挺后脑勺,睁大眼睛环视了一圈屋子,昏花的眼神落在洪先生身上,用力念了一声:“洪先生”
“江大哥,俺在这儿,您有话就说。”
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了下去,大家屏气凝神,盯着江德州的嘴巴。
“照顾好舅老爷,孩子们需要他。”
“好,您放心,俺一定好好照顾他。”洪先生已经涕不成声。
“不,你不能走,俺不能没有你。”海秉云瞪着大眼珠子,梗着细长的脖子,手里举着拐杖在半空挥舞,生怕神祇把江德州拽走,江德州是他的眼睛,也是他的腿,失去了眼睛,他就是睁眼瞎;失去了腿,他寸步难行。
墨云翻转,坠落一席烟雨,如同弥河水跑上了半空,洒下一滴、两滴眼泪,敲打着窗棂,支撑半扇窗子的叉竿“咔嚓”断了,窗扇“啪叽”合上了,眼瞅着煤油灯就要灭了,小敏慌忙踮起脚尖,从灯窑里端下煤油灯,小心翼翼捧在手心里,爹曾说人死如灯灭,她不能让这盏灯灭,她没有护住二姐的灯,她要护着江德州的灯,泪水一滴一滴落在她的手背上,黄灿灿的光穿透了她的十根手指头跑遍了屋子。
廖师傅一挑门帘踏进了屋子,他向门口边上的洪先生拱拱手,三步并作两步窜到炕边,看着奄奄一息的江德州,他蠕动蠕动嘴巴,话没出口泪先流,军阀混战那年他还不到十岁,父亲得痨病死了,母亲带着他和哥哥从山西长途跋涉到了山东地界,没等一家人踏进济南城,半路杀出一些抓壮丁的兵痞子,三个人撒腿就跑,母亲是小脚,根本跑不动,哥哥要背她,她不让,眼瞅着那些兵痞子追了上来,母亲一把推开他哥俩,留下一句“你们快跑,不管发生什么事儿都要好好活着。”
他又慌又怕,不知道怎么办,哥哥指着不远处的树林说:“弟弟别怕,到树林里躲起来,我和娘亲随后就到。”
他自小依赖哥哥,对哥哥的话深信不疑,他撒丫子窜进了树林,身后传来了母亲的哀求声和哥哥愤怒的诅骂声,还有拉枪栓的声音,几声枪响划破了长空,吓得他窜进了树林,堆萎在草丛里,等到一切静了下去,他战战兢兢爬了起来,沿着通着城楼的路往前寻找,他看到了娘亲和哥哥躺在血泊里,他“噗通”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好心的路人帮他埋葬了娘亲和哥哥。自打那天他变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叫花子,躲着枪声、炮声四处流浪,从城市跑到了乡下,有钱人家的门敲不开,穷人家清锅冷灶子 ,他蹿到郊外的麦田里掐麦穗,架在火堆上烤着吃,被地主家的长工逮着了,把他五花大绑扔在路中央,日过晌午,炎热的太阳烤爆了他身上的皮,几个骑着高头大马,身穿蓝灰军装的兵卒路过,他用尽全身力气呼喊救命,这些人不但不救他,还讥笑他,鹰鼻鹞眼的人朝他身上撒尿,他以为小命将断送在这帮人手里,眼帘里出现了一个肩背褡裢,身穿长褂的汉子,温文尔雅像个教书先生,这个汉子就是江德州。
江德州从兵卒手里买下了他,把他带到了沧州许金府,介绍给了许老太太,舅老爷留他在厨房里打杂,从此以后他有了一个家,许家少爷、小姐没有把他当下人,脾气暴躁的舅老爷也不会高声呵斥他,丫鬟和家丁背地里嚓咕说,他是江德州的儿子,舅老爷不看僧面看佛面,给他面子罢了。他听了并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江德州从兵痞子手里救下他的那一刻,他认准老人就是再生父母。
“爹,儿子来晚了。”
廖师傅的一声呼唤,让在场的人肝肠寸断。
江德州半睁半合的眼睛里滑下两颗晶盈的泪珠,落在他凹陷的太阳穴上,他的嘴唇一翕一合,喉咙里发出低微的咕哝声。
廖师傅把嘴巴伏在他的耳边念叨:“爹,您放心,俺会照顾好许家大院的人,还有舅老爷。”
江德州腮帮子抽搐了几下,不过,片刻工夫,他的眼睛合上了,神色安宁了,从此人世间一切声音他也听不到了。
“老伙计,你再跟俺说几句话,那怕一句也行,不,一个字也可以。”海秉云伤心欲绝,他羸弱的身体擦着桌子瘫软在地上。
飀飀的风刮得麦田东倒西歪,像翻腾的河水,波涛滚滚,湾头河边的炮楼上亮着一盏探照灯,从东扫到西,从南扫到北,远远看着像是一只寻找猎物的狼眼,眨着阴森森的蓝光。
几十个人影极速地蹿过柏油路,钻进了麦田,沿着一条水沟往北走,走在队伍前面的是一个中年汉子,他敞着衣襟,露着一件破衬衫,衬衫被汗水浸透了,紧紧贴着他肌肉发达的胸膛,他的腰间插着一支匣子枪,一只大手里攥着一把大刀,他走路带风,风刮乱了他毛楂楂的头发,黑苍苍的一张脸上长满了密匝匝的胡子,说他像张飞,他比张飞俊郎,一双长眼睛宛若黑曜石般闪耀着坚定的光芒,他是武工队大队长戚老二。
半个时辰之前在彤家酒馆,他从凳子手里接到了一封孟数捎来的信,信上说王晓带队埋伏在郭家庄和湾头河交叉路口,以防沙河街鬼子增援炮楼,希望他们提前行动,把声音弄得越大越好,引诱赵庄的伪军出洞。
凳子强烈要求参加这次战斗,戚铁匠拗不过他,递给他一个沉甸甸的铁桶,桶底放着几颗手榴弹,上面堆着一些爆竹,另外给了他一把铁叉子,他满心欢喜,只要让他打鬼子,那怕给他几块石头,他也会当枪用,可惜他还不会打枪。
少数的武工队员腰里插着匣子枪,多数人手里攥着大刀,刀是戚铁匠做的,刀背厚实,刀刃锋利,刀身用破布包裹着,像是每个人背上背着一块木头板子;有的队员裤腰上挂着几颗手榴弹,肩膀上耧着长枪。
凳子昏头昏脑夹在他们中间,他的眼睛往地垄旁边的麦田里张望,喉咙里吞咽着口水,来八里庄之前,他只喝了两口酒,肚子半天没进一粒米,饿得他前胸贴后背,他站住脚丫子,把铁桶系在裤腰带上,拄着铁叉子往麦田里走了一步,瞅准没有人在意他,弯腰飞快地薅了一把麦叶子塞进嘴里,大口嚼着。
“大叔,您在吃什么呀?”身后传来了一个清脆的声音。
凳子神色慌张,他仓促用手背揩揩流到嘴巴子上的麦汁子,眼神越过肩头往后瞟,朦胧的月色里站着一个长褂青年,腰上系着一根布带子,拘勒着细瘦的腰,弱不禁风的样子像是一棵干枯的小树,唯有深邃的瞳眸里闪着星星之光,流露着英挺之气。
凳子梗梗脖子,把囫囵半片的麦叶子吞了下去,噎得他说不清楚一句话,“俺,俺吃了点饼渣子。”
“俺这儿有块大饼,给,您拿去垫垫肚子。”青年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大饼,递到凳子的手里,小声嘟囔:“知道今天晚上有行动,为什么不在家吃饱饭呀。”
青年人是秀才,他的性格热情又纯真,菱角分明的五官精致得如一个小丫头,一缕微卷的刘海翘在他的一侧眉梢,增添了一丝魅力。
“俺睡过了头,把这档子事忘了,”凳子想说他不是武工队的人,一次也没打过仗,歪打正着赶上了,他没好意思说,怕眼前的年轻人笑话他是个二愣子。
“孩子,你多大了?”凳子转移了话题。
“俺不是孩子,上个月过完了十九岁生日,明年二十岁了。”
“十九岁?孩子,你爹和你娘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俺十三岁那年,俺爹和俺娘被鬼子杀了,俺姐姐被鬼子逼死了,俺跟着一帮人上了霸王墓,跟在戚少爷身边……”秀才的话说不下去了,傍晚时分,他风尘仆仆回到了面馆,伙计把戚世军和江德州的情况告诉了他,他一听急了,少爷是他的兄弟,也是他的主人,他顾不得吃饭,抓起簸箕里一张大饼窜出了面馆,正巧遇到了在呈祥药堂门口徘徊的洪先生。
“你哪儿也不准去!”洪先生敛容屏气,语气严肃。
呈祥药堂是八路军的一个联络站,洪先生是江德州的上线,没有紧急情况他不会随便暴露自己,秀才要去赵庄救戚世军,洪先生万不得已亮出了自己的身份。
在秀才眼里洪先生除了高超的医术,就是一个窝囊的男人,为了躲避家里的母老虎宁可在街上瞎逛也不回家,时常跑到酒馆不醉不休。
洪先生从怀里摸出一把驳壳枪递到他手里,嘱咐他多打鬼子替死去的兄弟姐妹报仇,他才恍然大悟,老头在街面上泣诉憋屈是演戏给外人看。
“孩子,你要活着回来,江管家说你敏而好学,以后俺把俺的医术全部教给你。”
想起洪先生的话,秀才心里凄凉凉的,泪水盈盈,爹活着时也曾希望他有一天长大了学一门手艺,至少饿不着,如果这次他能活着回来,一定跟洪先生好好学医。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呀?”
凳子的话打断了秀才的思绪,他抓着袖口抹抹脸,“大叔,不瞒您说,俺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差,念过几年书,认识几个字,大家伙喊俺秀才,喊久了,俺把真名丢了。”
凳子对秀才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眼前的孩子自小失去了亲人,十几岁在硝烟、炮火里钻,让他心疼。“秀才,你岁数小能吃饭的时候,这大饼咱们一人一半。”
“大叔,俺在面馆里吃了一碗面,伙计怕俺没吃饱,硬塞了一张大饼给俺,俺不饿,您拿去吃吧,吃饱了饭有力气打仗。”秀才打量了凳子一眼,挺高的个子,身上没有多少肉,凹陷的肚皮能扣一个瓢,不知饿了多久。
“俺一个大人夺你一个小孩子的口,真是不好意思,等下个月开了镰,你到赵庄找俺,俺请你吃大肉包子。”
“大叔,您是赵庄的人?”赵庄的武工队今天晚上的任务是守株待兔,不参与攻打炮楼的计划。
“俺姓邓,你去赵庄打听‘凳子’,那怕是小孩子也会把你送到俺家里。”凳子擎起大手搓搓胸前的汗珠子,在衣襟上擦擦手,羞赧地说:“俺是一个佃户,一年四季给别人忙活。”
秀才没听清凳子嘴里叨咕什么,他的心思跑到了九霄云外。
秀才有过目不忘的记忆,今早上戚铁匠让他到四邻八乡传达战斗计划,这次任务没有赵庄的人,名单上也没有姓“邓”的,眼前的人是谁?
“邓叔叔,咱们爷俩好有缘呀,您初来乍到,跟在俺身边,咱们爷俩互相配合,准保打个漂亮的仗。”秀才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酌量怎么对付凳子。
“俺给你说实话,俺真的是第一次打仗,啥也没有准备,手里只有这把铁叉子,还有一个水桶,是那个络腮胡子给俺的。”
凳子很喜欢快言快语的秀才,他把心里的话都掏了出来,“一路走来没有人跟俺说话,也不说往哪儿走,那个大胡子只抛给俺一句话,只管跟着队伍走,别掉队就行。”
秀才背过手握了握腰里的枪柄,他的眼睛在黑夜里闪烁着狐疑的光,谁不知道大胡子是戚铁匠,为什么偏偏眼前的中年汉子不知道,这人说话不着边际,没有一句话是行话。
凳子没注意秀才的动作,他把一半大饼塞进嘴里嚼着,抬头看着赵庄的方向,他似乎看到家里的灯还亮着,婆姨坐在灯下,手里拿着尚未缉好口儿的鞋帮子,在头发上磨磨针,紧赶着攮上两针,时不时抬头瞅一眼睡在炕头上的小丫头,她的模样比前几年憔悴了许多,三十刚出头额头多了皱纹,鬓角参杂了不少的白发,大胖脸瘦了几圈。婆姨自打嫁给他,没跟他享一天福,没吃上一顿好饭,每天不是野菜汤,就是玉米碴子粥,河水退潮的时候他跑到河里叉几条鱼,那是家里饭桌上最好的美食。
想当年老爹在世时,为给娘亲治病借了李家两块大洋,那叫阎王债,不仅把半亩水田搭进去了,爹还做了李家的长工,活活累死在熟皮子作坊里,身后只留下两间茅草屋,为了活命他跑到浅滩坝口做了纤夫,认识了张贵,两人变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他时常到张家蹭饭吃,张家嫂子是个热心人,四处托人给他说媒,谁家姑娘愿意嫁给一个穷光蛋,没想到,还真有个不怕他穷的傻女人,第一次见面就认准了他,没感情的生活让他压抑,时不时朝着婆姨抡巴掌,把怨气撒在她的身上,婆姨从来都没有反抗过,逢年过节他没想过给她扯一尺布,她出门不敢走远,怕人家笑话,有点布头还要做鞋子,她脚上的鞋子补丁摞补丁,街坊邻居都拿这件事做话把子,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一坛酒一泼马尿,喝进肚子忘了魂,浑浑噩噩半辈子。
这次如果能活着回家,一定改改坏脾气,酒、烟不能戒,至少为老婆孩子打算打算,大丫头到了找婆家的岁数,说什么也要给她娘三个置办几件像样的衣服。
“大叔,您不要游思妄想,”秀才发现凳子心不在焉的样子,故意拿话嘲讽道:“您想多了也没用,今天晚上抗日武工队势在必得。”
“俺蹭蹭脚板子上的泥。”凳子在一块高凸的石头上刮擦刮擦脚底,他的脑子还在天马行空,胖婆姨经常念叨给大丫头招个上门女婿,眼前的秀才是最好的人选,这事成了,他就是老丈人,以后酒桌上有敬酒的了。
凳子没上过学,不识字,他偏偏喜欢有学问的人,他觉得识文断字的人知书达理,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填饱肚子,那怕替别人代笔写封信也能换来一瓢面粉,就像周先生似的,茶楼聘请他记记账,不缺吃,不缺喝,街坊邻居毕恭毕敬喊一声“先生早”,倘若招秀才上门做姑爷,邓家以后改换门闾,变成了书香门第家庭,他往大街上一站,脸上也有光。。
凳子走下沟沿,放下手里的铁叉子,提提裤腿蹲下身,掬了一捧脏兮兮的水,吹吹上面的浮草和死虫子,埋头“咕噜咕噜”喝了两口,又撩起水洗洗脸,让自己清醒一下。
秀才往前窜了一步,他想抓起凳子放在地上的铁叉子,他刚走近沟沿,脚底踩在滑溜的青苔上,两条腿打趔趄,身体直线下滑,眼瞅着就要摔进沟里。
凳子拉过纤,在礁石上摸爬滚打几十年,有一身蛮力,手疾眼快,听到身后的声音,猛地跳了起来,伸出钳子般的大手抓住了秀才的肩膀头。“小家伙,小心点”
“谢谢大叔,”秀才嘴上说着感谢的话,心里犯嘀咕,此人不仅反应极快,还力能扛鼎,至少接受过几十年的特殊训练,不是一般人。
“趴着走!”前面传来了三个字,的确,一米多高的麦莛根本藏不下一个个七尺男儿,离着炮楼越来越近,只能弯着腰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地垄湿乎乎的,踩在上面拔不出鞋子。
秀才像盯着贼似的盯着凳子,生怕一不留神他跑了。
湾头河就在前面,黑与白的交替隐现出了炮楼的轮廓,足有十多米高,兀然耸立,楼顶上徘徊着几个头戴钢盔的鬼子兵,像幽灵踱来踱去,炮楼墙壁上有许多错落有致的洞孔,是鬼子用来观察外面情况、和射击的地方,叫枪眼,从枪眼里跑出一束束黄卡卡的光,和楼顶上的探照灯交相辉映,能照出二百多米远,北面的湾头河犹如一条蜿蜒的丝绸,在忽明忽暗的灯影里飘着银白色的光,东面的山包和乱坟岗坦荡如砥,炮楼下面筑着一道两米多高的围墙,冲着南边小路砌了一个门垛子,两片木板紧紧关闭着,想顺利攻入炮楼必须通过这扇闸门。
跑楼四周种植着黄豆,这个季节豆荚还没有成熟,绿油油一片,想找个藏身的地方难上加难,间或能看到几棵树,遮不住一个人,步枪射程虽然有一百多米左右,没有目标也不能瞎打,手榴弹投掷距离最多四五十米,接近炮楼不是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了不能再东奔西走了,在家里看护着几个小孩子,一起晒晒太阳、喝喝茶,孩子们睡了,咱们老哥俩喝几盅。”
这是海秉云的心里话,他打算把罗一品的孩子接下山,他和江德州虽已是花甲之年,带一两个孩子没问题,趁着活着享受一下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这个想法是巴爷把小九儿送到他面前时产生的,他完全被一个刚会说话的孩子俘虏,他说话捏着嗓音,走路踮着脚尖,脸上多了慈爱和喜庆,短短几个小时的相处,他醉了,没沾一滴酒就醉了,他想把这份喜悦分享给江德州。“老伙计,你不要吓唬俺,俺经不起一惊一乍,你起来,俺带你回许家大院。”
海秉云用手背揩揩滑到嘴角的泪水,扭脸瞪了洪先生一眼,大声斥责:“谁给他穿的衣服,是,是你吗,白胡子,你怎么能随随便便擅自做主,你问过俺吗?你以为你是谁?你是十殿阎王爷吗?”
“江管家是俺的朋友,俺也不希望他有个三长两短,”洪先生尽量压着嗓音,一双无处安放的大手缠绕在一起揉搓着,每当婆姨和他耍赖的时候,他就约江德州到酒铺子坐坐,诉诉心中的郁闷,老人朴实厚道,谦恭和气,谈吐教人觉得舒服,两人很能谈到一块儿,每每他谈到婆姨的不是,江德州都会把话题转移到天下局势上,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嚣张跋扈,汉奸挡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多少人横死荒野,家长里短算什么了不起的事儿。
“海老爷,您先不要发火,听俺慢慢说。”洪先生心里明白,这种情形下,该说的话、该做的事儿,必须干脆利落地说出来,“江管家肝脏破裂,俺无能为力…闵家三少爷和四少爷也不在庄子上,俺没有人商量,只能自作主张,替他穿上了寿衣。”
“你以为他只有那几个朋友吗?不,他还有好多儿女,许家的子孙要为他养老送终,他不能死,俺不让他死,”海秉云抚摸着江德州清癯癯的脸,哭哭啼啼:“老东西,你疼死俺了,你忘了咱们在袁家旅店说的话了吗,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你如果死了,让俺一个酒囊饭袋怎么活下去啊。”
海秉云沙哑的哭声顺着半敞着的窗户飘到了院里,小敏挣脱了张妈的手,急冲冲闯进了北堂屋,她的脚步带起一阵不大的风,灯窑里煤油灯的火苗左右摇曳,拂过江德州苍白的脸,一天的工夫老人的脸瘦削了好多,一层薄薄的皮包裹着凸凸的鹳骨。
“敏丫头,戚少爷,”江德州喉咙里发出一串模糊不清的声音。
“江管家,你说什么,大点声。”海秉云抱住江德州打着夹板的手,嚼着泪水哽咽,“丫头回来了,回来了,戚少爷也挺好的,梅三姑在赵庄,当娘的知道怎么照顾自己的孩子,不用你我操心。”
“罗一品,她,她回来了吗?”
“老东西,你什么意思呀?你想你的干孙女了吗,俺马上找人把她喊过来见见你,”海秉云这句话让在场的人心酸不已,这个时候浅滩坝口金鼓连天,上哪儿去找罗一品回来。
“长凯”江德州嘴里念出另一个名字,这是廖师傅的名字。
“他,他来了,跟俺一起来的。”泪水挂在海秉云的胡子上,随着他的话音抖动,“老东西,俺告诉你个好消息,巴爷带着裘兆熠去了浅滩坝口,孟大少爷说今天晚上武工队要炸了鬼子的炮楼,顾庆丰带着民兵连过了河,正赶往浅滩坝口。”
江德州艰难地挺挺后脑勺,睁大眼睛环视了一圈屋子,昏花的眼神落在洪先生身上,用力念了一声:“洪先生”
“江大哥,俺在这儿,您有话就说。”
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了下去,大家屏气凝神,盯着江德州的嘴巴。
“照顾好舅老爷,孩子们需要他。”
“好,您放心,俺一定好好照顾他。”洪先生已经涕不成声。
“不,你不能走,俺不能没有你。”海秉云瞪着大眼珠子,梗着细长的脖子,手里举着拐杖在半空挥舞,生怕神祇把江德州拽走,江德州是他的眼睛,也是他的腿,失去了眼睛,他就是睁眼瞎;失去了腿,他寸步难行。
墨云翻转,坠落一席烟雨,如同弥河水跑上了半空,洒下一滴、两滴眼泪,敲打着窗棂,支撑半扇窗子的叉竿“咔嚓”断了,窗扇“啪叽”合上了,眼瞅着煤油灯就要灭了,小敏慌忙踮起脚尖,从灯窑里端下煤油灯,小心翼翼捧在手心里,爹曾说人死如灯灭,她不能让这盏灯灭,她没有护住二姐的灯,她要护着江德州的灯,泪水一滴一滴落在她的手背上,黄灿灿的光穿透了她的十根手指头跑遍了屋子。
廖师傅一挑门帘踏进了屋子,他向门口边上的洪先生拱拱手,三步并作两步窜到炕边,看着奄奄一息的江德州,他蠕动蠕动嘴巴,话没出口泪先流,军阀混战那年他还不到十岁,父亲得痨病死了,母亲带着他和哥哥从山西长途跋涉到了山东地界,没等一家人踏进济南城,半路杀出一些抓壮丁的兵痞子,三个人撒腿就跑,母亲是小脚,根本跑不动,哥哥要背她,她不让,眼瞅着那些兵痞子追了上来,母亲一把推开他哥俩,留下一句“你们快跑,不管发生什么事儿都要好好活着。”
他又慌又怕,不知道怎么办,哥哥指着不远处的树林说:“弟弟别怕,到树林里躲起来,我和娘亲随后就到。”
他自小依赖哥哥,对哥哥的话深信不疑,他撒丫子窜进了树林,身后传来了母亲的哀求声和哥哥愤怒的诅骂声,还有拉枪栓的声音,几声枪响划破了长空,吓得他窜进了树林,堆萎在草丛里,等到一切静了下去,他战战兢兢爬了起来,沿着通着城楼的路往前寻找,他看到了娘亲和哥哥躺在血泊里,他“噗通”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好心的路人帮他埋葬了娘亲和哥哥。自打那天他变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叫花子,躲着枪声、炮声四处流浪,从城市跑到了乡下,有钱人家的门敲不开,穷人家清锅冷灶子 ,他蹿到郊外的麦田里掐麦穗,架在火堆上烤着吃,被地主家的长工逮着了,把他五花大绑扔在路中央,日过晌午,炎热的太阳烤爆了他身上的皮,几个骑着高头大马,身穿蓝灰军装的兵卒路过,他用尽全身力气呼喊救命,这些人不但不救他,还讥笑他,鹰鼻鹞眼的人朝他身上撒尿,他以为小命将断送在这帮人手里,眼帘里出现了一个肩背褡裢,身穿长褂的汉子,温文尔雅像个教书先生,这个汉子就是江德州。
江德州从兵卒手里买下了他,把他带到了沧州许金府,介绍给了许老太太,舅老爷留他在厨房里打杂,从此以后他有了一个家,许家少爷、小姐没有把他当下人,脾气暴躁的舅老爷也不会高声呵斥他,丫鬟和家丁背地里嚓咕说,他是江德州的儿子,舅老爷不看僧面看佛面,给他面子罢了。他听了并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江德州从兵痞子手里救下他的那一刻,他认准老人就是再生父母。
“爹,儿子来晚了。”
廖师傅的一声呼唤,让在场的人肝肠寸断。
江德州半睁半合的眼睛里滑下两颗晶盈的泪珠,落在他凹陷的太阳穴上,他的嘴唇一翕一合,喉咙里发出低微的咕哝声。
廖师傅把嘴巴伏在他的耳边念叨:“爹,您放心,俺会照顾好许家大院的人,还有舅老爷。”
江德州腮帮子抽搐了几下,不过,片刻工夫,他的眼睛合上了,神色安宁了,从此人世间一切声音他也听不到了。
“老伙计,你再跟俺说几句话,那怕一句也行,不,一个字也可以。”海秉云伤心欲绝,他羸弱的身体擦着桌子瘫软在地上。
飀飀的风刮得麦田东倒西歪,像翻腾的河水,波涛滚滚,湾头河边的炮楼上亮着一盏探照灯,从东扫到西,从南扫到北,远远看着像是一只寻找猎物的狼眼,眨着阴森森的蓝光。
几十个人影极速地蹿过柏油路,钻进了麦田,沿着一条水沟往北走,走在队伍前面的是一个中年汉子,他敞着衣襟,露着一件破衬衫,衬衫被汗水浸透了,紧紧贴着他肌肉发达的胸膛,他的腰间插着一支匣子枪,一只大手里攥着一把大刀,他走路带风,风刮乱了他毛楂楂的头发,黑苍苍的一张脸上长满了密匝匝的胡子,说他像张飞,他比张飞俊郎,一双长眼睛宛若黑曜石般闪耀着坚定的光芒,他是武工队大队长戚老二。
半个时辰之前在彤家酒馆,他从凳子手里接到了一封孟数捎来的信,信上说王晓带队埋伏在郭家庄和湾头河交叉路口,以防沙河街鬼子增援炮楼,希望他们提前行动,把声音弄得越大越好,引诱赵庄的伪军出洞。
凳子强烈要求参加这次战斗,戚铁匠拗不过他,递给他一个沉甸甸的铁桶,桶底放着几颗手榴弹,上面堆着一些爆竹,另外给了他一把铁叉子,他满心欢喜,只要让他打鬼子,那怕给他几块石头,他也会当枪用,可惜他还不会打枪。
少数的武工队员腰里插着匣子枪,多数人手里攥着大刀,刀是戚铁匠做的,刀背厚实,刀刃锋利,刀身用破布包裹着,像是每个人背上背着一块木头板子;有的队员裤腰上挂着几颗手榴弹,肩膀上耧着长枪。
凳子昏头昏脑夹在他们中间,他的眼睛往地垄旁边的麦田里张望,喉咙里吞咽着口水,来八里庄之前,他只喝了两口酒,肚子半天没进一粒米,饿得他前胸贴后背,他站住脚丫子,把铁桶系在裤腰带上,拄着铁叉子往麦田里走了一步,瞅准没有人在意他,弯腰飞快地薅了一把麦叶子塞进嘴里,大口嚼着。
“大叔,您在吃什么呀?”身后传来了一个清脆的声音。
凳子神色慌张,他仓促用手背揩揩流到嘴巴子上的麦汁子,眼神越过肩头往后瞟,朦胧的月色里站着一个长褂青年,腰上系着一根布带子,拘勒着细瘦的腰,弱不禁风的样子像是一棵干枯的小树,唯有深邃的瞳眸里闪着星星之光,流露着英挺之气。
凳子梗梗脖子,把囫囵半片的麦叶子吞了下去,噎得他说不清楚一句话,“俺,俺吃了点饼渣子。”
“俺这儿有块大饼,给,您拿去垫垫肚子。”青年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大饼,递到凳子的手里,小声嘟囔:“知道今天晚上有行动,为什么不在家吃饱饭呀。”
青年人是秀才,他的性格热情又纯真,菱角分明的五官精致得如一个小丫头,一缕微卷的刘海翘在他的一侧眉梢,增添了一丝魅力。
“俺睡过了头,把这档子事忘了,”凳子想说他不是武工队的人,一次也没打过仗,歪打正着赶上了,他没好意思说,怕眼前的年轻人笑话他是个二愣子。
“孩子,你多大了?”凳子转移了话题。
“俺不是孩子,上个月过完了十九岁生日,明年二十岁了。”
“十九岁?孩子,你爹和你娘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俺十三岁那年,俺爹和俺娘被鬼子杀了,俺姐姐被鬼子逼死了,俺跟着一帮人上了霸王墓,跟在戚少爷身边……”秀才的话说不下去了,傍晚时分,他风尘仆仆回到了面馆,伙计把戚世军和江德州的情况告诉了他,他一听急了,少爷是他的兄弟,也是他的主人,他顾不得吃饭,抓起簸箕里一张大饼窜出了面馆,正巧遇到了在呈祥药堂门口徘徊的洪先生。
“你哪儿也不准去!”洪先生敛容屏气,语气严肃。
呈祥药堂是八路军的一个联络站,洪先生是江德州的上线,没有紧急情况他不会随便暴露自己,秀才要去赵庄救戚世军,洪先生万不得已亮出了自己的身份。
在秀才眼里洪先生除了高超的医术,就是一个窝囊的男人,为了躲避家里的母老虎宁可在街上瞎逛也不回家,时常跑到酒馆不醉不休。
洪先生从怀里摸出一把驳壳枪递到他手里,嘱咐他多打鬼子替死去的兄弟姐妹报仇,他才恍然大悟,老头在街面上泣诉憋屈是演戏给外人看。
“孩子,你要活着回来,江管家说你敏而好学,以后俺把俺的医术全部教给你。”
想起洪先生的话,秀才心里凄凉凉的,泪水盈盈,爹活着时也曾希望他有一天长大了学一门手艺,至少饿不着,如果这次他能活着回来,一定跟洪先生好好学医。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呀?”
凳子的话打断了秀才的思绪,他抓着袖口抹抹脸,“大叔,不瞒您说,俺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差,念过几年书,认识几个字,大家伙喊俺秀才,喊久了,俺把真名丢了。”
凳子对秀才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眼前的孩子自小失去了亲人,十几岁在硝烟、炮火里钻,让他心疼。“秀才,你岁数小能吃饭的时候,这大饼咱们一人一半。”
“大叔,俺在面馆里吃了一碗面,伙计怕俺没吃饱,硬塞了一张大饼给俺,俺不饿,您拿去吃吧,吃饱了饭有力气打仗。”秀才打量了凳子一眼,挺高的个子,身上没有多少肉,凹陷的肚皮能扣一个瓢,不知饿了多久。
“俺一个大人夺你一个小孩子的口,真是不好意思,等下个月开了镰,你到赵庄找俺,俺请你吃大肉包子。”
“大叔,您是赵庄的人?”赵庄的武工队今天晚上的任务是守株待兔,不参与攻打炮楼的计划。
“俺姓邓,你去赵庄打听‘凳子’,那怕是小孩子也会把你送到俺家里。”凳子擎起大手搓搓胸前的汗珠子,在衣襟上擦擦手,羞赧地说:“俺是一个佃户,一年四季给别人忙活。”
秀才没听清凳子嘴里叨咕什么,他的心思跑到了九霄云外。
秀才有过目不忘的记忆,今早上戚铁匠让他到四邻八乡传达战斗计划,这次任务没有赵庄的人,名单上也没有姓“邓”的,眼前的人是谁?
“邓叔叔,咱们爷俩好有缘呀,您初来乍到,跟在俺身边,咱们爷俩互相配合,准保打个漂亮的仗。”秀才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酌量怎么对付凳子。
“俺给你说实话,俺真的是第一次打仗,啥也没有准备,手里只有这把铁叉子,还有一个水桶,是那个络腮胡子给俺的。”
凳子很喜欢快言快语的秀才,他把心里的话都掏了出来,“一路走来没有人跟俺说话,也不说往哪儿走,那个大胡子只抛给俺一句话,只管跟着队伍走,别掉队就行。”
秀才背过手握了握腰里的枪柄,他的眼睛在黑夜里闪烁着狐疑的光,谁不知道大胡子是戚铁匠,为什么偏偏眼前的中年汉子不知道,这人说话不着边际,没有一句话是行话。
凳子没注意秀才的动作,他把一半大饼塞进嘴里嚼着,抬头看着赵庄的方向,他似乎看到家里的灯还亮着,婆姨坐在灯下,手里拿着尚未缉好口儿的鞋帮子,在头发上磨磨针,紧赶着攮上两针,时不时抬头瞅一眼睡在炕头上的小丫头,她的模样比前几年憔悴了许多,三十刚出头额头多了皱纹,鬓角参杂了不少的白发,大胖脸瘦了几圈。婆姨自打嫁给他,没跟他享一天福,没吃上一顿好饭,每天不是野菜汤,就是玉米碴子粥,河水退潮的时候他跑到河里叉几条鱼,那是家里饭桌上最好的美食。
想当年老爹在世时,为给娘亲治病借了李家两块大洋,那叫阎王债,不仅把半亩水田搭进去了,爹还做了李家的长工,活活累死在熟皮子作坊里,身后只留下两间茅草屋,为了活命他跑到浅滩坝口做了纤夫,认识了张贵,两人变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他时常到张家蹭饭吃,张家嫂子是个热心人,四处托人给他说媒,谁家姑娘愿意嫁给一个穷光蛋,没想到,还真有个不怕他穷的傻女人,第一次见面就认准了他,没感情的生活让他压抑,时不时朝着婆姨抡巴掌,把怨气撒在她的身上,婆姨从来都没有反抗过,逢年过节他没想过给她扯一尺布,她出门不敢走远,怕人家笑话,有点布头还要做鞋子,她脚上的鞋子补丁摞补丁,街坊邻居都拿这件事做话把子,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一坛酒一泼马尿,喝进肚子忘了魂,浑浑噩噩半辈子。
这次如果能活着回家,一定改改坏脾气,酒、烟不能戒,至少为老婆孩子打算打算,大丫头到了找婆家的岁数,说什么也要给她娘三个置办几件像样的衣服。
“大叔,您不要游思妄想,”秀才发现凳子心不在焉的样子,故意拿话嘲讽道:“您想多了也没用,今天晚上抗日武工队势在必得。”
“俺蹭蹭脚板子上的泥。”凳子在一块高凸的石头上刮擦刮擦脚底,他的脑子还在天马行空,胖婆姨经常念叨给大丫头招个上门女婿,眼前的秀才是最好的人选,这事成了,他就是老丈人,以后酒桌上有敬酒的了。
凳子没上过学,不识字,他偏偏喜欢有学问的人,他觉得识文断字的人知书达理,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填饱肚子,那怕替别人代笔写封信也能换来一瓢面粉,就像周先生似的,茶楼聘请他记记账,不缺吃,不缺喝,街坊邻居毕恭毕敬喊一声“先生早”,倘若招秀才上门做姑爷,邓家以后改换门闾,变成了书香门第家庭,他往大街上一站,脸上也有光。。
凳子走下沟沿,放下手里的铁叉子,提提裤腿蹲下身,掬了一捧脏兮兮的水,吹吹上面的浮草和死虫子,埋头“咕噜咕噜”喝了两口,又撩起水洗洗脸,让自己清醒一下。
秀才往前窜了一步,他想抓起凳子放在地上的铁叉子,他刚走近沟沿,脚底踩在滑溜的青苔上,两条腿打趔趄,身体直线下滑,眼瞅着就要摔进沟里。
凳子拉过纤,在礁石上摸爬滚打几十年,有一身蛮力,手疾眼快,听到身后的声音,猛地跳了起来,伸出钳子般的大手抓住了秀才的肩膀头。“小家伙,小心点”
“谢谢大叔,”秀才嘴上说着感谢的话,心里犯嘀咕,此人不仅反应极快,还力能扛鼎,至少接受过几十年的特殊训练,不是一般人。
“趴着走!”前面传来了三个字,的确,一米多高的麦莛根本藏不下一个个七尺男儿,离着炮楼越来越近,只能弯着腰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地垄湿乎乎的,踩在上面拔不出鞋子。
秀才像盯着贼似的盯着凳子,生怕一不留神他跑了。
湾头河就在前面,黑与白的交替隐现出了炮楼的轮廓,足有十多米高,兀然耸立,楼顶上徘徊着几个头戴钢盔的鬼子兵,像幽灵踱来踱去,炮楼墙壁上有许多错落有致的洞孔,是鬼子用来观察外面情况、和射击的地方,叫枪眼,从枪眼里跑出一束束黄卡卡的光,和楼顶上的探照灯交相辉映,能照出二百多米远,北面的湾头河犹如一条蜿蜒的丝绸,在忽明忽暗的灯影里飘着银白色的光,东面的山包和乱坟岗坦荡如砥,炮楼下面筑着一道两米多高的围墙,冲着南边小路砌了一个门垛子,两片木板紧紧关闭着,想顺利攻入炮楼必须通过这扇闸门。
跑楼四周种植着黄豆,这个季节豆荚还没有成熟,绿油油一片,想找个藏身的地方难上加难,间或能看到几棵树,遮不住一个人,步枪射程虽然有一百多米左右,没有目标也不能瞎打,手榴弹投掷距离最多四五十米,接近炮楼不是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