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国人夙愿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必败无疑。
或许他能凭着高明的策略,出神入化的指挥,率领戚家军赢下一两场战斗。但那是无关大局的,改变不了战争的胜负。
最可悲的是,大明的君臣对此却毫无所觉,而且也不会给自己这个机会了……
但要他加入江南集团一边,率军与朝廷作战,却又是万万不能的。
戚继光的先祖戚祥,在元至正十三年,便投奔了太祖皇帝。并作为他的亲兵跟随他东征西讨,立下了很多功劳,最后阵亡在平定云南之战中。
为了感谢戚祥的贡献,朱元璋授其长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任职登州卫指挥佥事,世袭罔替!
这张长期饭票传到戚继光现在,已经整整两百年了。如果这不叫世受皇恩,什么叫世受皇恩?
所以戚继光虽然受尽委屈与不公,却从不出言诋毁皇帝和朝廷,更不可能刀兵相向了。
但要打得是东瀛三岛,却又另当别论了。
只要不是内战,只要能直捣倭巢,戚继光不介意作为外援参战,顺便也好近距离观摩一下海警舰队神乎其神的热兵器绝对压制,是怎么做到的。
~~
大家都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的聪明人,自然不会揪着戚继光为何不愿出山的问题不放。
谷</span> 撤下酒席,换上蓬莱特产的婆婆茶,戚继光便就攻日的技术问题,与赵昊展开了探讨。
“老朽对倭国还算了解一些,知道其国内世世代代都在打仗,号称全民皆兵。其中不乏火枪犀利,铠甲精良,武艺高强之辈。”顿一下,他又道:
“而且其地形多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还筑有很多城堡。当年蒙古人两次渡海攻日,也都以失败告终了。”
“不是老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凡战要未虑胜先虑败。”戚继光神情严肃道:
“要知道,彼时蒙元军队非但在战斗力,还有战术方面都远远高于倭国。根据我们在东南缴获的日本史书记载,元军登陆后,两军先是野战对垒,元军排列成队,有逼近者,中间分开,两端合围,箭射如雨,长柄矛可刺进倭人铠甲缝隙,很快便可予以消灭。”
谈及战史,戚继光整个人都在发光,仿佛一下年轻了二十岁。
“元军甲轻、善骑马,力大,不惜命,豪勇自如,善于进退,还有火炮相助。大将据高处指挥,进退击鼓,按鼓声行动,杀得倭军一败涂地!只能退回到城池和山地据守。”
“然而元军虽然在野战中完全压制了倭军,但倭寇战斗意志十分顽强,凭借城池要塞和崎岖的山地坚决抵抗,给元军造成了不小损失。让元军无法突破崎岖的地形进入腹地,加上舰队遭遇了台风,第一次攻日只能败退回去。”
“七年后,忽必烈组织的第二次攻日。因为日本人早有防范,在可能的登陆点都修建了堡垒等一系列防御设施,加上又遭遇了更大的台风,结果这次造成的威胁还不如第一次。”戚继光沉声提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必败无疑。
或许他能凭着高明的策略,出神入化的指挥,率领戚家军赢下一两场战斗。但那是无关大局的,改变不了战争的胜负。
最可悲的是,大明的君臣对此却毫无所觉,而且也不会给自己这个机会了……
但要他加入江南集团一边,率军与朝廷作战,却又是万万不能的。
戚继光的先祖戚祥,在元至正十三年,便投奔了太祖皇帝。并作为他的亲兵跟随他东征西讨,立下了很多功劳,最后阵亡在平定云南之战中。
为了感谢戚祥的贡献,朱元璋授其长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任职登州卫指挥佥事,世袭罔替!
这张长期饭票传到戚继光现在,已经整整两百年了。如果这不叫世受皇恩,什么叫世受皇恩?
所以戚继光虽然受尽委屈与不公,却从不出言诋毁皇帝和朝廷,更不可能刀兵相向了。
但要打得是东瀛三岛,却又另当别论了。
只要不是内战,只要能直捣倭巢,戚继光不介意作为外援参战,顺便也好近距离观摩一下海警舰队神乎其神的热兵器绝对压制,是怎么做到的。
~~
大家都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的聪明人,自然不会揪着戚继光为何不愿出山的问题不放。
谷</span> 撤下酒席,换上蓬莱特产的婆婆茶,戚继光便就攻日的技术问题,与赵昊展开了探讨。
“老朽对倭国还算了解一些,知道其国内世世代代都在打仗,号称全民皆兵。其中不乏火枪犀利,铠甲精良,武艺高强之辈。”顿一下,他又道:
“而且其地形多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还筑有很多城堡。当年蒙古人两次渡海攻日,也都以失败告终了。”
“不是老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凡战要未虑胜先虑败。”戚继光神情严肃道:
“要知道,彼时蒙元军队非但在战斗力,还有战术方面都远远高于倭国。根据我们在东南缴获的日本史书记载,元军登陆后,两军先是野战对垒,元军排列成队,有逼近者,中间分开,两端合围,箭射如雨,长柄矛可刺进倭人铠甲缝隙,很快便可予以消灭。”
谈及战史,戚继光整个人都在发光,仿佛一下年轻了二十岁。
“元军甲轻、善骑马,力大,不惜命,豪勇自如,善于进退,还有火炮相助。大将据高处指挥,进退击鼓,按鼓声行动,杀得倭军一败涂地!只能退回到城池和山地据守。”
“然而元军虽然在野战中完全压制了倭军,但倭寇战斗意志十分顽强,凭借城池要塞和崎岖的山地坚决抵抗,给元军造成了不小损失。让元军无法突破崎岖的地形进入腹地,加上舰队遭遇了台风,第一次攻日只能败退回去。”
“七年后,忽必烈组织的第二次攻日。因为日本人早有防范,在可能的登陆点都修建了堡垒等一系列防御设施,加上又遭遇了更大的台风,结果这次造成的威胁还不如第一次。”戚继光沉声提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