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捡来的蕨粑(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三里坳,顾名思义就是离村口三里路的样子。三里坳溪边的杉树林最多也就五里路,强壮的鹰叔走了两趟,挑回来十六块木皮,木皮约一米六长,一米多宽。
捡来用手腕粗细的竹竿和细青藤在榻上和火坑上分别捆扎出一个支架,支架顶部像屋顶一样的倾斜。然后铺上木皮,并且用青藤把木皮固定在竹支架上,等于是在屋子里又搭起了两个防水的棚子。最后,他把多余的木皮盖在杂物间储备的干柴上。
经过检查没有问题之后,才对一直在旁边观摩的陈叔和罗叔道,“就照这个样子处理!就算后面的雨不来,也不会影响生活!有备,无患哪——”
“谢谢捡来!”
陈叔和罗叔立即分别带着壮牛,小牛,大雷朝自己家跑去。
众人走后,捡来用一个陶盆打上热水端给了鹰叔,“鹰叔,泡个脚吧。”
荀鹰用手拍了一下捡来的头,“嗯嗯,有心啦——”
开始喝松针水之后,荀鹰家的生活发生了一些细微的改变。火坑上会一直煮着热水,劳动回来会先用温水擦一遍热汗淋漓的身体,再用热水泡一泡脚!
在家的时候,饮水也全部采用烧开的水,不再直接喝凉水了。作为体力劳动者的荀鹰和孟姨,从第一次使用温水擦身体和热水泡脚起,就充分的感受到其中的舒爽和好处!
不说别的,这样做以后,晚上都要睡得香很多,翌日起来精神也特别好,他们心里对捡来充满了感激。
“鹰叔,明天请你去给村里的各家都说说吧,愿做就做,不愿做就算。壮牛会教大家剥木皮,我会教大家搭棚子。”
“嗯嗯,你是一片好心,我去说!愿做的我会教他们搭棚子,就算我一个人忙不过来,陈叔和罗叔也会帮忙。你就在家歇着吧,别淋雨,别累坏。”
“好吧,我听叔的话,就在家里做竹片刀。”
“我看你们都做了十来把竹片刀了,还要做?”
“大概要做几十把才够哩,嗯——五十把左右吧。”
“哈哈,你要做,肯定想好了用处,我就不问了,等看你用就会懂的。”
“那就用的时候再说,鹰叔反正会看见哩。”
一转眼,荀鹰又看到了屋子里多出来的两个棚子,情绪又低沉下去,低下头不再说话。捡来知道他在想什么,但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也就闭上了嘴。
晴一阵,雨一阵的天气持续了三天。靠山村三位叔的话还是很有号召力的,村里大部分人家都按荀鹰家的格局搭好了屋内的棚子,也储备了不少的干柴。
但任何时代都不会缺少一些特别有“想法”的人,就是这个比较纯净的时代也不会例外!
村里就有五户人家不愿意相信一个10岁小屁孩的“妄言”,不愿意做“白费力气”的傻逼,拒绝在这种恶劣的天气和危险的状况下进山。
这几家人平时就比大多数人家要聪明得多嘛,村里的大多数人家都把房屋建在尽量靠近树林的山坡上,也就是河流冲击平原的最高一层台阶上,这样是为了尽可能避免洪水的威胁!
当然,这样子就离河边很远,平时取水要走一里路的样子。而这五家人就把房屋建在河边最高的一段河坎上,平时走下一段台阶就可以取到水,不知省下了多少力气!
人家几个建房子的时候也有村里的老人劝过,但几十年过去,劝说的人都去世两轮了,人家的房子还不是好好的么?!这才叫活得有智慧哪——
第四天清晨,从云团的缝隙里还晒下来特别明亮的阳光,明亮得让人觉得炫目!那些竖立的云团好像也开始慢慢的移动,并有扩散的趋势。
捡来站在门口,目光锁住一个有特点的云团盯了很久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三里坳,顾名思义就是离村口三里路的样子。三里坳溪边的杉树林最多也就五里路,强壮的鹰叔走了两趟,挑回来十六块木皮,木皮约一米六长,一米多宽。
捡来用手腕粗细的竹竿和细青藤在榻上和火坑上分别捆扎出一个支架,支架顶部像屋顶一样的倾斜。然后铺上木皮,并且用青藤把木皮固定在竹支架上,等于是在屋子里又搭起了两个防水的棚子。最后,他把多余的木皮盖在杂物间储备的干柴上。
经过检查没有问题之后,才对一直在旁边观摩的陈叔和罗叔道,“就照这个样子处理!就算后面的雨不来,也不会影响生活!有备,无患哪——”
“谢谢捡来!”
陈叔和罗叔立即分别带着壮牛,小牛,大雷朝自己家跑去。
众人走后,捡来用一个陶盆打上热水端给了鹰叔,“鹰叔,泡个脚吧。”
荀鹰用手拍了一下捡来的头,“嗯嗯,有心啦——”
开始喝松针水之后,荀鹰家的生活发生了一些细微的改变。火坑上会一直煮着热水,劳动回来会先用温水擦一遍热汗淋漓的身体,再用热水泡一泡脚!
在家的时候,饮水也全部采用烧开的水,不再直接喝凉水了。作为体力劳动者的荀鹰和孟姨,从第一次使用温水擦身体和热水泡脚起,就充分的感受到其中的舒爽和好处!
不说别的,这样做以后,晚上都要睡得香很多,翌日起来精神也特别好,他们心里对捡来充满了感激。
“鹰叔,明天请你去给村里的各家都说说吧,愿做就做,不愿做就算。壮牛会教大家剥木皮,我会教大家搭棚子。”
“嗯嗯,你是一片好心,我去说!愿做的我会教他们搭棚子,就算我一个人忙不过来,陈叔和罗叔也会帮忙。你就在家歇着吧,别淋雨,别累坏。”
“好吧,我听叔的话,就在家里做竹片刀。”
“我看你们都做了十来把竹片刀了,还要做?”
“大概要做几十把才够哩,嗯——五十把左右吧。”
“哈哈,你要做,肯定想好了用处,我就不问了,等看你用就会懂的。”
“那就用的时候再说,鹰叔反正会看见哩。”
一转眼,荀鹰又看到了屋子里多出来的两个棚子,情绪又低沉下去,低下头不再说话。捡来知道他在想什么,但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也就闭上了嘴。
晴一阵,雨一阵的天气持续了三天。靠山村三位叔的话还是很有号召力的,村里大部分人家都按荀鹰家的格局搭好了屋内的棚子,也储备了不少的干柴。
但任何时代都不会缺少一些特别有“想法”的人,就是这个比较纯净的时代也不会例外!
村里就有五户人家不愿意相信一个10岁小屁孩的“妄言”,不愿意做“白费力气”的傻逼,拒绝在这种恶劣的天气和危险的状况下进山。
这几家人平时就比大多数人家要聪明得多嘛,村里的大多数人家都把房屋建在尽量靠近树林的山坡上,也就是河流冲击平原的最高一层台阶上,这样是为了尽可能避免洪水的威胁!
当然,这样子就离河边很远,平时取水要走一里路的样子。而这五家人就把房屋建在河边最高的一段河坎上,平时走下一段台阶就可以取到水,不知省下了多少力气!
人家几个建房子的时候也有村里的老人劝过,但几十年过去,劝说的人都去世两轮了,人家的房子还不是好好的么?!这才叫活得有智慧哪——
第四天清晨,从云团的缝隙里还晒下来特别明亮的阳光,明亮得让人觉得炫目!那些竖立的云团好像也开始慢慢的移动,并有扩散的趋势。
捡来站在门口,目光锁住一个有特点的云团盯了很久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