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微服私访(一)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把这香橙给你们切几个端上来。”招呼几人去山边的凳子上坐下,老妇人便转身去切橙子去了。
及至坐下,太后便道:“这椅子和凳子还挺有趣的。”
这凳子和椅子都是青竹村的村民用竹子编的,把手处又细细打磨了,又听了叶枫的建议,上面插着一把大伞。山边原本就比他处凉快一些,此刻又有了山风,自然是惬意的。
“那回京儿子便让人在御花园里给娘照着这个做出来。”皇帝笑着说道。太后当年不过是个小门小户出来的秀女,生了他之后,母凭子贵,熬了几十年才熬到今天。
简单的生活让她无欲无求,哪怕自己的儿子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她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很少像今天这样主动说自己喜欢什么。
所以,皇帝倒是很开心的。
不一会儿,那老妇人便跟着徐公公将切好的橙子端上来了,用的还是白瓷做的盘子。
只是,那老妇人不知道的是,徐公公一直在观察她,又悄悄试了毒。确认无人,这才敢端上来让贵人享用。要是她有什么古怪的话,躲在一旁的侍卫立即就能冲上来。
“几位贵人快尝尝,我们这阳光香橙味道如何?”老妇人笑着说道。虽然只是一个农村老太太,但她一向是个乐观的人,现在女儿又嫁到了人人都想去的陈家村,她便更加高兴了。
闻言,几人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尝了尝。顿时,橙子特有的香味和甜味浸润了太后那日渐衰退的味蕾,吃着吃着,她便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岁月。
皇后和皇帝自然也觉得这橙子十分美味,而这样的果子,他们居然是第一次吃到。
“嗯,不错,我在京城倒是没看到这种果子”太后说到。
徐公公正在考虑如何回答,老妇人便道:“这果子其他地方却是没有的。这是陈家村自己嫁接试种成功的。要买只能买果子,树苗的话,要等几年以后去了。”
“来,大妹子,你坐,对,就坐这里,我们说说话。”太后忽然对那老妇人说道。
老妇人自然是没有注意到皇帝和皇后的皱眉,以及徐公公那能夹死一只苍蝇的皱纹,笑着坐了下来。要是她知道这几人的身份,自然是不敢这样的。
不过,这倒是说明,陶知县是个听话的,没有作假。
“你就是这附近的人么?家里是做什么的?”太后慈祥地问到。她最喜欢像老妇人这样爽利的人了,刚好可以了解一下当地的实际情况。
像那些地方官员带过来的人,她才懒得去交谈。畏畏缩缩的不说,还满口谎言,一听就是事先设计好的。
像这种话,他们在京城就能听到,又何必舟车劳顿,走了这么远来这里听呢。也就是那些官员的脑子有毛病才会这样安排。
“我啊,今年六十一了,家就在前面的青竹村。我的儿子和媳妇都在村里的作坊上工,老头子去了陈家村的军粮作坊上工。孙子孙女都去作坊上工了,我老婆子闲着没事,便买了些阳光橙来卖,也能赚几个钱。”
说着自己家里的事,老妇人是一脸自豪。现在啊,他们全家都有事情做,都在赚银子。至于孙子辈的,都在念书。
“怎么这么多作坊啊?我听着倒像是有三个作坊?”
“是啊,你没听错。陈家村人是有良心的,自己富裕了,还不忘带着我们一起富裕。这不,他们把最大的作坊搬到了我们村,还规定我们村里所以人都可以去上工,半天七十文。”
“为何只上半天工呢?”
“因为另外的半天可以用来种地,倒是耽误不了什么。”
“那另外的两个作坊呢?”
“一个建在南木村,是专门养殖的。最近还开始种菜,所养的猪和鸡鸭还有菜便卖到陈家村菜市场。至于另一个作坊,好像是专门为朝廷提供军粮的。”
“那这个作坊建在哪里?都有哪些军粮?”皇帝对这个也忽然感兴趣了。其实,他这话却是有陷阱的。若是这个老妇人知道的太多,那就说明陶知县等人失职。
陶知县自然是知道这个关节的。此话一出,冷汗都出来了,同时又开始祈祷,这个老妇人最好啥都不知道。有时候,话多也就意味着麻烦多。
“嗐,那作坊建在密林子里,四周都有高大的围墙围着。我老伴就在里面上工,但是里面的管事说这是朝廷的事情,不能随便问,也不能乱说的。”
闻言,皇帝笑了笑,不置可否。倒是陶知县等人顿时松了一口气,又在心里为这个老妇人点赞,果然是有见识的。嗯,看来以后要多多光顾这里了。
“那你们家现在过得怎么样啊?”
“我们家啊,现在过得好着哩!我二姑娘去年嫁到了陈家村,现在这日子就不用说了,每年都有分红。我家刚买了别墅,大儿子今年刚娶了媳妇,和我儿媳在作坊里上工。至于小儿子则在陈家村上私塾,小女儿在陈家村参加扫盲班。”
“什么叫别墅?”
“就是房子啊,不过都是二层的,屋子里带茅厕的那种。”
“你们家现在一个月能得多少银子啊?扫盲班又是什么呀?”屋子里有茅厕,听起来这个别墅也不咋地。
“我们家啊,现在一个月至少也要七八两的收入。这不,这才有银子买别墅啊。至于扫盲班,就是陈家村办的一个识字班,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去学习。他们教我们识字,还教我们算学。”
若不是自己随意选择的摊子,皇帝和太后肯定会觉得这人是托。来这里之前,他们对陈家村最高的期望便是,这里的人能够吃饱穿暖。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预期已经大大提高了。收入高不说,居然还识字。而且看起来还主动帮助临近的村子发展。如果这是真的,那他的计划就是可行的。
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一样,皇后忽然问道:“那你们村是所有人都这样,还是就你们家过得这样好?”
听皇后问到了重点,皇帝和太后都安静了下来,等着老妇人的回答。
是啊,他们怎么没想到呢。若是所有人都过得这样好,那才能叫真的好。若是就她家是这样,那就是个别现象,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啊。
第(3/3)页
把这香橙给你们切几个端上来。”招呼几人去山边的凳子上坐下,老妇人便转身去切橙子去了。
及至坐下,太后便道:“这椅子和凳子还挺有趣的。”
这凳子和椅子都是青竹村的村民用竹子编的,把手处又细细打磨了,又听了叶枫的建议,上面插着一把大伞。山边原本就比他处凉快一些,此刻又有了山风,自然是惬意的。
“那回京儿子便让人在御花园里给娘照着这个做出来。”皇帝笑着说道。太后当年不过是个小门小户出来的秀女,生了他之后,母凭子贵,熬了几十年才熬到今天。
简单的生活让她无欲无求,哪怕自己的儿子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她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很少像今天这样主动说自己喜欢什么。
所以,皇帝倒是很开心的。
不一会儿,那老妇人便跟着徐公公将切好的橙子端上来了,用的还是白瓷做的盘子。
只是,那老妇人不知道的是,徐公公一直在观察她,又悄悄试了毒。确认无人,这才敢端上来让贵人享用。要是她有什么古怪的话,躲在一旁的侍卫立即就能冲上来。
“几位贵人快尝尝,我们这阳光香橙味道如何?”老妇人笑着说道。虽然只是一个农村老太太,但她一向是个乐观的人,现在女儿又嫁到了人人都想去的陈家村,她便更加高兴了。
闻言,几人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尝了尝。顿时,橙子特有的香味和甜味浸润了太后那日渐衰退的味蕾,吃着吃着,她便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岁月。
皇后和皇帝自然也觉得这橙子十分美味,而这样的果子,他们居然是第一次吃到。
“嗯,不错,我在京城倒是没看到这种果子”太后说到。
徐公公正在考虑如何回答,老妇人便道:“这果子其他地方却是没有的。这是陈家村自己嫁接试种成功的。要买只能买果子,树苗的话,要等几年以后去了。”
“来,大妹子,你坐,对,就坐这里,我们说说话。”太后忽然对那老妇人说道。
老妇人自然是没有注意到皇帝和皇后的皱眉,以及徐公公那能夹死一只苍蝇的皱纹,笑着坐了下来。要是她知道这几人的身份,自然是不敢这样的。
不过,这倒是说明,陶知县是个听话的,没有作假。
“你就是这附近的人么?家里是做什么的?”太后慈祥地问到。她最喜欢像老妇人这样爽利的人了,刚好可以了解一下当地的实际情况。
像那些地方官员带过来的人,她才懒得去交谈。畏畏缩缩的不说,还满口谎言,一听就是事先设计好的。
像这种话,他们在京城就能听到,又何必舟车劳顿,走了这么远来这里听呢。也就是那些官员的脑子有毛病才会这样安排。
“我啊,今年六十一了,家就在前面的青竹村。我的儿子和媳妇都在村里的作坊上工,老头子去了陈家村的军粮作坊上工。孙子孙女都去作坊上工了,我老婆子闲着没事,便买了些阳光橙来卖,也能赚几个钱。”
说着自己家里的事,老妇人是一脸自豪。现在啊,他们全家都有事情做,都在赚银子。至于孙子辈的,都在念书。
“怎么这么多作坊啊?我听着倒像是有三个作坊?”
“是啊,你没听错。陈家村人是有良心的,自己富裕了,还不忘带着我们一起富裕。这不,他们把最大的作坊搬到了我们村,还规定我们村里所以人都可以去上工,半天七十文。”
“为何只上半天工呢?”
“因为另外的半天可以用来种地,倒是耽误不了什么。”
“那另外的两个作坊呢?”
“一个建在南木村,是专门养殖的。最近还开始种菜,所养的猪和鸡鸭还有菜便卖到陈家村菜市场。至于另一个作坊,好像是专门为朝廷提供军粮的。”
“那这个作坊建在哪里?都有哪些军粮?”皇帝对这个也忽然感兴趣了。其实,他这话却是有陷阱的。若是这个老妇人知道的太多,那就说明陶知县等人失职。
陶知县自然是知道这个关节的。此话一出,冷汗都出来了,同时又开始祈祷,这个老妇人最好啥都不知道。有时候,话多也就意味着麻烦多。
“嗐,那作坊建在密林子里,四周都有高大的围墙围着。我老伴就在里面上工,但是里面的管事说这是朝廷的事情,不能随便问,也不能乱说的。”
闻言,皇帝笑了笑,不置可否。倒是陶知县等人顿时松了一口气,又在心里为这个老妇人点赞,果然是有见识的。嗯,看来以后要多多光顾这里了。
“那你们家现在过得怎么样啊?”
“我们家啊,现在过得好着哩!我二姑娘去年嫁到了陈家村,现在这日子就不用说了,每年都有分红。我家刚买了别墅,大儿子今年刚娶了媳妇,和我儿媳在作坊里上工。至于小儿子则在陈家村上私塾,小女儿在陈家村参加扫盲班。”
“什么叫别墅?”
“就是房子啊,不过都是二层的,屋子里带茅厕的那种。”
“你们家现在一个月能得多少银子啊?扫盲班又是什么呀?”屋子里有茅厕,听起来这个别墅也不咋地。
“我们家啊,现在一个月至少也要七八两的收入。这不,这才有银子买别墅啊。至于扫盲班,就是陈家村办的一个识字班,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去学习。他们教我们识字,还教我们算学。”
若不是自己随意选择的摊子,皇帝和太后肯定会觉得这人是托。来这里之前,他们对陈家村最高的期望便是,这里的人能够吃饱穿暖。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预期已经大大提高了。收入高不说,居然还识字。而且看起来还主动帮助临近的村子发展。如果这是真的,那他的计划就是可行的。
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一样,皇后忽然问道:“那你们村是所有人都这样,还是就你们家过得这样好?”
听皇后问到了重点,皇帝和太后都安静了下来,等着老妇人的回答。
是啊,他们怎么没想到呢。若是所有人都过得这样好,那才能叫真的好。若是就她家是这样,那就是个别现象,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啊。